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课建设法治国家同步练习题选择题1、“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商鞅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法令得不到执行,关键是上层有人犯法。这告诉我们( )A.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B.厉行法治主要是对国家机关的要求C.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D.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必遵守法律制度2.政府公开的事项越来越多,老百姓参与政府决策越来越普遍,“最多跑一次”的办证窗口越来越便捷……政府信息公开、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主要体现了()A.重视安全,政府职能日益多样B.转变职能,政府性质逐渐改变C.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社会管理D.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3.截至3月底,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各类制售假劣涉疫情防护物资案件1095起,捣毁犯罪窝点830个,查扣涉案口罩4840万只及一批医用酒精、消毒液等物资,消除了一批公共卫生安全隐患,有力服务了疫情防控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局。上述材料说明了()①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②法治要求善治,善治能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③我国加强法治建设,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④政府严格执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在2020年底前,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各级政务服务机构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综合性评价。此举有利于( )①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改进工作③扩大公民对政务机构的建议权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近年来,我国通过宪法修正案,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是因为()①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正,最根本的要靠法治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③推进法治建设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根据条例,中国公民有权依法获知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外的政府信息。政府公开信息是( )A.各级政府机关的权利B.政府转变职能的条件C.政府简政放权的表现D.政府依法行政的体现7.在治理的模式下,政府依法行政行使公权力,但需要运用协商和沟通机制,充分反映协商民主的精髓,尊重民意、听取民愿、吸纳公众的广泛参与。这说明法治要求(??)A.实行善治B.实行良法之治C.实行全民治理D.实行管理8.“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奉行法治已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①实行良法之治②建立单一的法律体系③实行善治④建立在个人专制和独裁的基础上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9.“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启示我们,厉行法治要()①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养法治精神②加强立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严格执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④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全国扫黑除悉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19年9月25日,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2367个,打掉涉恶犯罪团伙29571个;34972名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并移送司法机关5500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①有利于切实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②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有效举措③能彻底消除黑恶势力和腐败现象???④阻碍了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的讲话指出,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因为法治是( )①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证 ②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障 ③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解决我国所有矛盾和问题的关键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浙江省普法办在省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浙江省公民普遍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81.5%的受访者选择“愿意”或“比较愿意”监督政府执法。下列有助于公民“监督政府执法”的措施是( )①某县政府职能部门轮流接受电视问政 ②某县审计部门加大对“三公经费”的审计监督力度③某市信访部门依托互联网建设网上信访平台④某市政府职能部门集体“设摊”接受人大代表问询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非选择题13、材料: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哪一基本方略?(2)实施这一方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什么?14、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改后的《条例》2020年5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了单位和个人的主体责任和相关罚责,如,区政府可采取设立固定桶站、定时定点收运等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党政机关不使用一次性杯具;鼓励快递企业回收快件包装材料;餐饮、旅馆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处5000元以上罚款;把握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个人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多次违规或将被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如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的,则不予行政处罚;垃圾混装混运也将被处罚。(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开展《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调研活动的意义。(2)结合材料说明北京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如何坚持厉行法治?答案1-5CDBCB6-10DADBA11-12AB13、(1)依法治国(2)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可法、全民守法。(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4、(1)人大代表调研听取民众意见和要求,实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和实现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条例》修订调研活动符合良法善治的法治要求,使立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2)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调研过程体现科学立法。相关规定要求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党政机关要带头作尊法守法榜样,以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