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学案)一、学习目标(一)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二)学习目标1、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社会因素,树立唯物史观2、梳理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差异,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3、从阶级结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等视角,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二、知识梳理(一)工业革命的背景1、概念: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重大飞跃。2、首先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条件:(1)政治前提:英国“____________”后国内政局稳定,_______积极鼓励经济发展;(2)农业变革: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___________和国内市场。(3)殖民扩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______________,获得了大量廉价的________和广阔的____________(4)手工业进步:英国_____________发展水平较高,_____________细致,生产工具日趋_________,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提供了条件。(5)科学发达:17世纪中叶,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____________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6)直接因素:随着____________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二)工业革命的进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765—19世纪中期)1、开始:工业革命开始于__________。以哈格里夫斯发明______________为开端,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端。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_________。2、工厂出现: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__________,成为近代_______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________逐渐取代了_____________,提高了效益、加强了管理。 3、标志性成就:1782年徒工出身的_______,试制出旋转运动的“______________”,解决了生产动力受___________限制的问题,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也是第一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也是____________史上的一次飞跃。4、交通工具:19世纪初,_______、________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__________”。5、完成:19世纪中期,英国的的____________也实现了__________,这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重要标志。6、扩展:从18世后期到19世纪中期,逐渐从英国扩展到___________和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逐渐深入_______,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开始的条件: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____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2、主要成就:主要表现为_________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_______、________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影响深远。___________的兴起令人瞩目,人们采用合成方法制造出新的材料,____________获得发展。通过新技术改造的_____________,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3、显著特点:(1)最突出特点:___________与______紧密结合,以及近代__________的指导;(2)几乎在主要___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为迅速;(3)各国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4)以重工业为主导。(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工业革命使_________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____________。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___________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_________。资本家通过它获取了__________,同时也阻碍了________,导致某些停滞和腐败。3、阶级结构: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他们通过_______,进一步巩固了统治。____________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力开展斗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___________也开始发展。4、社会生活: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__________;物美价廉的商品,也使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____________得到提高;________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从总的趋势看,_______明显增加。5、世界联系加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____________;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形成。6、消极: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_____________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__________严重、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三、课堂小结 四、随堂练习1、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彻底分离了……全部过程的基础是对农民的剥夺。这种剥夺只是在英国才彻底完成了……但是,西欧的其他一切国家都正在经历着同样的运动。”材料中“在英国才彻底完成”的助推力是( )A.宗教改革 B.启蒙运动 C.圈地运动 D.光荣革命【答案】C【解析】圈地运动通过暴力方式把农民从土地赶走,符合材料信息,故选C项。宗教改革与题目中“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彻底分离了”不相符,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与题意不相符,故B项错误;光荣革命属于不流血的宫廷政变,与题目中“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彻底分离了”不相符,故D项错误。2、史学家保尔·芒图认为:英国在十八世纪失去了美洲,但是却在本土范围内创造了新美洲。对材料中“创造了新美洲”的理解,正确的是( )A.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B.工业革命的开展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失去了美洲”是指失去了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创造了新美洲”指的是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生产了更多的商品,获得了更多的市场,故B项正确。确立海上霸主地位不符合“本土范围内”,故A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经济方面,而不是政治方面,故D项错误。3.“工人们必须守纪律,不能散漫,按照固定时间上班下班,不能自由支配时间,否则,生产线上一个工人的延误会影响整个工序。”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第一座( )A.手摇纺纱厂 B.水力纺纱厂C.水力织布厂 D.机械制造厂【答案】B【解析】水力纺纱厂是英国人阿克莱特于1769年建立的最早使用机器的纺纱厂,主要采用流水线进行生产,故B项正确。手摇纺纱厂是传统的手工业操作,不会出现生产线,故A项错误;水力织布厂出现的时间晚于水力纺纱厂的时间,故C项错误;机械制造厂是以生产线为单位进行生产,但它的出现晚于水力纺纱厂,故D项错误。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发明是(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计算机业【答案】B【解析】内燃机发明后,可以装在飞机、轮船上等,故B项正确。蒸汽机时代,未诞生空中交通工具,故A项错误;发电机发明对交通工具的影响有限,故C项错误;计算机发明是交通工具性能大大提升,但不是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的关键技术发明,故D项错误5.1882年,在德国的人口构成调查表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却达到25000人,1906-1907年则达到107000人。下列最能说明上述现象的是( )A.工业革命增加了就业机会 B.电力工业是德国的新兴产业C.德国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 D.德国电力工业居世界第一位【答案】C【解析】材料中德国电力工人的数量增加,体现出德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德国电力工人数量的增加,不能体现出其他行业的就业状况,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德国电力工人数量逐年增加,不能说明电力工业是德国的新兴产业,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其他国家电力工业发展的信息,不能体现德国电力工业居世界第一位,故D项错误6、史料一 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官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史料二 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请回答:(1)根据史料一,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观念缺乏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2)根据史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整体世界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亚非拉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国际市场、原料产地和劳动力供应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0张PPT)两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时间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0课2019年统编版课程标准1、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2、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它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百科》革命性的变化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生产动力:由人力、畜力、自然力到蒸汽动力机器时代工厂时代蒸汽时代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什么是工业革命?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背景进程影响可能性必要性工业革命开展的可能性政治基础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资产阶级)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材料一 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材料二 1624年英国制定专利法,规定,第一发明人对其发明拥有正当的财产权利。工业革命开展的可能性政治基础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资产阶级)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农业变革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工业革命开展的可能性政治基础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资产阶级)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农业变革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殖民扩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欧内斯特·曼德尔估计,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其中仅在1750年到1800年间,英国就从印度掠夺了1亿到1.5亿英镑金币。这批资本的流入即便不能说是英国新工业革命的全部资本,至少也促进了英国对新工业革命的投资,尤其在蒸汽机和纺织技术方面的投资。——【加拿大】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和原料……工业革命开展的可能性手工工场英国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及其发明提供了条件科学发达17世纪中叶,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16至19世纪,英国出现了培根、牛顿、波义尔、胡克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他们重视观察和实验,把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来改善人类生活作为科学的崇高目标。英国还于1660年成立了皇家学会,1754 年成立了“工艺制造业和商业促进会”等学术团体,这些团体在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进步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王章辉《英国和法国工业革命的比较》工业革命开展的必要性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背景进程影响可能性必要性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开始标志飞梭珍妮纺纱机1765年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哈格里夫斯(木匠) 阿克莱特(理发匠)克伦普顿 卡特来特(牧师)水力织布机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动力人力水力棉纺织业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生产组织形式为了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人们开始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工厂出现了。1771 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机器工厂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生产力,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钱乘旦《英国通史》工厂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生产动力1698年塞维利、1702年纽科门 蒸汽机原始蒸汽机效率低下,工业革命遭遇动力瓶颈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优点: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还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1782 年,徒工出身的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新的科学知识,经过不断改进,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蒸汽机的发明煤炭开采交通运输业工厂制度1785年,开始用于棉纺织工厂火车汽船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交通运输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工业革命完成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 世纪中叶,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工业革命扩展从18 世纪末到19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英 国美 国欧 洲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和美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1、开始: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2、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手工工场——工厂制度3、生产动力:蒸汽机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4、交通运输业:汽船、火车问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5、完成:19世纪中期,英国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6、扩展: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整个欧洲大陆和北美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背景进程影响可能性必要性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背景成就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③科技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①政治前提: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与巩固,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②经济条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第二次工业革命2、成就电力电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发电机---通过电磁感应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机器。发动机---可以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e(t) = -n(dΦ)/(dt)爱迪生电灯泡贝尔的电话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1888,柏林科学院,31岁科学家赫兹:“我敢向世界宣布,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波真实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2、成就电力电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动力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化学工业的兴起钢铁 工业平炉炼钢随着内燃机的广泛应用,开始大量开采石油。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从1868至1900年,英、美、法、德4国的钢产量由24万吨增加到2355万吨,钢逐渐取代铁,成为基本的工业原料和重要的建筑材料。——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第二次工业革命2、成就电力电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动力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交通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化学工业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 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旧部门改造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焕发出新的活力。第二次工业革命3、特点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1870年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迈克尔·法拉第 (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进而得到产生交流电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发电机。由于他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第二次工业革命3、特点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②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第二次工业革命3、特点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②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③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原因: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在德国、日本、俄国等国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背景进程影响积极消极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经济繁荣(商业、交通运输业、农业)英国申请专利数的变化状况世界工业增长指数时间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指数 9 13 20 26 41 59 有的国家的革命改变了自己的国度,但我们英国人的革命,却深刻改变了这个世界。——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为了向全世界炫耀自己的无比财富,1851年英国在阿尔伯特亲王的主持下,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为办此博览会英国专门花了22周时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完全由玻璃及金属建成的大厦——“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黄光耀、刘金源《成功的代价—论英国工业化的历史教训》标准石油公司疯狂并购其他公司(漫画)漫画《参议院的老板们》1890年 美国 约瑟夫·克普勒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背景进程影响积极消极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经济繁荣(商业、交通运输业、农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工厂制度垄断组织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反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日渐高涨。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这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他们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阶级对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贫富差距大工人运动兴起工人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中间阶层的力量开始发展缓和矛盾 贵 族 中 间 阶 层 下 层 人口 财富 人口 财富 人口 财富 1688年 1.2% 14.1% 31.7% 59% 67.1% 26.9% 1803年 1.4% 15.7% 31.6% 59.4% 67% 24.9% 英国社会各阶层人口与财富统计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背景进程影响积极消极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经济繁荣(商业、交通运输业、农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工厂制度垄断组织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生活巨变现代城市、生活改善、休闲娱乐、群众性体育运动、报刊书籍、女性教育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工业城市兴起,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 19世纪中期,休闲生活日益受到英国市民的推崇,据1841年《泰晤士报》报道,当伦敦摄政公园开放时,许多市民涌进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感受大自然。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896年开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纸书籍发行量大增, 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英国曾有句俗语“男人耕地,女人守锅台”。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1848年,英国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院,出现了全国妇女宪章协会。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女工占到工人总数的57.75%,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占到47.1%,甚至出现不少丈夫找不到工作,而靠妻子养活的家庭。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等 工业社会中的妇女在工厂工作的场景女性受教育;走入社会,角色转变;女权主义逐渐兴起人口增加明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背景进程影响积极消极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经济繁荣(商业、交通运输业、农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工厂制度垄断组织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生活巨变现代城市、生活改善、休闲娱乐、群众性体育运动、报刊书籍、女性教育、人口增长世界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背景进程影响积极消极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经济繁荣(商业、交通运输业、农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工厂制度垄断组织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生活巨变现代城市、生活改善、休闲娱乐、群众性体育运动、报刊书籍、女性教育、人口增长世界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欧美各国开始通过社会立法来解决。 因为工业革命,有钱人生活品位发展为豪奢与浮华。引发出一个重要现象:许多关心文化的人物开始讨论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如俄国托尔斯泰,看着经济发展后,有了如此严重贫富悬殊,社会分裂,他提出回归朴素公平不浪费的简单社会。 ——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工业革命引发了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 就环境变化范围和速度而言,20世纪是前所未有的。过去几个世纪中一直存在的生态缓冲因素:淡水、未开发的土地、常规的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都将消失。——麦克尼尔(美)《20世纪环境史》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是12月5日到9日发生在伦敦的严重大气污染事件,造成1.2万人死亡。工业革命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pptx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学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