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34分)
1、习近平主席在亚洲博鳌论坛上强调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同亚洲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这表明( )
①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②坚持改革是我国长期不变的一项基本国策 
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④中国是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近年来,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信守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主要表明( )
A.我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引领者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C.我国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D.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靠中国
3、近年来,中国电视剧走出国门的步伐越来越快,形成了一股涌动的国剧“华流”。这
一现象( )
A.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B.说明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
C.表明了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D.体现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4、“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
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应该(  )
A.不能排斥,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全盘吸收
B.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C.中华文明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D.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5、习近平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上指出:要坚持公正合理、互商互谅、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共同破解治理、信任、和平、发展这四项赤字。这说明(  )
A.全球治理离不开中国,中国在国际舞台中发挥着领导者作用
B.中国是超级强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C.我国积极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D.各国要共同推动构建以“本国利益”为内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是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对世界未来的描绘。由此,我国同世界各国交往要坚持( )
A.将本国利益最大化 B.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C.只维护本国公民利益 D.大量引进外国科技
7、英国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期,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抓住了第
二次工业革命的战略机遇期,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美国又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期,使其继续保持世界霸主地位;日本抓住了美国侵越战争需要大量订货的机遇,使其面临崩溃的经济起死回生,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上述材料说明( )
A.科学技术的发展被发达国家所控制
B.科技革命给各国带来的只有机遇,没有挑战
C.能否抓住战略机遇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
D.科技革命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8、博鳌亚洲论坛2020年年会,在其官网上发布声明称,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博鳌亚洲论坛坚定支持各国政府和人民抗击疫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声音嘹亮全球;南海海上阅兵,彰显中国力量。中国声音、中国力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对此,你的理解是( )
①世界的发展只能靠中国  ②要树立“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 
③表明我国面临的挑战远大于机遇 ④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9、放眼世界,我们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表现在( )
①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②我国经济、科技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③如果不能抓住机遇,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将拉大 
④发达国家凭借经济实力占据了有利地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近年来,西方很多主流媒体对我国的发展大加赞赏,认为中国的发展给全世界带来
巨大好处。如美国《时代》周刊载文:中国赢了,世界也就赢了。由此可见( )
①中国的发展秉持合作共赢开放战略惠及了世界 
②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③中国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中国已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1、近两年,特朗普政府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持续高温。对此,我国表示:“中方不愿
意打‘贸易战’,但我们也不怕打‘贸易战’,如果有人坚持要打‘贸易战’,我们奉陪到底”。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美方的行为违背了平等竞争的原则,不利中美双方发展 
②美方应与中方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在竞争中合作,努力实现“双赢” 
③中国要积极维护自身的利益,维护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 
④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在发展中面临严峻的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向世人展现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中国方案,贡献了人类与自然共生共羸的中国智慧。这体现了(  )
①用中国方案来解决所有全球性问题 ②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不懈追求
③积极应对世界环境问题的中国担当 ④携手合作建设美丽家园的人类共同梦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19年国庆节前夕,中国多个驻外使领馆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应邀出席招待会的外国嘉宾高度评价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这些成就有(  )
①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③我国已经成为第一大工业国
④我国已经成为第二大货物贸易国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去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两天会议结满累累硕果,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你对我国承办这一高峰论坛的认识是(  )
①以中国发展为引擎,带动区域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②对外开放仍然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③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
④在“一带一路”参与国中,中国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海关总署2020年7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2%,其中,出口增长3.7%,进口增长11.6%.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申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进口的扩大,包括产业链的提升,有助于整个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增长。材料表明(  )
A.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上所有国家
B.中国为所有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
C.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D.中国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只是为了赢得拥护
16.李克强总理曾在答记者问时说:“在许多国际事务上,要说中国搭便车,这么大的块头搭谁的便车?中国是和大家一起推车!”这说明中国(  )
①是一个重合作、负责任的国家 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③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④是全球治理变革中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7.李克强总理在《2020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99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6%左右。材料表明(  )
①我国已经由发展中国家变为发达国家 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格局中的主导力量
③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④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每小题6分,共12分)
18、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 设,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落实2030年议程开辟新空间。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此次亚非之行中的高频词。自2013年提出以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一带一路”倡议应者云集,从理念化为行动,从愿景变为现实,释放出双边、多边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造福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为人类社会发展擘画出一条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中国应怎样与世界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共赢、共谋发展?(2分)
(2)请谈谈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4分)
19. 材料一:“中国是全球增长的基石、世界稳定的来源”,美国彭博新闻社称,到世界
走一遭,你会发现:中国在崛起,而西方在对付着过。
材料二:上合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说,中国首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超越民族国
家意识形态的“全球观”,是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核心。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也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称为“中国在21世纪的伟大国际担当”。
(1)“中国是全球增长的基石、世界稳定的来源”,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这句话。(2分)
(2)上合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的话体现了中国怎样的国际影响力?(4分)
三、概括与评析(结合以下时事材料,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评论。12分)
20.600多年前,中国的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的船队7次远航大平洋和西印度洋,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占领一寸土地,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留下的是同沿途人民友好交位和文明传播的佳话。
2019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四次出访,“一周一访”节奏,创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史上的新纪录。用国务委员王毅的话说,这四次重要外交活动紧密街接,协调推进,实现了中国国际影响的再提升、外交总体布局的再完善、战略运筹空间的再拓展。
70年风而兼程,70年波潮壮阔。从倡导“求同存异”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和“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命运共同体”,这些洋溢着中国文化和思想魅力的理念主张,对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目。(3分)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每个角度3分,共9分)
21、探究与实践(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12分)
围绕“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李瑶同学从网上搜索到下列信息,让我们共同探究分享。
【世界的声音】2019年8月3日,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对中国进行访问时表示,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在投资与贸易领域寻求更多与中国的合作机会,并介绍巴西的私有化项目,包括港口、机场、铁路以及农业项目。
(1)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中国的数字】2019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累计实现非金融投资34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中国企业共实施完成跨境并购项目161起,实际交易总额169.5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92.2亿美元。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中国的名片】华为是一家100%的中国人的公司。全球有100多个国家使用华为设备,它服务于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它支撑着20多亿人打电话、上网、发短信。而且在5G市场,华为已经超越美国的企业,拥有自主生产的芯片和核心部件。华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进入世界百强的民营企业,已成为全球的中国名片。
(3)华为成为全球的中国名片说明了什么? (4分)
【中国声音】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合作新举措掷地有声,如未来三年,中方愿为各方培训2000名执法人员;将在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框架内设立3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专项贷款;愿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为各方提供气象服务等。
(4)你从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的中国声音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4分)
第二单元检测卷答案
一、选择题
1B 2 C 3A 4D 5C 6B 7C 8D 9C 10A 11B 12D 13D
14A 15C 16A 17D
二、问答题
18. (1)①充分考虑相关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际利益,互信互利,取长补短。
②寻求共同增长点,努力探索与建立新型发展合作机制。(每点1分,共2分)
(2)①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②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每点2分,共4分)
19. (1)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4分)
(2)①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②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③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每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
20. (1)答:《坚持和平交往,与世界共发展》
《友好往来,共同发展》(3分)
(2)例答:①从我国的国际地位的角度: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②从开放互动的世界的角度: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
③从中国担当的角度: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
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④从中华文明的角度: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8分)
⑤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每一角度3分,满9分为止,重复的角度不计分)
21(1)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2分)
(2)当前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我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2分)
(3)①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我国在某些领域的科技成就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③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每点2分,共4分)
(4)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危机与难题,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③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每点2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