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史实;2.能讲述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3.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史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视频《卢沟谣》回望1937年的卢沟桥,我们不禁想问:“1937年的卢沟桥见证了什么?”1937年7月7日夜,日军藉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在遭到中方拒绝后,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县城,从而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二、学习新知(一)七七事变1.阅读填表2.为什么全面战争挑起于1937年的卢沟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约,《马关条约》中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日本在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三省。【史料研读】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1927年的《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日本按原定计划,将魔爪伸向华北,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也就是说,早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前,侵略者已虎踞北方,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大敌人,可以说“蓄谋已久”!卢沟桥恰恰是平汉线上的咽喉,如日军占领卢沟桥,可截断平汉铁路,以平津作为后方,一路畅通无阻的南下,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所以卢沟桥就成为中日在军事上的必争之地。而此前中国国内长期动荡,经济发展迟滞也给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可以说此时的中国“危机四起”。4.材料研读:卢沟桥之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卢沟桥、卢沟桥,为国争光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为什么歌中反复强调“男儿坟墓在此桥”?为什么中国军人抱着必死的信念誓死捍卫卢沟桥?5.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1937年的卢沟桥枪声响起后,走向历史前台的是什么?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1937年底,北平、天津陷落。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6.合作探究: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所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7.七七事变后,日军是怎样进一步扩大侵略的?7月29日北平沦陷7月30日天津陷落8月13日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11月12日上海沦陷……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8.课堂小结(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1937年的卢沟桥枪声响起后,走向历史前台的是什么?平津学生:战地服务团卢沟桥居民:送水、送饭长辛店铁路工人:挖枪眼,筑防空洞儿童:端水;捐钱华侨捐献枪枝等物资……2.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毛泽东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介石从此“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团结全民族进行抗战成为1937壮歌中的最强音!3.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讲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4.材料补充(1)从两年前这一天起,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从两年后的这一天看,我们不但有光荣的古代,而且有光荣的现代;不但有光荣的现代,而且有光荣的将来无穷的世代。新中国在血火中成长了。——朱自清《这一天》1939年7月7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2)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死字旗未知这些话语昭示了当时的人们深刻的明白了”没有国,哪有家”的道理,捍卫祖国,就是捍卫自己的家园!中国人连死都不怕,何惧日本侵略者!5.材料研读:试分析材料的意义。92页“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决心以及付出的努力,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三)淞沪会战1.爆发: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后,立即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在北方,日军分路进攻华北;在南方,日军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史称“八一三事变”日本企图速战速决,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2.上海官兵奋起抗击日军。鲸涛鳄浪撼危城,全仗吾曹抵死争。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悼念姚子青营官兵八百壮士歌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八百壮士一条心,四方强敌不敢当。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快快上战场,把八百壮士做榜样。淞沪会战持续了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四)南京大屠杀1.曾经的都城南京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的是怎样的蹂躏呢?材料一“(日军在南京城)首先抢到的是食物,但其他值钱的,特别是容易携带的物品亦任意抢夺。住在屋子里的人也遭抢,只要抵抗就被打死。”——《纽约时报》(1938年1月19日报道)材料二“日本军队根本不管是否是其他部队的管辖区域,都进行抢劫……何况在已钉上司令部标牌的建筑物内,满不在乎地行窃,这也太过分了。”——《中岛今朝吾日记》(日军16师团长)材料三据原南京国际安全区国际委员会1938年3月—6月的调查表明,由纵火所造成的损失占南京城区市民家庭总损失的52%,动产中的损失有近50%被日本士兵抢去了。——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南京大屠杀时间:1937年12月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手段:刺杀、活埋、砍杀、焚烧、杀人比赛等。结果:屠杀中国人300000。3.资料链接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凝视300000,——“3”后面是一个个“o”(零)吗?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正面对屠刀,?怒目相看!凝视300000,——“3”后面是一个个“0”(圈)吗?不——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东条英机们?,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凝视300000,——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多行不义必自毙???????血债定要用血来偿还!三、合作探究:学完此课,你有怎样的思考?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缅怀历史?日军屠杀的是无辜的平民,违背国际公约,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使我们认清法西斯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在南京大屠杀中屈死的30多万无辜的生命向我们昭示着一条人类用鲜血写就的祈愿:反对战争,争取和平。四、课堂总结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尽管历史已经过去,但历史的记忆犹在,让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勿忘历史,珍爱和平!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说,“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大家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五、拓展延伸作为中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分析。课外阅读这几本书《南京浩劫》《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东史郎日记》《从沉沦到荣光——抗日战争全纪录》不知从哪儿拉来一个支那人,西本提出了一个残忍的提议,就是把这个支那人装入袋中,浇上那辆汽车中的汽油,然后点火……西本像玩足球一样把袋子踢来踢去,像给蔬菜施肥一样向袋子撒尿……在袋子上系了两颗手榴弹,随后将袋子扔进了池塘。火渐渐地灭掉了,袋子向下沉着,水的波纹也慢慢地平静下来。突然,“澎!”手榴弹爆炸了,掀起了水花。《东史郎日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0张PPT)导入新课回望1937年的卢沟桥,我们不禁想问:“1937年的卢沟桥见证了什么?”1937年7月7日夜,日军藉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在遭到中方拒绝后,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县城,从而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导入新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1.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史实;2.能讲述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3.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史实。学习目标一、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时间地点发动者简单经过影响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日本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一、七七事变学习新知一、七七事变请思考:1937年的卢沟桥见证了什么?日军行径:借口士兵失踪——搜查宛平城——遭拒——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假如没有日本士兵失踪……士兵失踪纯属借口学习新知一、七七事变请思考:为什么全面战争挑起于1937年的卢沟桥?史料点击: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1927年《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日本蓄谋已久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约,《马关条约》中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日本在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三省。学习新知请思考:为什么全面战争挑起于1937年的卢沟桥?平汉铁路读图分析:中国危机四起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学习新知卢沟桥之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卢沟桥、卢沟桥,为国争光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请你朗读:请你思考:为什么歌中反复强调“男儿坟墓在此桥”?为什么中国军人抱着必死的信念誓死捍卫卢沟桥?材料研读一、七七事变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学习新知一、七七事变请思考:1937年的卢沟桥枪声响起后,走向历史前台的是什么?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学习新知“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第132师师长赵登禹第132师师长赵登禹一、七七事变请思考:1937年的卢沟桥枪声响起后,走向历史前台的是什么?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新知一、七七事变1937年底,北平、天津陷落。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学习新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日本中国局部抗战全面抗战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所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局部侵华全面侵华合作探究一、七七事变请思考:七七事变后,日军是怎样进一步扩大侵略的?7月29日北平沦陷7月30日天津陷落8月13日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11月12日上海沦陷……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1937年7月底平津沦陷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学习新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时间地点发动者简单经过影响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本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课堂小结二、第二次国共合作二、第二次国共合作陈嘉庚华侨捐献枪枝等物资请思考:1937年的卢沟桥枪声响起后,走向历史前台的是什么?平津学生:战地服务团卢沟桥居民:送水、送饭长辛店铁路工人:挖枪眼,筑防空洞儿童:端水;捐钱……学习新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学习新知二、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请思考:1937年的卢沟桥枪声响起后,走向历史前台的是什么?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学习新知工农红军的改编西北工农红军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学习新知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讲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学习新知二、第二次国共合作从两年前这一天起,我们惊奇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从两年后的这一天看,我们不但有光荣的古代,而且有光荣的现代;不但有光荣的现代,而且有光荣的将来无穷的世代。新中国在血火中成长了。——朱自清《这一天》1939年7月7日请思考:1937年的卢沟桥枪声响起后,走向历史前台的是什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资料链接二、第二次国共合作请思考:1937年的卢沟桥枪声响起后,走向历史前台的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死字旗未知资料链接92页“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试分析上述材料的意义。《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的决心以及付出的努力,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材料研读三、淞沪会战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后,立即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在北方,日军分路进攻华北;在南方,日军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史称“八一三事变”日本企图速战速决,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学习新知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学习新知时间:1937年8月13日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主要民族英雄:姚子青、谢晋元学习新知三、淞沪会战98师第583团3营营长姚子青鲸涛鳄浪撼危城,全仗吾曹抵死争。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悼念姚子青营官兵资料链接三、淞沪会战八百壮士歌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斗守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飘荡......八百壮士一条心,四方强敌不敢当。我们的行动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快快上战场,把八百壮士做榜样。谢晋元听罢此曲,你有怎样的感受?材料研读三.淞沪会战上海守军奋起抗击日军1937年7月平津沦陷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淞沪会战持续了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学习新知“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读上述材料,用史实说明中国军民是如何进行抗战的。这对抗战初期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史实: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先后出动了70余万兵力,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姚子青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部坚守四行仓库,消灭日军200多人,完成任务后撤出。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 影响: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材料研读资料链接一寸山河一寸血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痴心妄想课堂小结四、南京大屠杀四、南京大屠杀把他们走过的绿野和闹市的道路,用鲜血染红了之后,必定会引起哭泣与哀号……——1937,泰戈尔《敬礼佛陀的人》1937.12.13导入新知南京大屠杀资料链接材料一“(日军在南京城)首先抢到的是食物,但其他值钱的,特别是容易携带的物品亦任意抢夺。住在屋子里的人也遭抢,只要抵抗就被打死。”——《纽约时报》(1938年1月19日报道)材料二“日本军队根本不管是否是其他部队的管辖区域,都进行抢劫……何况在已钉上司令部标牌的建筑物内,满不在乎地行窃,这也太过分了。”——《中岛今朝吾日记》(日军16师团长)材料三据原南京国际安全区国际委员会1938年3月—6月的调查表明,由纵火所造成的损失占南京城区市民家庭总损失的52%,动产中的损失有近50%被日本士兵抢去了。——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抢烧杀四、南京大屠杀曾经的都城南京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的是怎样的蹂躏呢?学习新知四.南京大屠杀1.时间:1937年12月2.手段:3.结果: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刺杀、活埋、砍杀、焚烧、杀人比赛等屠杀中国人300000学习新知四.南京大屠杀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300000资料链接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张纯如《南京大屠杀》资料链接忘记大屠杀无异于第二次大屠杀。学完此课,你有怎样的思考?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缅怀历史?合作探究资料链接拿起你的笔写下心中所想,创作一首三行诗。阔别卢沟桥上破碎狮再逢往长江边赤水魂而今便有泱泱大中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鞠躬尽瘁为国亡雄狮怒吼保家园铭记国殇七十载拓展延伸推荐阅读作为中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分析。拓展延伸不知从哪儿拉来一个支那人,西本提出了一个残忍的提议,就是把这个支那人装入袋中,浇上那辆汽车中的汽油,然后点火……西本像玩足球一样把袋子踢来踢去,像给蔬菜施肥一样向袋子撒尿……在袋子上系了两颗手榴弹,随后将袋子扔进了池塘。火渐渐地灭掉了,袋子向下沉着,水的波纹也慢慢地平静下来。突然,“澎!”手榴弹爆炸了,掀起了水花。《东史郎日记》拓展延伸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微课.mp4 “七七事变”回顾,真实影像揭秘这场开启全民族抗战的故事.mp4 七七事变 卢沟桥歌.mp4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友歌舞团合唱队 - 歌八百壮士.mp3 八佰:娘,孩儿不孝了,来生再见!.mp4 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小学艺术团《卢沟谣》.mp4 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mp4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pptx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