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9课 对外开放1.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相比,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独特”之处在于( )A.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B.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C.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D.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2.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使这里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中国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施863计划3.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国有企业改革4.20世纪90年代,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放7个经济开放区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5.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区是( )A.环渤海地区 B.闽南三角地区 C.上海浦东 D.海南岛经济地区6.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C.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D.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7.下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8.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9.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B.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始于东南沿海地区C.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D.图一和图二所示的成就的取得其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改革开放10.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B.引进外资 C.引进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社会主义经济11.2001年12月,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A.加入国际经济组织 B.加入联合国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加入世界卫生组织12.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邓小平(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答:古代闭关自守的政策给予我们深刻的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材料二: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经济特区最早在哪些省份设立?材料二中邓小平说,“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请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加以说明。答:广东和福建省。深圳在几年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 材料三:(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答: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答: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检验: 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