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课件
01
新知导入
03
合作探究
02
新知解读
04
拓展练习
COMPANY
新知导入
第一章
“分析国际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刻阐释如何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指明了航向。
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在过去,我们经历并战胜了诸多重大挑战,获得发展;在未来,我们仍然会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4.1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想一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
明确中国仍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3.
面对成绩,树立忧患意识,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
新知解读
第二章
一、新的发展契机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入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一万6千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上面材料说明了什么?
今天的中国,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合作探究
第三章
请结合图表,分析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人口素质提高(人才)
专利数量提升(技术)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基础设施)
具有充裕的资金(资金)
“中国制造”
“中国智造”


探究与分享
领先的基础设施
截至2019年底的排名中,前100名中只有18座桥不是中国制造,且前十名中,中国占了8座。
(1)截至2017年底,中国铁路里程达12.7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2)中国高铁总运营里程是2.5万公里,占世界总运营里程60%以上。
(3)中国高速公路已超过12万公里,总里程居世界首位。
我国面临哪些发展契机?
(1)国内:
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有了良好基础。
习近平2019年首次出访:欧洲之行
2019年3月21日至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意大利、摩纳哥、法国进行国事访问,由此开启2019年的首次出访行程。习近平主席此次欧洲之行是我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今年首次出访,对中意、中摩、中法关系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中欧之间的合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我国面临哪些发展契机?
(2)国际: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参与的联合国以外的其他国际组织
多个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一带一路
合作共赢
2019年10月底,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发达国家公司、金融机构与我国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北京。
截至2019年7月13日,亚投行有100个成员国。
我国面临哪些发展契机?
(3)国际合作: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当前我国面临哪些发展契机?
国内契机:
①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有了良好基础。
国际契机:
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①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
②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
上天赐与的东西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不行动,反而会遭受灾祸。
面临发展机遇,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请试着说说数据的趋势有什么特点?从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全球经济危机
2018
6.6
增速放缓
趋于平稳
高速增长
2004-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二、新风险
新挑战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
我国面临着哪些风险与挑战?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
城乡发展
不平衡、不协调
(1)国内:
①几十年来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逐渐暴露出来。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在增加人们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
“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1)国内:
②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迫使“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思考:“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需要哪些条件的支撑?
提示:资金、人才、技术、先进的管理、创新等。
材料:2001年,格力向日本企业购买技术时遭到拒绝。从这一年开始,格力通过自主创新,花了两年时间,就把日本企业花了16年时间才研究出来的技术研制成功。2010年初,格力用“掌握核心科技”取代沿用了十几年的“好空调格力造”,宣告格力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2012年,格力使用的注塑机械手都是从日本进口,一台注塑机械手要花25万元,出于生产线升级改造的需要,格力请求对方开放一个接口,日本企业提出每开放一个接口要加收2万元的接口费。几个月后,格力自主研制的注塑机械手下线,日本的注塑机械手随即将售价从25万元降到了18万元。
中国制造如何转型升级?
创新是根本的出路。
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实体经济是赢得主动的根基
人才选拔要有全球视野
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多家中资企业的工地和营地遭到袭击、抢劫,一些大型承包项目受到了影响。
局部地区持续动荡
2015年,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公司三位高管在马里遭遇恐怖袭击,不幸遇难。
2018年5月21日,马来西亚新一届总理马哈蒂尔宣布取消与中国合作的东海岸铁路以及2个天然气管道项目。
政府更迭导致的政策法规变化
恐怖主义持续蔓延
(2)国际:
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的海外投资带来不少困难和风险。
当前我国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
国内:
①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②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迫使“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智能化)
国际:
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了各种挑战,中国的海外投资带来不少困难和风险。
面对上述材料应该如何应对?
材料: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在前往蒙大拿州参加集会的途中,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将在美国东部时间周五凌晨12点01分(北京时间周五13:01)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他说,预计号外160亿美元进口商品关税将在两周内生效。
中国曾表示,“不会先于美国实施加征关税措施”,但其海关总署周四明确表示,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后,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将立即生效。
面对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因该怎么做?
认清形势:①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面对机遇:②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面对挑战:③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拓展练习
第四章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新的发展与契机
几十年发展积累奠定良好基础
和平共赢国际潮流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新风险新挑战
课堂小结
经济下行压力和困难
劳动成本上升外资撤退
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抓住机遇,顺势而行,迎接挑战
1.
在经济全球化面临前进还是后退,开放还是封闭的重大快择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明确宣示:“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下列属于我国新的发展契机的是(

①中国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营、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了良好的积累
②我国已经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彻底转型
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④许多国家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让中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A
课堂训练
2.
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加。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应对全球化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截至2018年1月,中国同八十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协议,创造了近二十万个就业岗位;累计派出近4万人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这说明了
(
)
A.中国是一个爱和平、负责任的现代化强国
B.中国已成功取得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权
C.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已经发生了逆转
D.中国面对全球化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D
3.
2018年4月23日,习近平主席集体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外方代表团长时指出,中方愿同各成员国一道,政治上继续相互支持,贡献“上和智慧”和“上和方案”。这表明(

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②许多国家愿意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
③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
④只有中国能引领世界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C
4.
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历史性交汇期”指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要产生同频共振,我们要(

①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②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
③增强信心,坚守现状
④戒骄戒躁,具有忧患意识,放弃变革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B
拓展练习
第四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