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2张PPT。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第2课时 凝聚法治共识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打交道。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情景导入交通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 民政部门林业管理部门 交通指挥安全检查环境监察上述图片的实施主体是谁?说明了政府的作用是什么? 管理社会生活 提供公共服务1.政府的作用:①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管理社会生活);②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一、法治政府 2. 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p51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政府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探究与分享 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p513.什么是法治政府? 就此,李克强明确提出三点要求:第一,群众办事时,对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事项,不允许向群众索要证明;第二,对确需在法律法规规定外提交的证明,要由索要单位列出“正面清单”,并经司法行政部门核准;第三,“正面清单”之外一律不得再新增证明。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要怎么做?政府要依法行政。奇葩证明4.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P525.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仔细阅读教材第52页内容,思考:什么是依法行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原则必须为法无禁止皆可为相关链接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1)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主要的要求是使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对于政府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工作,如城市建设、道路规划、医疗保健措施、事务处理等分类进行公开,并对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如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网络等进行查询、监督。6. 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如何做到依法行政?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 ---习近平感悟:这些话对我们建设法治政府有何启示?(2)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P536. 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如何做到依法行政?(3)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推动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创新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便于公民参与和监督的新形式。6. 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如何做到依法行政?(3)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P52归纳小结:(1)政府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2)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依法行政6. 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如何做到依法行政?(重点) (1)有利于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 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3)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 (4) 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 (5) 有利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7.政府依法行政意义/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重点)对公民的意义(1)(3) 对政府的意义(2)(4)(5)二、厉行法治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材料呈现:1.为什么要厉行法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P53仔细阅读教材第53页内容,结合“相关链接”,思考:厉行法治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1) 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2)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3)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4) 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2.如何建设法治社会?(厉行法治的要求)归纳总结(1)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P53(2)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P54(3)弘扬法治精神.P54(4)强化规则意识.P54(5)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P54厉行法治对公民的要求?/公民可以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做些什么?(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3)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建设法治中国,只需要发挥法治的作用。(×)思考习近平同志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法治与德治就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需要法治和德治两手抓。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2)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3)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4)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3.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建设法治中国如何做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重点)总结: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政府的作用、政府的宗旨2.建设法治政府对政府的要求是?3.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如何做到依法行政?4.依法行政的意义5.为什么要厉行法治?6.厉行法治的要求?7.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如何做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仔细阅读教材第56页内容“拓展空间”,开展校园法治文化宣传活动,设计一些与法治主题的相关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拓展空间1.2018年4月18日,贵州省政府印发《贵州省2018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今年将多措并举建设法治政府。对法治政府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②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③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 ④政府的工作是为人民谋利益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D2.2018年3月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谈到严肃查办腐败犯罪时表示,检察机关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反腐败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坚持“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加快法治中国建设,须维护和强化司法权威 B.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立法先行C.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D.表明反腐败离不开民众的监督A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依法办事。这说明政府及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做到( )①行使行政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 ②行使行政权力可以按本行政机关的约定办事 ③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④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B4、我国政府依法行政,金面推进务公开,这有利于( )①打造阳光政府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③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①构建杜会主义和谐杜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④ D.①②③④D5、继中央部分单位和部门公开“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账单后,地方政府也已开始公开“三公经费”。“三公经费”不仅要“晒”更要“筛”,用科学的标准筛掉不该支出项目和费用,公开“三公经费”( )①有利于树立洁、高效的政府形象②有利于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③有利于接受群众的有就监督,提高办事效率④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民主进程,是建设社会主法治国家的要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 ②④ D.①②③④A6、针对一些机关政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安徽卫视公共频道新闻第一线推出“热线1+1《探窗口》”栏目。记者们用镜头记录所采访单位实际情况,向公众展示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并给予评分。这一行动 ( )①有利于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②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③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务水平④表明人民有权直接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A.①② ④ B.①③④ C.②③ ④ D. ①②③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