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勒索病毒,是一种新型电脑病毒,主要以邮件和恶链木马的形式进行传播。主要通过邮件附件、钓鱼邮件群发下载网址链接、用户在恶意站点下载病毒文件以及网页挂马后进行传播。该病毒性质恶劣、危害极大,一旦感染将给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这种病毒利用系统内部的加密处理,而且是一种不可逆的加密,必须拿到解密的密钥才有机会破解。勒索病毒的出现,使许多人出现了恐慌,你知道他们恐慌的原因都有哪些吗?勒索病毒这一网络大敌的出现,正是由于其制造者对网络非法利用造成的,从而警示我们要合理使用网络新知导入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节合理利用网络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媒介素养的要求;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掌握网络交往自我保护的知识。能力目标:提高媒介素养,提高正确使用网络的应用能力,培养网上自我保护的能力;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传播正能量,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具有对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在网络上,能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做对人对己有益的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抑恶扬善,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培养网络规则意识,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教学重点: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传播正能量,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在网络上,能自觉遵守网络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做对人对己有益的事情。教学难点: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下交往与网络交往;具有对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目标导学一:理性参加网络生活孩子回家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有了网络,上班路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奶奶和爸爸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奶奶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弊,否认了网络的利。相反,爸爸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利,忽视了网络的弊。思考:你是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的?运用你的经验①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②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等等。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运用你的经验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的、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相关链接吧你有没有遇到过右图中的问题?网络还给你带来哪些困扰?①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③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有过。我遇到的困扰有:没有时间陪爷爷奶奶;经常忘记和朋友的约定,被朋友责备;身体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下降等等。探究与分享网瘾又称为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网瘾患者无法控制上网时间,花费在网上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想减少或控制上网时间却做不到。关注网上的情况超过自己的现实生活,例如,头脑中一直浮现与网络有关的事,在生活中心不在焉,只有上网时才充满兴趣。一旦减少或停止上网,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结体验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知沮丧、空虚、易发牌气、坐立不安、心慌、燥热出汗、失眠等。相关链接1.注意信息出处: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是否权威。2.关注官方信息:及时关注官方信息,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3.对信息多方验证: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信息源进行多方验证。4.辨识信息内容: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5.向他人求助:对于无法辨识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求教。方法与技能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在贴吧里发布同学照片,泄露他人隐私的做法是不对的,这不仅违背道德,甚至触犯了法律,我们对这种现象应坚决予以抵制。如果你是小林,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为什么?不会。因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恶意攻击他人。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某中学的贴吧内,一个网名叫“天龙”的学生,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其中有的照片明显丑化小林。照片发布后,引发了一些嘲讽小林的跟帖。你怎么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探究与分享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如何做到“信息节食”?)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人的网络参与者。知识归纳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知识归纳如何做一名负责人的网络参与者?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相关链接目标导学二:传播网络正能量中秋节三天假期,明亮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一份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在摘抄关于中秋节的诗句时,他深深地体会到中华诗词文化的璀璨,为中华传统文化而由衷自豪。于是他突发了一个想法,人们在节日贺词中,都是复制粘贴现代语言,于是他引用诗句创作了几条祝贺中秋节的段子,并推荐给了同学,还得到了许多的赞。思考:明亮的做法给我们哪些启示?明亮利用网络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是传播正能量的行为。我们在网络生活中,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材料探究事例一:《滚蛋吧!肿瘤君》漫画——与癌症抗争,传递坚强与乐观。活动探究事例二:罗山浉河大桥事件发生后,起初被一些网友质疑是豆腐渣工程,后经调查发现,这个桥是80多年前抗日战争时建的,在那个年代,用木桩支撑已是最好的工艺,就是现在有些桥梁还在使用木桩支撑。后来,有关部门在网上回应网友质疑,解释了事件的真相。很快,先前指责大桥是“豆腐渣”“偷工减料”的拍砖声,被认同声取代,许多网友还形象地称之为“桥坚强”,呼吁政府保护文物。——引发相关部门注意,澄清事实。活动探究事例三:关于雾霾的歌《北京,北京》,我听了之后深受感动。歌里既有对政府尤其是对地方政府的批评,也有对社会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它呼吁全社会合作,一起来解决污染问题,提出我们作为一名公民在解决环境污染过程中应当做些什么。这表明网友并不是在简单地质疑政府,而是从更深的层面提出要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从我做起,这非常不容易。”——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关注社会。活动探究事例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冶里村,50多岁的贾海霞(打工时不慎弄瞎双眼)和好朋友贾文其(3岁就因触电失去了双臂)相互扶持,在15年的时间里植树上万棵,硬是把昔日荒凉的荒滩变成了一片丛林。他们每天做的事就是砍树枝,然后到河对岸的荒滩上种植。没有双臂的贾文其帮助双目失明的贾海霞爬上一棵大树,什么也看不见的贾海霞能站在大树上,精准地砍下树枝。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旗下的GBS工作室以此为题材制作的一则短片,在Facebook和Youtube等平台累计播放破百万,感动了无数人。网友AarthyBright说:“向二老致敬!你们是这世上真正的英雄!”从传播正能量的角度,说说以上四组事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要利用网络积极传播正能量,关注社会发展,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构建绿色网络空间。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知识归纳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课堂总结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与人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要想成为互联网的主人,就要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避免其消极影响(不沉溺网络,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制造或传播网络谣言,不结交坏朋友……),合理利用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板书设计合理利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1.2020年1月25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王某某、刘某、王某3人在网上编造、散布谣言,被重庆警方依法行政拘留。这告诉我们(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②法律禁止转发微信消息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④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D课堂练习2.当前,一些人通过网络买卖个人信息、诈骗、侵犯隐私、散布谣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不仅危害了国家信息安全,影响社会安定,也为公众带来巨大困扰,这些人也因此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这告诉我们()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网络具有消极作用,我们应拒绝使用网络③网络交往要恪守道德④上网时要遵守法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