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凝聚法治共识》堂堂清(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凝聚法治共识》堂堂清(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4.2
《凝聚法治共识》堂堂清
一、选择题
仔细阅读图片,据此回答1~2题
1.对上述图片中的国家机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①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②上述机关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③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④我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上述国家机关的宗旨是(
)
A.为人民服务
B.对人民负责
C.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D.全面依法治国
3.2019年12月12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动员培训会,部署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督促推动各地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法治政府就是(
)
A.拥有立法权的政府,每一项立法都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B.拥有执法权的政府,确保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C.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D.依法成立的政府,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4.建立并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
①是推行政务公开的表现,有助于促进依法行政
②表明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执法权③有利于杜绝行政权力的滥用
④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具体体现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山东省检察机关围绕三年为期工作目标,严格按照省委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要求,始终保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大攻势。2019年,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黑涉恶犯罪649件1456人,提起公诉628件4402人。山东省始终保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大攻势是因为(
)
①黑恶势力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
②厉行法治必须科学立法
③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④严厉打击山东省一切黑恶势力成果斐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6.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这就需要(
)
①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②企业依法经营
③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④司法机关科学立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色。这就要求我们(
)
①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先加强道德建设,道德水平提高了,法律意识自然就会提高
④加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必要时相互代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8.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创新方式方法,持续强力推进,管理服务、营商环境、城市形象全面提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必须(
)
①依法行政
②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③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④提高政府公信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2019年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指出,以保障猪肉基本自给为目标······推动构建生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布局合理、产销协调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更好满足居民猪肉消费需求。这表明(
)
①日常生活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的管理
③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④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已经圆满完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右面漫画《遏制》给我们的警示是(
)
A.公民应接受政府的领导,无条件配合政府的拆迁行为
B.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
C.对违规建筑强拆是违法行为
D.只要符合公共利益,政府行为无须在意公民的个人利益
11.2019年10月7日,杭州上城区某小区门口,一名男子酒后折断小区大门悬挂国旗的旗杆,并对国旗进行踩踏。据警方通报,该男子因涉嫌侮辱国旗罪已被刑拘。此案件警示我们(
)
①厉行法治必须推进科学立法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
③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强化规则意识
④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模式粗放,推进垃圾分类迟缓,增加了处理量和难度,造成每年数百亿元的损失。垃圾分类推进迟缓,缘于“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靠自发无惩戒”。针对“靠自发无惩戒”,应当(
)
A.加强科学管理,推动习惯养成
B.继续扩大垃圾分类试点的范围
C.以道德来引领,用法治来约束
D.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
二、非选择题
13.回眸70年,当政府行使职能有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当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自觉选择,法治的引领和规范正在不断提高着政府的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人民群众也在逐渐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福祉。如今,政府公开的事项越来越多,老百姓参与政府决策越来越普遍,“最多跑一次”的办证窗口越来越便捷······这些正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一个个缩影,它们淋漓尽致地体现着“人民权力人民用”“赋予权力为人民”。
(1)上述材料反映了法治政府行使权力奉行哪一基本准则?上述材料中画线部分体现了政府和人民怎样的关系?
(2)根据材料,请你对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出自己的建议。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主题探究活动中搜集的法治新闻。
新闻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新闻发言人2019年8月21日在北京介绍,2019年上半年,共有15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1件次。
新闻二: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开通“三务”(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网络平台,推进基层“三务”公开,预防和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
新闻三:2020年2月24日,司法部印发了《关于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对各类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伤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扰乱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等违法行为,要组织推动本级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惩处,该严的要严、该重的要重、该快的要快,涉嫌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请运用“民主与法治”方面的相关知识,简析上述新闻。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参与法治社会的建设?结合自身实际,简要列举两条具体可行的做法。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A
6.A
7.B
8.C
9.B
10.B
11.D
12.C
13(1)依法行政。政府为人民服务,人民监督政府。
(2)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14(1)①新闻一体现了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有利于保障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监督权;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②新闻二中松山区基层“三务”公开、预防和整治腐败,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表明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体现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有利于公民的民主参与,促进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③新闻三体现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总之,以上新闻体现了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同时也要求实行善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中学生参与法治社会建设应该:①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②增强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依法规范自身言行,积极举报违法犯罪行为,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