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专题四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大国崛起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国家 名称 主要内容 影响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1640 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9 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殖民争霸 为争夺美、非、亚殖民地和世界市场,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并取得胜利,占领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殖民掠夺使大量财富流入英国,转化为资本,为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奠定了基础(续表)国家 名称 主要内容 影响英国 工业革命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投入使用,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法国 法国大 革命 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 年 8 月,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法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续表)国家 名称 主要内容 影响法国 “拿破 仑时 代” 1799 年,拿破仑发动政变,1804 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 拿破仑对外战争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掠夺。1812 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1815 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美国 独立战争 1775 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6 年 7 月 4 日,颁布《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1787 年制定宪法,实行联邦制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国家的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续表)国家 名称 主要内容 影响美国 南北战争 1861 年,南方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1862 年林肯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5 年北方获得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工业革命 爱迪生发明灯泡等多种电器,1903 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成为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续表)国家 名称 主要内容 影响美国 罗斯福新政 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应付经济危机,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 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续表)国家 名称 主要内容 影响美国 战争的受益者 两次世界大战,远离本土,大发战争财。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达到了抑制日本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强大 霸权地位加强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续表)国家 名称 主要内容 影响日本 明治维新 (1)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4)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续表)国家 名称 主要内容 影响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1968 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俄国 彼得一世改革 18 世纪初,彼得一世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续表)国家 名称 主要内容 影响俄国 农奴制改革 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二、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国家 时间/年 方式 扫清的障碍 领导人 重要文件、内容英国 1640 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君主专制 克伦威尔 《权利法案》法国 1789 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君主专制等级制度 罗伯斯庇尔、拿破仑 《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美国 1775 独立战争 英国殖民统治 华盛顿 《独立宣言》1861 美国内战 黑人奴隶制度 林肯 《解放黑人奴 隶宣言》俄国 1861 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度 亚历山大二世 废除农奴制法令日本 1868 明治维新 幕府封建统治,西方列强入侵 明治天皇 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等方面三、资本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名称 国家 时间/年 制定机构 主要内容 意义《权利法案》 英国 1689 英国议会 (1)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2)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续表)名称 国家 时间/年 制定机构 主要内容 意义《独立宣言》 美国 1776 大陆会议 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续表)名称 国家 时间/年 制定机构 主要内容 意义《人权宣言》 法国 1789 制宪议会 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拿破仑法典》 法国 1804 拿破仑政府 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续表)名称 国家 时间/年 制定机构 主要内容 意义《解放黑人奴 美国 1862 林肯政府 宣布从 1863 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调动了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全国工业复兴法》 美国 1933 罗斯福政府 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并制定最低工资和限制工时 开创了国家干预、指导经济的模式,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1)19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①确立原因: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②丧失原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被美德赶超。(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原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国家在战争中被削弱。(3)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4)20 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现代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大致经过。 (1)“一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整个世界的统治秩序。(2)“二战”中,西欧是主战场,战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3)“二战”后,西欧走向联合,成立欧洲联盟,成为稳定当今世界局势的重要力量。3.大国崛起应具备的条件及启示。(1)条件:①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基础,必须全面提升综合国力;②需要良好的周边环境,而非通过组成军事集团建立势力范围和安全地带; ③需要全面、系统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借鉴他国制度的先进之处,根据本国国情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水平,推进经济建设和政治民主制度建设;④需要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要吸取世界的先进文化。(2)启示:①民族解放和独立是国家振兴和发展的前提;维护国家统一是国家振兴和发展的基础;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抓住机遇,发展科学技术,是国家振兴和发展的关键。民族要发展,一定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③改革和创新是国家振兴和发展的动力,要适时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国家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要保持和平安定的环境;要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⑤实行开放政策,注意加强国际经济联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