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年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 河南专版范围:1——3单元满分:5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A.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2.毛泽东在政协会议筹备会上充满自豪地说:“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自己解决,自己处理,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丝毫干涉。”材料表明新中国是一个( )A.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消灭地主阶级的国家C.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 D.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3.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帝国主义者”和“邻人”分别是指( )A.日本和朝鲜 B.美国和越南C.美国和韩国 D.美国和朝鲜4.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5.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地主和富农占乡村人口不到10%占有土地70—80%贫农、雇农和中农占乡村人口90%占有土地20—30%A.《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6.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它“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该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 D.镇压反革命7.“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这段材料旨在强调土地改革(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C.加速了农村城镇化 D.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8.右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B.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C.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9.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是由于( )A.土地改革取得了极大胜利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C.选举产生了第一届领导班子D.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右图是1957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题为《入社》的纪念邮票,这里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村供销合作社C.农村人民公社 D.联产承包小组11.1953年,为了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在发展中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 )A.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 B.适应工业建设的需要 C.保障抗美援朝的胜利 D.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12.1956年,一名资本家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这与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相比是多么的渺小,虽然如此,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社建立B.人民政府调整工商业C.手工业生产合作D.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13.下表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其中1962—1965年的变化是由于年份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1965年工业总产值(亿元)1650101985092211031394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的召开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D.八字方针的实施14.民族精神是支持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B.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C.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D.解放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1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后,全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华国锋指示中央宣传部门对这场讨论“不表态”“不介入”,汪东兴也在若干场合指责这篇文章。但是,这场讨论已不可能按照他们的意愿冷却下去。这说明( )A.社会渴望思想的解放B.社会一致要求党中央改变政策C.党中央对社会舆论失去控制D.社会对学术真理热情空前高涨16.1979年至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0%,累计生产3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昔日贫穷落后、缺粮少吃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C.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获得D.南方谈话的正式发表17.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图1 过去购物凭票证 图2 今日商品任意买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18.“借助它,撬动了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这里的“它”指的是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立特别行政区C.设立浦东开发区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这说明( )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人民不断努力B.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D.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20.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重点发展工业D.形成了鲜明特色的指导理论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历史纪年表(隋朝至元朝) 图1 农民分到土地 图2 农民申请入社 图3 人民公社宣传画 图4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书(1)请根据图片,分别写出从图1到图4,中国共产党为了发展农村经济而采取的重大举措。(4分)(2)结合图片内容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1分)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生产总值中只占35.5%。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1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政府做了什么决定?(1分)(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一五”计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2分)这一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哪里?(1分)(3)“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1分)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时间会议内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2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坚持以①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1997年②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二:三次重要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1)请将材料一表格空缺部分补充完整。(2分)并简述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1分)(2)材料二的三次会议上分别确立了哪些党的指导思想?请任答两个。(2分)(3)试归纳上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的共同点。(2分)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梦,富强梦;中国梦,振兴梦;中国梦,幸福梦……睡狮猛醒巨龙飞腾,中国道路坎坷踏平,万里长城巍巍昆仑,中国精神如日东升。——京歌《中国梦》节选材料二:习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讲话:……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材料三 总书记最近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动员令,对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轮驱动、两翼齐飞,而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2015年1月14日《新华日报》(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二。我国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分)(3)据材料三,归纳“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意义。(1分)25.(5分)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图1 五口通商图2 四个经济特区答题卡选择题 得分: 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非选择题 得分: 21.22.23.24.25.参考答案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DBBBBB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DCAADAAD非选择题21.(1)土地改革,农村合作化(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改革)。(4分)(2)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1分,任答一点即可)22.(1)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1分)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分)(2)重工业和交通运输。(2分)东北。(1分)(3)说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23.(1)①经济建设;②中共十五大。(2分)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1分)(2)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分,任答两个即可)(3)都是党的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是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的理论成果等。(2分,任答两点即可)24.(1)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2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1分)25.【参考范文】被迫开放与主动开放19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五处通商口岸,从此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主动对外开放的试验,1980年兴办4个经济特区,对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两次开放的地区多集中在商品经济相对发达、交通便利的东南沿海,由被迫到主动反映了我国由落后到富强的时代变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