资源简介 (共40张PPT)北 宋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农耕、游牧民族的交融)一、契丹族与党项族二、辽与北宋的和战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北宋、辽、西夏形成三角并立、时战时和的复杂政治格局。学习笔记图示法第一章(政权篇)谁主沉浮赵匡胤下面三位都是北宋时期的风云人物,请根据课本内容连连看!耶律阿保机元昊大夏皇帝宋太祖辽太祖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耶律阿保机契丹族首领元昊党项族首领第一章:崛起与并立(政权篇)yē lǜ ā bǎo jī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qiongtian辽墓壁画《契丹人饮马图》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契丹族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第一章:崛起与并立(政权篇)材料《使辽诗》行营所到的地方就是游牧民族的家,一个帐篷和几辆车上的物品就是家当。几千里大山大河没有定居的人,一年四季到处游牧打猎才是他们真正的生活图说历史A、隋唐时期较为宽松的民族政策。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B、躲避战乱的中原人带去先进的技术。唐末年 ,北方汉人纷纷躲避战乱,北出长城,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C、契丹人接受了先进的汉文化,学会农耕。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1)崛起历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3,归纳崛起原因。1分钟契丹鸡冠壶契丹货币仿汉字创契丹文字汉化圆形方孔钱(2)建立政权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3,归纳下列问题:1分钟上京临潢府辽10世纪初(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2)建立政权:辽疆域图起源于辽河上游契 丹第一章:崛起与并立(政权篇)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1起源:2发展:唐朝时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1)崛起历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4自然段,归纳党项 族的起源和发展情况。(1分钟)(2)建立政权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本P34,归纳下列问题:民族:党项族 政权名: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西夏11世纪前期(1038年)元昊兴庆府西夏疆域图地处西北内陆①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②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③创制西夏文字。(3)巩固政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4自然段,归纳西夏 巩固政权的措施。(1分钟) 汉化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仿汉字创西夏文字西夏铜牌圆形方孔钱 辽(契丹)10世纪初(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上京临潢府北宋960年赵匡胤汉 族开封(东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元 昊党项族兴庆府(西京)先后辽、西夏和北宋学习笔记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民族 都城 (1038年) 拓展思考2、我们今天的56个民族中,还有契丹族和党项族吗?没有,千百年来,被民族同化了,消失了。 契丹族 达斡尔族 党项族 蒙古族1、契丹族(辽)和党项族(西夏)的兴起并逐渐强大有哪些相同点?(1)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制定各项典章制度、并创制本民族 文字;(2)重视农耕,发展经济。第二章(交往篇)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燕云十六州在长城以南!!!)第二章 战争与和平 (交往篇)(一)辽与北宋的和 战燕云十六州课本P36<相关史事>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保持友好和平从进攻到防御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5,用①②③④标注这四个时期。(1分钟)战和战和处理民族关系不同: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北宋:战后求和AN 战? 和?辽太宗时期 宋太祖晚年 宋太宗 宋真宗+(寇准) 澶渊之战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军事家,阅读课文35,完成澶州之战的军事档案。(1分钟)辽北 宋寇准宋真宗时间交战双方关键人物战争结果交战地点澶州(古称澶渊)双方议和 “澶渊之盟”宋真宗时期攻:辽守:北宋 寇准 宋真宗澶州之战宋真宗寇准学习笔记 澶渊之盟和议内容1、宋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2、辽军撤回,宋辽两国约为兄弟。3、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为什么北宋打胜仗还要签订盟约?材料一、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打到澶州时战线已过长,补给常困难,再加上孤军挺进宋朝腹地,万一战败,后果不堪设想)。北宋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主将萧挞凛。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译:辽国与北宋友好交往已经有很多年了,各族人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几乎没有战争了)材料三、北宋一年的财政收入是一亿两,宋辽战争每年军费五千万两。材料四、北宋与辽议和后 ,边境榷场贸易迅速发展,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北宋政府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稻米和丝织品,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民间贸易也很发达。—陶晋升《宋辽关系史研究》 请依据材料,分别从辽国统治者、辽国百姓、北宋统治者、北宋老百姓四种身份,说说澶渊之盟给双方带来了哪些影响? 辽国统治者既可以体面的撤退,又达到了掠夺中原财富的目的,增强了辽国的经济实力。辽国百姓再也不用打仗了,可以安心放牧种地了,还可以和汉人做生意。北宋统治者唉,屈辱了一些,可是我换来了和平!北宋百姓政府赔了那么多,我们的负担更重了!不过,总算不用打仗了!1、是辽与北宋双方力量相对均衡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2、以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学习笔记为什么北宋打胜仗还要签盟约?北宋与辽的战争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榷场),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十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探史明理结合澶渊之盟的内容所学知识,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提示:1、对北宋来说 2、对辽来说 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 )(1)“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双方力量相对均衡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对两国都带来深远影响。(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3)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4)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中华民族学习笔记威胁着北宋安危!战争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宋夏边境和平,边界贸易兴旺。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分钟1.元昊1038年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议和原因)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二)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不同: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北宋:战后求和西夏与北宋战争加重了北宋百姓的负担,但带来了和平,有利于西夏与北宋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我错了!宋夏合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兴旺榷场(P36知识拓展)材料: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请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评价宋夏和议。学习笔记澶渊之盟澶州之战兴庆府 北宋本课小结和为主流交融是必然探史明理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的;北宋军民的抗辽、抗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 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中华民族当堂检测B C3.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BCDB4.西夏向北宋提出议和的直接原因是( ) A. 北宋中断对西夏的粮食供应 B. 西夏在经济上遭到重创 C. 西夏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 D. 北宋主动要求停战B 5.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6.“澶渊之盟 ”的盟约双方是( )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BA 7.以下选项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谈后带来的结果是( ) A.西夏皇帝向北宋称臣 B.北宋定期给西夏岁币 C.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 D.宋夏边境安宁,生产贸易兴旺C材料解析: 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融合。【在和平下共处】材料一 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契丹族。②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2) 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1)“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3)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4)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在并立中共存】材料二 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3)填写出下列大写字母代表的政权名称及小写字母代表的都城名称:A:___ B:____ C:____a.____ b.____ c._______辽北宋西夏上京开封兴庆府【在碰撞中交融】材料三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4)从材料三中找出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①效仿中国的官制,任用汉族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②开发了我国的边疆地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1.认真做好本节课的学习笔记,发到班级群里。2.充分掌握本课内容,做好任课老师检查的准备。本课PPT,课后将推送班级群,请同学们及时查收。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