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师长情谊》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
A.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B.教学相长
C.彼此尊重的前提
D.解决师生矛盾的唯一方式
2.由于学识、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每位老师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我们对待不同风格老师的正确态度是
①接纳老师的不同
②只听喜欢的老师的课
③尊重老师的不同
④只做感兴趣的老师布置的作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小强同学上课时喜欢和同学说悄悄话,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总想寻机报复老师。一次,他发现老师检查作业时,叫错了同学的名字,就哈哈大笑,引起其他同学起哄。对上述行为的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老师没有做到为人师表,应当当场向学生道歉
B.要尊重老师、理解老师,谅解老师的一时过失
C.小强应当遵守课堂纪律,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
D.其他同学应该保持安静,并敢于制止违纪行为
4.每个家庭都有矛盾,有夫妻间的、婆媳间的、父母子女间的,简单一句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这本难念的“经”,作为小辈的你,你认为可取的是(
)
①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②家庭成员之间应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
③作为小辈人微言轻,面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只能做旁观者
④作为小辈,要积极充当“粘合剂”,帮助家庭成员化解彼此的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老师是社会上最高贵的职业
C.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D.老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6.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现阶段,我们青少年孝敬父母就需要做到(

①尊敬父母长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②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操心
④在精神上关心父母,更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七年级(1)班小李很不注重课堂听讲,班主任老师悄悄地在他的文具袋里放了一张纸条:“孩子,如果你能认真听讲,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小李看到纸条后,认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从此上课认真听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①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作为学生,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③合理地给老师提出意见,也是对老师的一种爱
④了解、熟悉老师才能与老师和谐相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8.下列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9.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心术。为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我们应该(

①尊重、理解、关心、信任、感激老师
②对老师的话无条件服从
③对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毫不在乎
④与老师产生矛盾时,采取恰当的方法与老师沟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下列做法有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是(

①针对班级纪律差张丽向王老师提出班级管理的建议
②王强同学受到老师批评心怀怨恨
③丁雪同学校园内遇到老师掉头就跑
④放学后,李梅同学与老师探讨学习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作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体现在(

①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
②无条件服从老师
③对老师恭敬、有礼貌
④关心、体凉和帮助老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我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A.活到老学到老,青少年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B.老师的话具有绝对的权威,应认真听从
C.父亲和老师一样,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
D.老师教知识教做人,理应得到学生的尊重
13.小彬跟妈妈到商场买衣服,他看上的“新潮”,妈妈看不惯;妈妈看上的“老土”,小彬坚决不要,母子双方僵持不下。此时,小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①及时与妈妈沟通 ②放弃自己的要求,但心里窝火 ③换位思考,站在妈妈的角度想一想 ④坚决按自己的要求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这间“爱的碰撞”越来越多。这告诉我们
A.家人观念陈旧,越来越不适应我们成长的需要
B.我们与父母对问题的理解差异较大,无法沟通
C.“碰撞”难以避免,亲子之间需要良好多沟通
D.我们不需要父母再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15.下列选项体现“教学相长、亦师亦友”这一新型师生关系的做法是(  )
①欣怡向班主任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不同意见
②乐乐与老师称兄道弟,经常给老师取绰号
③文文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④子涵敬畏老师的尊严,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一位建筑大师这样描述家:“家和房子有什么区别?家是一个地方,当你受伤受累的时候就想着回去”。这句话说明(  )
A.家是房子,房子就是家
B.家是提供我们饮食住宿的地方
C.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
D.家是情绪任意宣泄的地方
17.《家有儿女》中从美国回国的夏东海对孩子注重平等、尊重、理解,是整个家庭的精神支柱,既是孩子的好父亲,又是孩子的好朋友,不论是养子还是亲子,都很喜欢他;母亲刘梅思想传统,对子女“望子成龙”,也是一个可亲、可敬又可笑的老妈,是维系这个家庭的情感纽带。这说明(

A.只有西方的家庭教育方法才是正确的
B.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都是过时的
C.要借鉴外国家庭教育所有观念和方法
D.要将中国和外国优秀的家庭文化结合起来
18.2019年10月17日23时2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
,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A.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
B.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
C.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D.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
19.下列对小军同学“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①看见有人落水,自己不谙水性,但还是跳进水里救人——尽己所能关爱他人
②走出超市时报警器响起,配合超市保安搜身——表明法律意识强
③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思维具有批判性
④和老师分享快乐,向老师倾诉烦恼——体现师生关系和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在老师面前,我们是“晚辈”,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当(

A.顺从老师
B.与老师称兄道弟
C.尊重老师
D.与老师勾肩搭背
21.有家人在,有故事讲,有相册翻。2020家庭相册新增了,与疫情前线的妈妈隔空拥抱的照片;隔离在家与父母舞狮、搞怪演唱会等照片。照片记载的故事让我们学会(

①责任与担当②幽默风趣③乐观向上④坚强与忍耐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简答题
22.
甲学生小李是一个性格孤僻的男孩子,不愿与人沟通,他不愿理睬生活中的亲朋好友,结果朋友们部渐渐疏远,他感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结交到朋复,难以建立真正的友谊。后来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网络也成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和网友聊天被老师发现,手机被老师收走,为此与老师发生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在当前,青少年成为网络主力军,网络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1)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我们要如阿建立友谊?
(2)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交往?
(3)你觉得小李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和老师的矛盾?
23.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指出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适用该规则。该《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相应的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教育部为什么就《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你认为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会不会影响和谐师生关系?请说明理由。
24.阅读《给田老师的一封信》,回答下列问题。
(1)小欣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的?
(2)在处理师生矛盾问题上,小欣的做法给了你哪些启示?
(3)为能使小欣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你可以提哪些建议?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B
6.B
7.C
8.D
9.C
10.B
11.B
12.D
13.C
14.C
15.B
16.C
17.D
18.C
19.D
20.C
21.C
22.(1)
需要开放自己,敞开心扉,主动表达;需要持续的行动。只要真诚待人,就有机会获得友谊。
(2)互联网为我们与他人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了朋友圈;有时可能会关闭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慎重结交网友,正确使用互联网:不能只停留在虚拟的世界中,在现实中要与同伴交往:
(3)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分析原因:相信老师的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23.(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教育部作为政府机关,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民具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教育部公开征求意见,可以促进《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2)示例一:不影响。如果教师依法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苦心,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示例二:会影响。如果老师没有依法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可能会对学生造成身体或者心灵的伤害,由此会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
24.(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2)要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或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要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