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课件(38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课件(38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1953
1964
1982
1991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乱”
“僵”
“垮”
“苏联改革三部曲”
1.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的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其主要的消费品却长期短缺;苏联拥有当时世界最多的耕地,但粮食却连年歉收,不得不花大笔外汇进口粮食;苏联的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经济基础日趋衰弱,难以支撑沉重的军事负担。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苏联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综合国力逐渐衰退,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国家陷入了困境。
戈尔巴乔夫(1985—1991)
1985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上台,担任新一代苏共中央总书记,他在位期间首先全部集中在经济领域进行了改革。
材料一: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方案,比以前……的改革前进了一步,它不仅涉及到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行政权力关系,而且涉及到两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然而,该改革方案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突出表现在:把调整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
局限于财政关系即利润分配关系,而未触及产权关系。事实表
明,企业没有独立的产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主经营和自负
盈亏,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市场主体。

材料二:直至苏联解体前,戈尔巴乔夫仍然认为,斯大林时期实行
的不依赖外国贷款和不等待靠发展轻工业为依托的重工业发展战
略,是当时条件下的唯一可能的道路,“这是一个创举,它把群众的
革命热情当做经济发展的合力”。工业化一下子把国家提高到一
个崭新的水平“,“这是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功勋”。
上述材料反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存在何种问题?
改革措施缺乏宏观决策和相应配套措施。

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1988年苏联分配给重工业的资金为工业投资的90%,食品工业的投资仅占6.3%,居民的货币收入增加9% 。消费品生产却在减少,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十分严重,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苏联食品短缺,人们排长队购买食品。
材料:1986~1988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年均为28%,1989年下降到26.4%,而1990年则出现负增长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3%。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8%,劳动生产率增长负9%,国民收入增长负10%。
1988年改革转入政治领域
内容
1.指导思想: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背离马克思的社会主义道路
2.改革方式: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政治多元化”,纵容自由化思想
→反对势力崛起
3.政治措施: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根本上否认了苏共在国家的领导地位,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
4.国家结构:提出“更新联盟”构想, 8月14日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联邦制国家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制国家
苏联改革已是危机四伏,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民族矛盾像火山一样喷发,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
影响:
公开性、民主化、政治多元化使得社会日益动荡,据报道,新成立的非正式组织有6万多个,共和国级的政党500多个,全国性的政党约20个;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苏联的历史被彻底否定。政治体制的根本变革,导致了政局失控的状况日益严重。
材料一: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积累已久的民族矛盾
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
材料二: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8·19政变后,除俄罗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
材料:由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新思维”和错误的改革路线,苏联的民族矛盾日趋 尖锐,民族冲突不断增加,民族分离主义倾向也不断增强。1990年3月11日, 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均先后发表“主权宣言”,并颁布了与联盟宪法相悖的法律。它们以维护“主权”为由,公然对抗苏联总统的命令。
联盟的权威和完整性受到严重侵蚀,各地局势动荡,苏联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倒退。
事件: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性质:联邦制国家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制国家
时间:1991年8月14日
目的:为了防止联盟的瓦解和维持最低限度的国家统一
结果:“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是在戈尔巴乔夫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准备将原来的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情况下发生的,是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力图阻止联盟的解体做出的最后一次努力。但事变以后,国家大权转移到叶利钦及其支持手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阶梯式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但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方针、政策是直接原因;西方国家的长期“和平演变”战略是外部原因。
八一九事件
这一事件实质是联“传统派”为了挽救国家的完整和统一,为了挽救社会主义而采取的一场政变行动。
1991年10月23日,戈尔巴乔夫和叶
利钦在议会中祝贺挫败八一九事件
但这种政变在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和叶利钦等人的烈反扑下,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反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阿拉木图宣言》
1991.12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11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独联体)
标志着苏联解体
独联体是独立国家联合体的简称。1991年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
独联体的性质不是国家,而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联合体。
(1)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之后许多加盟国家也宣布独立;为了遏制独立势头,1991年3月,苏联进行全民公决,赞成保留联盟的占76%,但要削弱中央权力,增强各国独立性,并把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1991年8月14日,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预定20日签署
苏联解体的经过
(2)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少数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3)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11个国家的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告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苏联不复存在。


1991年12月25日,飘扬了69年的苏联镰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俄罗斯国旗升起。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
苏联(1922.12---1991.12)
苏联解体影响
标志着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宣告结束;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一超多强”格局形成。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戈尔巴乔夫:1931年出生于俄罗斯南部一个农民家庭,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
马克思
列宁
斯大林
戈尔巴乔夫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客观:体制僵化,矛盾深化,阻力很大

主观:
① 经济改革很不成功,引起人民不满
② 政治改革的思想错误严重
③ 改革使社会动荡,民族矛盾激化
④ 改革放弃了党的领导,打破了旧的政治体制,新体制没有发挥作用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苏联解体的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及长期以来的民族高压政策导致的民族分离运动
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
历史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外部原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东欧剧变是指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到1992年,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名称也改变了的一系列事件。
背景:
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多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苏联军队解放的国家,在战后深受苏联的影响和控制。
②斯大林模式不符合东欧各国自身的国情,反而越来越显现出妨碍各国自主发展的问题。一些东欧国家进行了改革,但未取得显著成效,还受到苏联的指责和武装干涉。
③进入80年代,东欧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为了迅速发展经济,东欧国家大举借债,导致财政赤字剧增,通货膨胀严重,物价不断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
原因
①20世纪8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严重恶化,广大群众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②经济危机进一步导致政治危机。 ③东欧各国执政的共产主义政党妥协退让,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使反对派的实力进一步扩大。④冷战扭曲了东欧各国历史发展的道路
(2)国内原因
(3)国外原因:
①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政治改革和新思维的影响对东欧剧变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②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根本原因:
东欧国家改革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照搬苏联的做法。
1.剧:
变:
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权力
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
突发性事件和流血冲突
(罗马尼亚)
2.夺权方式: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社会主义制度。
3.剧变过程:
大举外债,经济困难导致政治危机
戈的政策松绑,东欧寻求改革
各国共产党选举失利,国家制度发生变化
生搬硬套苏联模式


政治多元化,局势动荡


后果——政治版图的变化:
(1)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统一。
(2)南斯拉夫分裂为五个国家。
(3)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即捷克和斯洛伐克。
东 欧 国 家 更 名 简 表
原     名 新     名 更名时间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共和国 1989年10月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 1989年12月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兰共和国 1989年12月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 1990年4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90年10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 1990年11月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 1991年4月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1992年4月
东欧剧变、柏林墙的倒塌、德国统一、苏联解体,标志着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1989年11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爆发要求捷共领导人下台的游行
  捷克斯洛伐克是1918至1992年存在的联邦制国家。1918年10月28日,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60年通过新宪法,更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4月,联邦议会决议更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3年1月1日,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主体共和国国家。
德国柏林墙被拆除
  柏林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于1961年8月12日夜始建,用于隔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西德)。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下令打开柏林墙,促进了德国统一。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统一后的德国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设柏林。现在仅存几部分墙体和瞭望塔作为纪念。
民主德国人涌入西柏林
  存在于1963至1992年,位于巴尔干半岛。1992年解体,分别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后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解体为塞尔维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波黑)和科索沃。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都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在世界上遭到了失败;只能说是僵化了的苏联模式失败了,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
东欧剧变给我们的教训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要适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②要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进行及时的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③改革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④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
东欧剧变的启示: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
理论: 空想——科学:科学社会主义
实践:
尝试:巴黎公社
一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多国: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挫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

中苏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结果不同的原因:
(1)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
(2)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
(3)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界限。
(4)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
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的比较及从中得出的结论
类型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西方模式(英国)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生产资料私有制
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轻、重协调发展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农业制度 集体化农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资本主义大农场
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
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制度 苏维埃体制(高度集
权)、一党
制、终身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1999年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
——俄罗斯总理普京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
①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
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未提出全面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
③结果: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都失败了
(2)不同:
①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戈尔巴乔夫后期改革侧重政治改革.
②成效不同,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经济改革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
③败因不同,前两制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肃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改革的重点 成果(后果) 问题
赫鲁晓夫 农业 一度促进 农业发展 对原有经济体制的修补
勃列日涅夫 重工业
国防工业 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戈尔巴乔夫 经济领域
转 向
政治领域 苏联最终解体
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苏共领导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国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1、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4、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原因:①____________改革失败;“八一九”事件
时间:②____________年12月
影响:③____________瓦解,冷战结束。
原因: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各国开始走向政治④____________。
实质:⑤____________的改变。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戈尔巴乔夫
1991
两极格局
多元化
社会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