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科技名著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还附有多幅药物形态图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 、农器等大类作者 著作 内容 地位 猜一猜: 快速浏览课本,猜猜这些插图来自哪本科技名著图一图二图三《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李时珍在行医时,总是热情地接待病人,无论看病的人是否出得起诊费,他都一样细心治疗。他在用药上常用药味简易、能就地取材的药方,使病人既能治病又能省钱,受到患者的欢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重农的思想《几何原本》徐光启与利玛窦二、明长城和北京城(一)长城 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工程艰巨,被誉为古代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秦始皇统一中国,派遣蒙恬修筑长城,使长城初具规模。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代未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辽东嘉峪关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明长城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东部重要地段,用条石和巨砖砌成,十分坚固。长城在历史上的影响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象征(二)雄伟的北京城(1)时间—— (2)基础——(3)北京城宫城就是紫禁城(即故宫,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居住的地方)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1406(明成祖)元大都(京城、皇城、宫城)宫城皇 城外 城明朝北京城平面图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个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北京城城市布局的特色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典礼地方 中和殿是皇帝阅视奏书地方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 上古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线索三、小说和戏剧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朝《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宋代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唐僧师徒取经的艰难历程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歌颂了孙悟空的正义精神和反抗精神1、小说著作 作者 时代 内容 评价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1、戏剧表演——明清时期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2、汤显祖——《牡丹亭》2、戏剧:《牡丹亭》 汤显祖(明朝后期):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明末的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______________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录,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李时珍 《西游记》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徐光启 《水浒传》施耐庵 《农政全书》罗贯中 《本草纲目》吴承恩 《天工开物》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1.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2.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作品是( ) A.关汉卿的《窦娥冤》 B.关汉卿的《牡丹亭》 C.王实甫的《西厢记》 D.汤显祖的《牡丹亭》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