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17张PPT+教案+学案+练习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17张PPT+教案+学案+练习 )

资源简介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二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 第2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2.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提高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了解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做法;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重难点】
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学会依法办事
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自觉________、坚定________
(二)、树立法律信仰
1.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
(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_,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________。
2. 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法律信仰?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和________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________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3.道德对法律的作用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________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________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4.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
(1)增强法治意识,________,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_。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________和推动者。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教材101页探究与分享小宇家的事,探讨: 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活动二:用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教材P101下面探究与分享,中学生晓程如何应对不法侵害,探讨: 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

活动三:尊崇法律、信仰法律 学生阅读教材P102探究与分享宪法宣誓制度,探讨: 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活动四: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1.学生阅读教材P102下面探究与分享,“教育法、旅游法、环境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 2.学生反思:以上这些规定,我自觉遵守了吗?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
三、释疑解惑
洋洋利用课余时间有记随笔的习惯,下面摘录洋洋的部分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2、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3、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四、知识构建

依法办事的原因
学会依法办事
我们与法律同行 依法办事的要求

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
树立法律信仰的要求
树立法律信仰 道德对法律的作用
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
1、尊崇、遵守
2、(1)法律法规、法治方式、他人、集体(2)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二)、树立法律信仰
1、(1)践行者(2)信仰、功能。
2.、尊崇、新来、遵守、捍卫、法治精神
3、道德、尊法守法
4.、(1)依法办事、基本要求
(2参入者
合作探究
活动一: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活动二: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要用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该报复对方。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活动三、进行宪法宣誓,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树立法律信仰,维护宪法权威。
活动四、1、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信赖、遵守和捍卫法律。
2、提升道德水平,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形成。
三、释疑解惑
(1)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2)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应该:①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③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将形同虚设。”这说明法律的权威源自( )
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2. 泸州一农民工在外地打工时,不慎从高楼上摔下受伤,花了医疗费20余万元。在维权时,伤者找到其雇主却被推诿。伤者找到了泸州纳溪法律援助中心,该中心了解到伤者雇主属于非法层层转包,遂启动援助程序在当地法院直接起诉,最终让案件得到圆满解决,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 )
①农民工维权难
②要学会依法办事
③要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④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不必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小李喜欢钻研电脑,听说制造病毒的黑客都很聪明,他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技术实力。于是,他也学着利用病毒来攻击别人的邮箱和一些公司的网站,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说明( )
A.他是一位电脑高手,大有前途
B.他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我们要依法办事
C.邮箱或网站的安全性太差
D.小李的水平太差,还要加强
4.法治的意义就在于依法办事。下列符合依法办事要求的是( )
A.有人欺负我,我就欺负他
B.拆迁“钉子户”无理取闹
C.为增加收入,尽量少缴税
D.在商场购物时,遵守秩序
5.“38元大虾”让“好客山东”变成“宰客山东”。面对宰客现象,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这是因为( )
A.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B.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C.法律是道德建设的保障
D.道德更适用于小事情
6.某校在深化校园创建活动中,要求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下列同学们的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按照交通标识骑行自行车
②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
③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④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7.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考场严禁考生作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位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这是因为( )
A. 法律保障着人们的幸福生活
B. 良好的秩序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C. 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D. 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8.“国无法而不治,民无法而不立。”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的正确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 ( )
①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②遵守法律,捍卫法律尊严
③提高道德修养,法律至上
④遇到问题,随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问答题
材料一:一名快递员驾驶的三轮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剐蹭,出租车司机便辱骂并连续抽打快递员耳光。当地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对打人者处以拘留 10 天的处罚。
材料二:陕西咸阳一快递员剐蹭路边轿车,主动留下联系方式;
材料三:浙江乐清一儿童开门碰到相邻车辆,家长留纸条致歉。这两起“剐蹭”事件的当事人得到车主的谅解,受损车主均未要求赔偿。
(1)从道德角度看,三起“剐蹭”事件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结果说明了什么?
(2)从法律角度看,打人者的行为启示我们怎样依法办事?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凡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2018年3月17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有何意义?
(2)看到习近平主席宪法宣誓的新闻后,小明同学认为,让法律成为信仰是对领导的要求,与我们青少年无关。小明的认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角度谈谈如何才能让法治成为人们的信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 4.D 5.A 6.C 7.A 8.B
二、问答题
(1)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2)增强法治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1)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弘扬法治精神;有利于引导公民树立法律信仰,提高法律素质,在生活中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有利于为全社会尊重和遵守宪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2)不正确。理由: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②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3)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等等。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个人:増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等。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教材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信仰,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能力目标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侵权行为,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权意识,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教学方法
难点:法律给予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特殊的关爱与保护。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过程与组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图片导入新课
【自主探究】
观看图片《健身还是扰民?》
思考:从图片中中我们得到什么警示?
小结:
【合作分享】
通过观察、思考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总结出:现代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律信仰。
学会依法办事
【议一议】
1、在生活中,你收过假币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2、抓到小偷该不该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自由分享】
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原因是: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的尊崇和遵守。
怎样依法办事
【以案说法一】
陈某等人非常无聊,在网上发布谣言引发社会的恐慌,公安机关依法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陈某等人懊悔不已:“不知道在网上说几句话还违法了。
陈某等人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以案说法二】
中学生小宇在放学路上,被几名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小宇要钱,小宇说没钱。随后他们便开始搜小宇的口袋,掏出所有钱,往小宇的头上拍了一巴掌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
你认为小宇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上述分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以案说法三】
你闯过红灯吗?为什么?
【探究分享一】
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学法、尊法、守法。要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依法办事。法不可违,违反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探究分享二】
引导学生分析面对校园欺凌的做法。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探究分享三】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同时作为一名具有法律素养的公民,劝说别人也不能闯红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树立法律信仰
【合作探究】
你是有信仰的人吗?你觉得什么是信仰?
1、列举信仰法律的典故
2、讨论:完成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靠领导和国家强制力就可以了吗?
3、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
【合作探究】
播放习近平宪法宣誓视频,思考:
1、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对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2、宪法宣誓制度说明了什么?
【合作探究】
1、杜绝闯红灯等违法行为仅仅靠法律行吗?为什么?
2、你认为怎样才能让人们更好地遵守交通法的规定?
【社会调查】
人类迈入21世纪,青少年犯罪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从80年代末年形成的高峰延续至今。据统计,当前青少年犯罪成员已占全社会犯罪成员的70-80%。一些调查表明,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15、16、17、18岁是犯罪的高峰,约占犯罪青少年总人数的69.7%。而20至25岁,犯罪人数又逐渐下降。由此可见,13岁至20岁这个年龄段非常关键,如果引导不好,很可能酿成终生悲刷。
青少年犯罪多发,你有何感想与对策?
青少年能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些什么?
【探究分享】
学了法律,我们要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应有的功能。
【探究分享】
我们要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
【探究分享】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探究分享】
1、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归纳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
达标测评
【教后反思】
初中生生活经验不足,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往往缺乏法治意识,在处理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发自内心的信仰法律,尊崇法律。
四、【板书设计】

课件17张PPT。人教版道法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第二节我们与法律同行 思考:从图片中我们得到什么警示?1、在生活中,收了假币,你是怎么处理的?
2、抓到小偷该不该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学会依法办事 陈某等人非常无聊,在网上发布谣言引发社会的恐慌,公安机关依法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陈某等人懊悔不已:“不知道在网上说几句话还违法了。”陈某等人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陈某的经历给你什么启示? 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学法、尊法、守法。要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依法办事。法不可违,违反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小宇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中学生小宇在放学路上,被几名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小宇要钱,小宇说没钱。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接着,他们又威胁小宇:“到底有没有钱?快掏出来!”接着搜小宇的口袋,掏出所有的钱后拍了小宇一巴掌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忍气吞声助长不法分子的
嚣张气焰可能再次
受到侵害死打硬拼可能会造成身体受伤害、钱财也损失不能维权打击报复可能会伤害对方或
两败俱伤可能会造成新的
违法犯罪的发生先妥协,
事后报警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容易维权可以维权影响结果依法办事,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你闯过红灯吗?反思:作为一名具有法律素养的公民,如何劝说闯红灯时的你或他?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阅读教材P102,探讨:?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我们要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树立法律信仰杜绝闯红灯等违法行为仅仅靠法律行吗?为什么?法治时代,并不影响道德的重要性,道德提高,有益于增强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人类迈入21世纪,青少年犯罪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统计,当前青少年犯罪成员已占全社会犯罪成员的70-80%。调查表明,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15、16、17、18岁是犯罪的高峰,约占犯罪青少年总人数的69.7%。而20至25岁,犯罪人数又逐渐下降。由此可见,13岁至20岁这个年龄段非常关键,如果引导不好,很可能酿成终生悲刷。
1、青少年犯罪多发,你有何感想与对策?
2、青少年能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些什么?1、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课堂小结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律信仰 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怎样依法办事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树立法律信仰的具体要求道德在法治时代的作用青少年应该怎样树立法律信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