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检测题(含答案和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检测题(含答案和解析)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比较与选择(共20分)
△单项选择(4小,每题2分,共8分。下列小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1.中学生晓丽在日记中写道:“我一天天长大,渐渐懂得了慈爱的爸爸。在家里,爸爸是我的学习机;在学校里,爸爸是学生的发动机:在社会里,爸爸是爱心的播种机。家里家外的操劳,写上他两鬓的白发。爸爸,我爱您!”由此可以看出(
)
A.一个人只有当爸爸以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B.关心孩子成长是爸爸对家庭的唯一责任
C.爸爸扮演了多重角色,承担了多种责任
D.在社会中,不同的角色承担相同的责任
2.如今,部分同学遇到不会做的题就直接上网搜索答案应付了事,手机应用软件——“解题神器”,使学生只要将作业题“扫”一下上传,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A.说明了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B抄袭答案是对学习不负责任的表现
C.课业负担过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D.网络和科技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
3.在里约奥运会上,除了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教练员、官员以及中国记者外,还有一群特殊的中国人,那就是来自中国的志愿者们。他们跨越地域和时差的距离,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用真诚的服务,为里约奥运会增添了一抹亮丽的中国色彩。下列对这些志愿者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为推动中国领导世界贡献力量
B.唯一目的是现场感受精彩赛事
C.志愿者既无私奉献又追求回报
D.说明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启动后,青年志愿者在全国多个火车站、机场、道路客运站、港口码头等场所上岗为旅客服务。这些青年志愿者的行为(
)
A.会消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
B是成年人该做的事,中学生只需要好好学习
C.是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倾力奉献社会的表现
D.最能考验公民的权利意识
△多项选择(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者: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项者得1.5分;若有三个正选项,每选一项得1分;若有四个正确选项,选三项者得2分,选一、二项者均得1分)
5.由郑州市文明办联合省会主流媒体举行的“大爱中原?暖冬行动”已经连续多年在冬至和大年三十为环卫工人、协管员、农民工等不能回家团圆的人群,送去热气腾腾的饺子,表达来自郑州的关怀。此举(
)
A.是关爱他人、热心公益、倾力奉献社会的具体表现
B有利于传递美好的情感,给人带来温吸和希望
C.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D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6.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界青年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其宗旨是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列能体现志愿者宗旨的是(
)
A.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B.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下列对关爱他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关爱他人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B.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会获得快乐
C.我们关爱他人,他人不会关爱我们,所以我们很吃亏
D.关爱他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8.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下列对关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关心自己莫管他人
B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C.关爱他人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收获幸福
D.关爱不分大小,要尽己所能,贵在有爱心
二、辨别与分析(10分)
9.“感动中国”人物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入厂以来,徐立平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由于常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表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针对他的事迹,下面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观察与思考(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0.“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黄大年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09年他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回到祖国。他,选择了母校吉林大学做全职教授,成为东北第一个引进的“千人”专家;他,没日没夜地工作,7年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在长春去世,享年58岁。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有关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黄大年的责任来自哪里?(2分)
(2)黄大年的事迹说明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是什么?(2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在承担责任中成长?(6分)
11.男孩,诚实、坦白、朴素、实在/热爱劳动,值得信赖/他从不耍赖,也不偷懒/不会让家长丢脸面/我们想要的男孩/诚实可靠,让你信赖/他孝敬老人,心地善良/爱护小孩,心情阳光/对待家人,体贴周到/兄弟姐妹,融洽相处/有了不妥,就改正错误/尽心尽力孝敬父母,这样的男孩是我们的依赖/寄托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治国安邦,民族兴旺/希望在这样的男孩身上
欣赏诗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诗歌中的男孩被期待扮演哪些角色,承担哪些责任?(2分)
(2)除此之外,你认为男孩还要扮演哪些角色,承担哪些责任?(两方面即可,4分)
(3)通过回答上述问题,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两方面即可,4分)
四、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2.某高中学生小韩,每天中午在学校食堂吃完饭,都会把自己的餐盘放回回收处,还会帮助食堂师傳把其他同学没放回的盘ー一整理好。这一小小的善举从小学开到现在他一直坚持着。受他的影响,餐后自觉收放餐具、不给别人留下麻烦和帮助他人的行为在校国蔚然成风。
你所在学校正在开展“关爱他人,从我做起”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说说关爱他人具有怎样的作用。(两方面即可,4分)
(2)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怎样关爱他人?(两方面即可,2分)
(3)为了让更多同学自觉关爱他人,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两方面即可,分)
13.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扶危济困、德行化人的传统,慈善的种子深深埋在中国人的基因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慈善公益队伍,我国的慈善事业得到了迅发展。但与此同时,慈善领域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挪用善款、骗捐诈捐、信息不透明等现象影响了事业的健康发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你校学生会、团委正在联合举办以“学习慈善法,迈入法治善时代"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谈谈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的意义。(两方面即可,4分)
(2)请你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出台的主要目的。(两方面即可,2分)
(3)为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发展,你有哪些好的建议?(两条即可,4分)
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结合学生的日记,考查对角色与责任的关系的理解。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场合,爸爸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承担了不同的责任,C项说法正确:A、B、D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2.B解析:本题结合社会热点,考自己对自己负的相关知识。题材料中的部分同学,通过“解题神器”索答案,不利于自己的学习,是对自己的学习不负任的表现,B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意不符,排除。
3.D解析:本题合里约奥运会考查对自觉承担责任、无私奉献的理解。题千材料中的中国志愿者们用真诚的服务,为里约运会贡献力量,说明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服务社会,D项说法正确;A项中的“领导世界”说法借误;B项中的“唯ー”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中的求回报”说法错误。
4.C解析:本题考查对服务和奉献社会的理解。青年志题者在火车站、机场等场所上岗为服务,是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社会任、倾力奉献社会的表现,C项合题意,入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虽然会消耗时间、精力,但是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A项理解片面;志愿服务不只是成年人该做的事,也是中学生应该做的事,B项观点错误;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5.ABCD解析:本题考查关他人、倾力奉献社会的知识。“大发中原?暖冬行动”为那些不能回家国圆的人群,送去热气的子,是关爱他人、热心公益的表现,有利于传美好的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国,传递社会正能量,维护社会的和稳定。A、B、C、D四项均正确,入选。
6.CD解析;本题考查对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理解。A项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排除B项说法错误,应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C、D两项都体现了奉精神,符合题意。
7.ABD解析:本题考查对关爱他人的认识和理解。关发他人会收获幸福和快乐;关爱他人的人往往会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关爱他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
人际氛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A、B、D三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关爱是相互的,我们关爱他人,他人也会关爱我们,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关和待自己,C项说法错误。
8.BCD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关爱就是关心爱护,既要关心护自己,也要关心护他人,A项说法错误;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不分大小,要尽己所能、真诚、有爱心,B、C、D三项说法均正确且合题意
9.①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2分)
②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我们既然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2分)③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费许等。(3分)①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3分)
解析:本题结合“感动中国”人物徐立平的事迹考查对承担責任的认识以及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点“担责要付代价”回答承担任要付出代价的知识。第二点“选择承担我做主”回答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的相关知识。第三点承担责任增才”回答承担责任获得的回报即可。第四点“尽职尽作貢献”回答我们青少年自觉承担任的做法即可,本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公共与素养,增强责任意识。
10.(1)(2分)黄大年的责任来自职业要求、道德规范等
(2)(2分)集中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服务和奉献社会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3)(6分)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其次是对他人、国家和社会负责。我们要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解析:本结合“感动中国”人物黄大年的事迹,考查社会任感的集中表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的相关知识。第(1)问,结合材料并依据教材中任的来源回答即可。第(2)问,属于教材识记知识点,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教材知识以及自身实际从对自己、对他人等角度作答即可
11.(1)(2分)作为儿子,他应承担孝做父母的责任;作为晚程,他应承担孝敬老人的责任;作为家庭成员,他应承担对家人体贴关怀的责任;作为社会成员,他应承担关爱他人的责任;等等
(2)(4分)在学校,他扮演的角色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需要承担完成义务教育、尊重老师、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责任:在景点,他扮演的角色是游客,承担爱护景点内的花草树木、注意保持环境清洁的责任;在马路上,他演的角色是行人,承担遵守交通规则的责任;等等
(3)(4分)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这样才能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
解析:本题考查角色与责任的关系、自觉承担任等知识。第(1)问,可以结合诗歌中对男孩的期待回答,“孝老人”“爱护小孩”“孝放父母”“治国安邦”等。第(2)问,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从学校、景点、马路等不同角度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
12.(1)(4分)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吸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2)(2分)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3)(4分)广大媒体要多报道关爱他人,充满正能量的新闻国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保护参与人的相关权益;学校或者班级成立互帮互助活动小组,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力所能及地关爱他人。
解析:本题结合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考查对关爱他人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旨在引导学生养成公共参与意识。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关爱他人的作用即可。第(2)问回答关爱他人的要求即可。第(3)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能够引导更多同学自觉关爱他人的建议均可。
13.(1)(4分)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扶危济困,帮助面临困境的人渡过难关;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2)(2分)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保护慈善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等。
(3)(4分)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执法部门严惩慈善领域的不法行为;新闻媒体做好慈善事业的與论宣传和监督工作;全社会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每个人自觉行动起来,从小的善行做起;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对积极奉献社会的理解。第(1)问,参与善活动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回答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可以从无私奉献、提升生命价值、帮功他人、传递社会正能量等角度回答。第(2)问,可以从弘扬慈善文化、保护总善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等角度回答。第(3)问,要注意从国家、有关部门、媒体、社会、公民等多角度回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