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课件(25张ppt含1嵌入视频)+习题共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三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课件(25张ppt含1嵌入视频)+习题共2份打包

资源简介

答案:1-5 B D C D C
6.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2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系人民,自觉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分)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2分)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分)(共25张PPT)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高中政治 高一年级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
总议题:党如何保持本色、坚持特色、与时俱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党的建设总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01
制定适应时代的路线、方针、政策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02
勇于自我革命
加强党的建设
03
坚持依法执政
增强执政本领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议题一
时势造英雄。中国共产党能够获得执政地位,是无产阶级革命者聚在一起,抓住时机取得政权,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在于抓住了时势。
回首99年,中国共产党从登上历史舞台到掌握国家政权,从执政中国到领航复兴,是初心和使命的力量,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你如何看待两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改良派
我们党用了28年
领导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种方案
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第二种方案
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三种方案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
?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
我们党用了29年
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
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
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社会主义发展时期
1、邓小平理论
2、“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伟大奇迹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深海探测、C919大飞机、天眼望远镜 等重大科技成果振奋人心
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等国家工程捷报频传
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高铁、移动支付、共享经济、 网购等引领潮流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
一个政党要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国家要实现发展繁荣,一个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与时代同步伐,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可利用影视资源,如观看《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影片,也可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有关文献,深化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认识。
可开展主题活动,如参观烈士陵园、革命遗址、革命历史展览馆等相关教育实践基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怎样高扬永不褪色的旗帜?
议题二
优秀党员 张富清
课前准备:
找寻身边的党员进行访谈,听听他们与党的故事。引用身边党员的事迹,讨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性。
中共反腐倡廉的第一个控告箱
党的廉政建设
李大钊手写对联
方志敏 《清贫》手稿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党没有停止自我革命,而是继续推进这项伟大工程。
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战”疫”日记
1月7日 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
1月20日 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批示 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1月22日 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二次批示 明确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
1月25日 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1月27日 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3日 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指出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
2月12日 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
防控疫情,党员同志在一线
如何理解依法执政?
议题三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现行“八二宪法”公布实施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发展,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进行了5次修改。每一次都是由党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宪法修改建议,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成为国家意志。
必须坚持实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通过法律保障党的政策有效实施,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①可走访所在地区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了解党依法执政的表现。
新时代党如何更好的依法执政?
②可登录相关网站,搜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等方面的理论及实例,了解党依法执政的方式和意义。
历史表明,我们党是敢于斗争的党,我们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的民族!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苦难辉煌史
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成功应对了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围剿”、25000里长征、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等重大风浪考验。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功应对了西方国家全面封锁、抗美援朝战争、三年自然灾害、中苏 决裂和边境冲突、“文革”、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特大洪水、非典疫情、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反腐败斗争等重大风浪考验。
课后作业:感悟党的领导
请在关注时政新闻的基础上,从“统筹全局”、“凝聚人心”、“化解矛盾”、“自我完善”中任选一个或多个关键词,结合党带领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事件,写一份报告,论述党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感谢您的聆听综合探究习题
1.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会指出,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此次宪法修改旨在:
①更好体现人民意志,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②更好适应党对国家事务的管理,适应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
③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更好护航新时代,为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提供根本制度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2019年9月5日,中央印发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导意见,指出要突出问题导向,既着力解决党员干部自身村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思想根子问题,坚守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动摇,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这一要求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②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守党的初心使命
③丰富党的指导思想,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④践行党的执政理念,落实党的性质宗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9年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武汉爆发,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传染性之强史无前例。在全国陷入疫情恐慌之际,却有一批批的逆行者以生命为誓言,走上了抗击肺炎的最前线。“我是党员,我先上”,铮铮誓言的背后,体现了是作为共产党员
①坚持不忘初心,把自身利益融入人民利益
②坚持党性原则,永葆服务人民的政治情怀
③坚持廉洁自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坚持脚踏实地,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是我国我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
①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依靠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③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党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某市纪委、市委统战部与各民主党派建立合作调研机制,围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具体措施等,共同开展调研,党外专家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建立这一机制
①是防治腐败,实现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的保证
②是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多党合作基本方针的体现
③意在搭建合作平台,提高民主监督水平
④是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完善法律规范的重要举措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党和政府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直至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明显改善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奋力争取温饱的阶段
稳定解决温饱(1979~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城市国营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扩大和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措施的出台,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较改革开放初期都有了明显提高。
实现总体小康(1992~2012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又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热潮,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落实一系列居民增收政策,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迈向全面小康(2013~2018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实施,重点群体收入增长措施持续发力,精准扶贫政策深入推进,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中国人民实现生活的历史性跨越。(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