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 三大改造知识要点1.时间:( ) — ( )年。2.内容:对 ( ) 、( ) 、 ( ) 的社会主义改造。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背景:土改后农业的分散经营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 ( ) 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 ) 的要求。(2)形式:引导农民参加农业 (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 ) 道路。(3)三个阶段: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概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4.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形式:引导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 ( ) ,走社会主义道路。(2)概况:到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一些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严重扰乱经济秩序。(2)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 )经济。(3)形式: ( )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4)政策: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 ) 的政策。(这种和平过渡的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 ( ) 。)(5)概况: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6.结果: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 ( ) ”。7.评价:(1)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 ( )向社会主义 ( ) 的转变,从而,标志 ( ) 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已居于主导地位),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 ) 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难点释疑1.一个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要从政治、法律、经济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政治上: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使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②法律上: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③经济上: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说,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中国的社会性质在近现代发生了三次变化: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②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③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过关训练1、单项选择题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一书中提出:“从1953—1956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对全社会各种行业的国有化或称作集体化运动,公有制经济得以确立。”这里的“国有化”或“集体化运动”是指(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一五”计划 D.新中国的成立2.右图所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C.土地改革的进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3.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改造,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主要是因为( )①农民缺少生产工具、资金 ②不能合理地利用耕地 ③很难使用机械化的工具 ④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几次大的政策调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性质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下表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例关系表”,其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①土地改革完成 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则都降低到3%以下。这说明( )A.改造过程中存在过急过粗的缺点 B.国营、集体经济已占主导地位C.“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超额完成 D.重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7.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8.周恩来在1957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C.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9.“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完成B.“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C.开国大典和土地改革的完成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0.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下图为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C.完成了三大改造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61岁的郭承志珍藏着一张1956年聊城市福利事业公司发的“公私合营股票”,上面写着:“兹有照相业私方郭兆仁于1956年1月向聊城市福利事业公司投资,经资产估价定股为人民币四千三百六十元九角七分……由聊城市福利事业公司按季付息。特此凭证,发给投资人郭兆仁。”此股票的历史价值在于其见证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改造民营资本的壮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12.“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统购包销,即由政府以统一价格购买和销售产品,将企业纳入计划经济的系统中……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和管理,资本家可获得部分利润。”这则史料反映的重大事件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13.毛泽东在1956年的一次国务会议上说:“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这段话体现出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是( )A.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B.使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C.使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D.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4.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糕点厂,新中国成立后生意兴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15.如果为下面这三幅图片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C.“一五”计划建设伟大成就 D.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综合题16.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制度和体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批示中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 1956年1月10日,北京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14日上午,中共上海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决定采用北京的办法,加快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争取在七天内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21日,上海举行了欢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集会和游行。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材料三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即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用和平方式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并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根据材料一中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指示,我们国家开展了什么运动?国家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 材料二中,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过程中,对资本家手中占有的生产资料主要采取什么措施?材料二中上海的情况说明了什么?(3)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有何重大意义?(4)根据材料四的论述,概括我国的“三大改造”具有的特点。(可采用材料表述,但不得整段抄写)(5)上述材料所涉及的这次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在何时基本完成的?它的实质是什么?第5课 三大改造【知识要点】1.1953 19562.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3.(1)工业化建设 互助合作 (2)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4.(1)合作社5.(2)公有制 (3)公私合营 (4)赎买 创举6.三大改造7.(1)私有制 公有制 社会主义 初级【过关训练】1.B 2.B 3.D 4.B 5.B 6.B 7.C 8.D 9.A 10.C11.C 12.C 13.A 14.D 15.B16.(1)运动:三大改造运动。主要方式: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2)措施:实行赎买政策和公私合营的形式。说明了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3)说明了当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4)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5)时间:1956年底。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