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件(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件(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九年级 历史下册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导入新课
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代表协约国与战败国德国在这节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二战期间,德军攻入法国,德方强烈要求一雪前耻,1940年6月22日法国代表被迫进入这节车厢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宣布投降。后来该车厢被作为战利品运回德国,二战结束前夕被炸毁。那么一战后列强是如何“安排”世界的?为什么不能持久而导致了新的大战?是什么原因使福煦车厢又一次成为法德两国历史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些内容
福 煦 车 厢
1、法国凡尔赛宫
召开巴黎和会
一、《凡尔赛条约》
1919年,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
讨论对战败国主要是德国的合约问题。
1、巴黎和会的召开
1、巴黎和会的召开
时间:
地点:
参加国:

操纵国:
1919年1月—6月
巴黎凡尔赛宫
战胜的协约国,苏俄、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外。
英、法、美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美国总统威尔逊:
雪耻,收复失地,削弱和肢解德国
保留德国,
牵制法国
维护德国,抗衡英法,逐步统治世界

巴黎和会
三巨头和
他们的如
意算盘
实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会场(局部)
  1919年1月18日,东道主法国精心安排召开帝国主义分赃性质的“和平会议”。图中人物表情各异:有踌躇满志、侃侃而谈的;有托腮沉思、寻找对策的;有左顾右盼、见机行事的……充分反映了和会充满了复杂的矛盾,也表明会议一开始就充满了浓烈的复仇情绪。
巴黎和会会场(全景)
  巴黎和会与会国达27个,战败国禁止与会,苏俄被排除在外。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1 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鉴于中国曾派20万华工参加协约国方面对德的战争勤务,也参加了会议。然而,与会国代表权极不平等,英、法、美、意、日各5名全权代表,可出席一切会议;其他国家只有1至3名全权代表,只在讨论与本国有直接关系的问题时,才被叫去“旁听”,发表意见也无人理会。
时间:
地点:
操纵者:
目的:
实质:


巴黎凡尔赛宫
乔治(英)克里孟梭(法)威尔逊(美)
小结1:巴黎和会召开的知识点
1919年1月~6月
重新瓜分世界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2、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合约》即《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领土、殖民地、军事和赔款等问题作出了规定。
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操纵
2、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条约》签订
领土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
军事 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允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
政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波兰等国的独立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法国
英国
最能体现实质
欧洲领土
阿尔萨斯和洛林

莱茵河西岸地区

莱茵河东岸地区

奥地利

归还波兰
领土问题,一战后,德国丧失了近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

军事方面,“只准保留陆军10万人”这项规定的双重目的:
殖民地方面,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瓜分
既防止德国军事力量威胁协约国,又为德国保留了镇压国内革命力量的兵力
使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

德国的战争赔款问题
总额留待协约国赔款委员会
于1921年5月1日前确定,但德国自签约之日起两年内先交付200亿金马克赔款。
德国签字代表:在这些阴郁的面孔的后面,是无穷的仇恨与不服。
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军用飞机被肢解
对德《凡尔赛条约》
协约国与其他战败国
签订的一系列和约
凡尔赛体系


影响;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3、凡尔赛体系的确立
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和约》
对奥、匈、土、保等和约


积极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
消极方面:没有从根本上消除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从而为“二战”埋下了祸根。
巴黎和会
各方对《凡尔赛和约》的看法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这不是和平,这不过是20年的休战。

列宁认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暂时调整了列强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稳定发展。
1920年
瑞士日内瓦
英、法
4、决定国际联盟的成立
时间:
地点:
操纵国:
实质:
帝国主义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机构
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建议
(十四点原则之一):
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
必须依据具体的协定,其目的是
向大小国家同样提供政治独立和
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


国际联盟
(1920----1946)
总部设在日内瓦
大会
行政院
秘书处
初建时
44个成员国
因美国没有参加
由英法控制

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

巴黎和会关于中国
山东问题的讨论
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中国北洋政府派出的四位代表,提出收回曾被德国占领山东的特权,列强却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全部转给日本,作为日本参加战争的回报。
杰出外交家顾维均
《凡尔赛和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中国代表拒绝签字。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一、《凡尔赛条约》
1.巴黎和会①召开:1919年1月,在巴黎召开巴黎和会。参加和会的有27个国家,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②性质:帝国主义国家分赃会议。③结果签订《凡尔赛条约》
2.《凡尔赛条约》(1)签订: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2)内容①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还法国开采
②军事: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规定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
③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④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⑤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在日内瓦建立国际联盟。
3.凡尔赛体系的确立:《凡尔赛条约》和协约国同其他战败国签订的其他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的“新秩序”。

二.《九国公约》
1921—1922年
华盛顿
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等九国
中国问题
调整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目的:
时间:
地点:
与会国:
主导国:
签订条约:
中心议题:
作用:
美国
《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

重新调整和确立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921—1922年,九国代表(美、日、英、法、意、荷、比、葡、中)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
2、《九国公约》
⑴内容:
A.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B.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⑵影响:
1)、实现了美国追求的“门户开放”目的(美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获益者)
2)、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局面。(日本受限)
3)、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中国受害最深)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实质;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毛泽东
《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九国公约》

相约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属地的权益。
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为 5: 5:3:1.75:1.75。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尊重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 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
实质
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影响

改变了欧洲及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

1.德俄奥土四大帝国被摧垮。
2.德国面积缩小,且东西互不连接。
3.欧洲出现七个新兴国家。
激起了帝国主义之间的新矛盾,埋下了新世界大战的祸根。

1.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
2.战胜国内部因分赃不均,矛盾重重。
3.美日冲突,埋下太平洋战争祸根。
暂时调整了一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却为下一轮冲突创造了条件。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体系。
它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5、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①原因;为了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和美英日矛盾,
②概况;由美国倡议,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
③结果;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
2.《九国公约》的内容;
①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②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3.《九国公约》的作用及实质: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实质;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图是一战后的一幅政治漫画。三个黑衣从左向右依次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没有上衣以背示人的是德国代表。英、法分立于断头台两侧,法国更是迫不及待地想将德国置于死地,美国虽然不赞同英法的做法,但迫于自身的实力有限,只有愁眉苦脸,摊手表示无奈。漫画指责巴黎和会上“三巨头”对德国的不公平处理,犹如将德国送上断头台一般。他们最终和德国签订了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五国公约》
D.《四国公约》
B
2.华盛顿会议主要讨论远东及太平洋问题,其核心是
A.朝鲜问题  
B.日本问题 
C.中国问题 
D.太平洋岛屿问题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