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复习(共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复习(共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人教版
政治
(高中)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复习课



文化与社会
知识内容索引
1、文化的内涵、特点、形式
2、文化的社会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
4、文化与综合国力
核心突破
理解
特点
角度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如自然界的山水。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是一种精神现象
从文化的实质来看
核心突破
文化的特点
理解
特点
角度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从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来看
①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是一种文化素养
从文化与个体的关系来看
核心突破
特点
侧重点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是非自然的
文化是一种素养
侧重于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文化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针对的是文化的存在和传播
核心突破
点拨:文化三个特点的辨别方法
点拨:三个“离不开”,四个“不是……而是”把握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1)三个“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离不开实践活动,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要通过物质载体体现出来。
(2)四个“不是....而是....”:文化不是人类的全部活动及其产品,而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文化的实质不是物质现象,而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不是仅指向意识形态范畴,而是包括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两部分。
核心突破
3、文化的形式
4、文化的实质和作用
注意:全面理解文化的实质与社会作用
(1)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从实质上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必须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转化为物质力量,不能把文化直接看作一种物质力量。
(2)从范围上看,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文化的作用。宏观角度主要是指对国家的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等的作用,微观角度主要是指对个人的作用。
(3)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从性质上看,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优秀与庸俗、健康与腐朽之分。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并非任何文化对社会发展都起促进作用,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才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核心突破
核心突破
核心突破
国内角度: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国际角度: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科技角度: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劳动者角度: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生产力角度: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
文化与经济
核心突破
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标志词法
“决定”“反作”“基础”“重大影响”“促进”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等
侧重点法
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
强调彼此渗透、相互


图示法
核心突破
核心突破
总结归纳提升: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
①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相互交融: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发展中,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与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课堂训练,巩固反馈
1、 (2018·全国Ⅲ)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2、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疫情的迅速蔓延至全国乃至世界,抗击病毒已经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头等重要的大事。中国人民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才能够最终战胜病毒妖魔。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奋战在一线,广大的市民则自发宅在家中,不为国添乱,不为已找麻烦。然而,即便形势如此严峻,一些不和谐的行为仍然时有出现。有人从区疫回来,隐瞒不报还到处乱窜;有人去不戴口罩,还殴打劝其的工作人员。这说明
①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C
易错易混点
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提醒: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而不是源自物质载体,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错误。
2、文化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提醒:文化的性质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3、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提醒: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醒: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5、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提醒: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政治是经济的集中
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6、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提醒: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7、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提醒: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提醒: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3、(2018·全国Ⅰ,节选)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10分)
主观题训练
参考答案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破除了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指导了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对人的影响
知识内容索引
1、文化影响人: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点、表现
2、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核心突破
(2)表现
启示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启示我们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提高自身修养
要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它们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注意
具有相对稳定性,短期内一般不会改变,强调经年累月、难以抹去
一般是无形的、非强制的,强调每时每刻、不知不觉
特点
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效果和程度来看的
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过程来看的
角度
深远持久[4]
潜移默化
核心突破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标志词
无形中、熏陶、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
难以改变、保持、“乡音无改鬓毛衰”等
核心突破
点拨:标志词法区分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
核心突破
学习优秀文化作品,学习先进的文化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
获得
途径
侧重具体行动中文化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侧重人的主观领域,强调人的主观精神感受
侧重点
强调优秀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并在这一精神的作用下产生持久的行为表现,主要表现为改造世界的精神状态
强调优秀文化通过特定的环境或者一定形式的活动,使人的知识领域不断拓宽,思想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人的主观领域
主要
内涵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3]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核心突破
二者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都改造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利于迸发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激发人们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从而丰富精神世界,二者具有统一性



“拼搏、进取、团结、创优”的奥运精神鼓舞奥运健儿不断创造辉煌,激励着国人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生产和建设中
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阅读美文、欣赏精美歌舞和电视剧,使人开阔视野,知识增加,思想解放,观念更新
举例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核心突破
核心突破
总结归纳提升: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
内容
启示
来源
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表现
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重视文化的影响,把握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不同特点
特点
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主动感悟、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侧重广度),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侧重力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接受优秀文化,自觉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易错易混点
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提醒: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提醒: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提醒: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2、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提醒: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3、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提醒: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
4、 (2019·全国Ⅱ)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规划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
①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
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③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
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课堂训练,巩固反馈
5、 “读书,绝不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而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这句话说明
①读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③文化塑造人生
④读书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②在材料中未体现。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