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37张PPT+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件(37张PPT+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其中,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则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
自由平等的真谛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自由对个人的社会价值
为什么说自由是有限制的
自由的含义及在法律上的体现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平等的地位及其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地位和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
无法治不自由
1
运用你的经验:P98
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
小蕊
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大海
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
阿梅
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
?
?
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自由是珍贵的,也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能产生混乱。
一、无法治不自由
1.向往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渴望摆脱不合理的束缚和限制,自由地施展才能;渴望不受他人的奴役和支配,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回想疫情期间在家的你
疫情解除后···
开心的跳起来
社会充满活力生机
阅读网友们在家隔离的真情实感,据此谈谈自由的重要性。
我都快两个月没出门了,我想自由自在地出门逛街,吃饭,看电影。
好久没有呼吸外面的空气了,啊……我真想要自由啊!
这个假期很长也很荒废,我希望能早点复工,工作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有用武之地。
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辛苦了,希望你们能脱下防护服,挣脱“束缚”。大家一起加油。
2、自由的意义。
自由的意义


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个人层面)
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社会层面)
【提示】
1)风筝挣脱了线的束缚,失去了线的保护,自然“无力回天”
2)因为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
2)如何理解自由应当受到必要的限制?
探究与分享:P99(一)
火车有轨道的限制
学生有校纪校规的限制
车辆有红绿灯的限制
3.为什么说自由要受必要的限制?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要求:(1)小组讨论并进行分享
(2)其他小组点评、补充
3、自由的含义及其在法律上的体现
(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
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2)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思考1.该网民有没有言论自由权?
2.为什么被刑拘?
《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五条
集会、游行、示威应当和平地进行,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和爆炸物,不得使用暴力或者煽动使用暴力。
《宪法》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阅读法律规定·思考法治和自由的关系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5.自由和法治关系
关系: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一句话:法治规范保障自由,享自由须守法治底线。
二 法眼看平等
看图片·同等情况中找平等
城乡同票同权
同工同酬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权利上的平等)
教育公平
城乡平等
看图片·特殊情况中发现平等
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条件上的平等)。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
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给生命让路
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生活补贴,保障其受教育权
1、平等的地位及其在法律意义上的含义
(1)地位: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2)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
  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人皆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逆转的权利
1776美国独立宣言
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
1789法国人权宣言
从第136册起连载斯宾塞尔《自由篇》
1900中国万国公报
马君武将严复的《群己权界论》翻译定名《自由原理》出版
1903中国自由原理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1948世界人权宣言
自由平等被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中国十八大
人类追寻自由平等的足迹
从人类追寻自由平等的足迹中,思考平等的重要性是什么?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这样强调的意义是什么?
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的意义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社会主义法治
的基本原则之一
2、平等有什么重要意义?
(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平等的含义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圆桌会议指围绕圆桌举行的会议,圆桌并没有主席位置,亦没有随从位置,人人平等。
圆桌会议是指一种平等、对话的协商会议形式。是一个与会者围圆桌而坐的会议。在举行国际或国内政治谈判时,为避免席次争执、表示参加各方地位平等起见,参加各方围圆桌而坐,或用方桌但仍摆成圆形。
材料分析
材料一: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980名。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14.7%,各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妇女代表742名,占24.90%。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占15.70%。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33.93%

材料二:根据统计快报,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14亿元,比上年增长5.65%。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891亿元,比上年增长7.10%,出台相关政策使公民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某酒店门口,一辆奥迪Q5停在路边,影响交通,交警按照执法程序正开具罚单,一名中年妇女从旁边的酒店冲出来,将一沓钱甩到交警眼前:“把这个钱拿回去给你们大队长,我很忙,以后我的车就不要贴了!”交警后来得知,这名中年妇女正是黄市长的夫人,“大名鼎鼎”的于改香。
副市长夫人不用贴罚单?
你认为副市长夫人要贴罚单吗?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观点。
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当共产党的官,当人民的公仆,拿着国家资源去搞行贿受贿、去搞权钱交易,这个账总是要算的。”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内容
自由平等的真谛
无法治不自由
自由的意义
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自由法律之内的自由
法眼看平等
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含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本课知识训练
1.(2021?简阳市
模拟)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也有哲人说过,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到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海。这对你的启示是(  )
①无所畏惧,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②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受自由
③自由不受限制,可以任意行使
④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自由是法治之内的自由,无法治不自由。启示我们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享受自由,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②④正确;①错误,无所畏惧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③错误,自由是受限制的,不可以任意行使。故选D。
D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2.(2021?简阳市
模拟)公园里的向日葵被抠成“小怪脸”、遛狗不牵绳,不履行“铲屎官”职责……此类不文明行为不断涌现,且有一个共同点:当事人都认为是自己的“自由”。我们应该劝告这些人(  )
A.自由与社会规则是相互冲突的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捍卫自由,积极改进社会规则
D.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是有限制的,我们要遵守规则,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D正确,符合题意;A错误,自由和规则不可分,二者不是相互冲突的;BC本身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故选D。
D
3.2021年1月17日,大庆市公安机关发现,网民刘某为了能够引起大家关注,将自己呈阴性的核酸检测结果,修改为阳性后上传到网上,获大量网民转发。经核实,当地并未检测出阳性病例,网上所传图片为虚假信息。网民刘某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对刘某处以行政拘留7日的行政处罚。对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自由标定了法治的界限
B.网民刘某不能行使言论自由
C.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D.自由就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
【解析】自由的实现不能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C符合题意;A错误,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B错误,网民刘某可以依法行使言论自由;D错误,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故选C。
C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4.小杨在与亲友聚餐时拒绝使用公筷,当表哥劝说他时,他说:“亲友之间不用公筷不要紧,再说用不用公筷是我的自由,你就别管了!”小杨的言行说明他没有认识到(  )
①餐桌健康无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
②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
③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
④应当选择性地遵守规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题干中小杨的言行说明缺乏规则意识,没有认识到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缺乏生命安全意识,没有认识到餐桌健康无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①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过于绝对不遵守规则不一定违法;④说法错误,遵守规则不能有选择性。故选C。
C
5.(2021?河北区模拟)李克强总理曾说过:“我并不想把‘总理’和‘农民’这两个岗位做贵贱之分。”这是因为(  )
A.每一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B.只要这样做,就能在领导人中树立威信
C.每个人在经济上和生活条件上是相同的
D.大家在一起的唯一目的是把经济搞好
【解析】题干中总理的话告诉我们,人们之间存在职业、生活等方而的差别,但都有价值和尊严,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A符合题意;B错误,“只要......就”的说法绝对;C错误,与实际不符;D错误,“唯一目的”说法绝对。故选A。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