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政治模拟试卷(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2019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政治模拟试卷(四)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2019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政治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共4题;共8分)
1.秋分这天,我们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最年轻的一个节,也是一份最古老的牵念,春种一粒粟,秋放万颗子。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索实践闻名的新江省安吉县余村
,到农行改革春雷涌动四方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从2000多年来一直造福生民的四川都江堰,到后稷”教民稼穑”的陕西杨凌,丰收中国,普天同庆。国家设立丰收节()
A.?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地实施
B.?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消除城乡差异
C.?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D.?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
C
【考点】共同富裕,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目的
【解析】【分析】
国家设立丰收节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和获得感,C符合题意,正确。
A不符合题意,设立丰收节和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没有直接的联系,应排除。
BD中消除城乡差异和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错误,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本题分析题肢选项用排除法比较容易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扎根深山17年,矢志不渝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学校师资紧缺,他潜心钻研每一门课程,苦练教学本领,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寄宿学生多,他学缝衣做饭,学生家庭困难,他慷慨解囊;山区不通车,他用扁担把学生教材和学习用品挑进大山,他用坚守和付出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之路。张玉浪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如果让你来写一篇关于张玉滚感人事迹的报道,下列标题可选用的是()
A.?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维护国家利益???????????B.?爱岗敬业,教育育人的新时代楷模
C.?无私奉献,积极承担公民法定义务???????????D.?无怨无悔,推动山村教育全面改变
【答案】
B
【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精神
【解析】【分析】从题干材料中关键信息“矢志不渝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他潜心钻研每一门课程,苦练教学本领,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可知张玉滚具有献身乡村教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B符合题意正确。
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维护国家利益。
C观点错误,张玉滚承担的是道德义务不是法定义务。
D推动山村教育全面改变表述不当,夸大了张玉滚的作用,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敬业精神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题意主旨的张玉滚献身乡村教育,据此可以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3.近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三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针对各地执法力量不足、监管手段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推动各地加快校外培训机构整改进度。此项举措()
A.?将彻底解决校外培训机构乱象???????????????B.?有利于促进教育生态良性发展
C.?完全减轻了中小学生学习负担???????????????D.?可能加重某些家庭的经济负担
【答案】
B
【考点】文化教育权利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说明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乱象进行整治,这有利于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育生态良性发展,B符合题意,正确。
AC观点太绝对,应排除。
D观点错误,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不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而是有利减轻家庭的负担。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受教育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分析题肢选项,找到错误的信息“彻底”“完全减轻”,然后用排除法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
4.从民法总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从修改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到制定慈善法、中医药法、反家庭暴力法,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依法治国全方位回应民生关切,这反映了依法治国需要()
A.?科学立法,要求所立之法发挥正义性规律性和可行性
B.?严格执法,要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C.?公正司法,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到公平正义
D.?全民守法,做到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答案】
A
【考点】建设法治中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题文材料体现的是修改和制定法律,这反映了依法治国需要科学立法,要求所立之法发挥正义性规律性和可行性,A符合题意,正确。
B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体现的是立法,不是执法。
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公正司法。
D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守法。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二、多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共4题;共12分)
5.河南全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打掉黑恶犯罪团伙441个,其中,涉黑犯罪团伙70个涉恶犯罪团伙371个,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9万余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7万余起,查扣涉案资产25.32亿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河南省黑恶势力对社会的危害已经消除
B.?法治是实现河南省强省富民的基本保障
C.?全民执法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D.?严厉打击河南省一切黑恶势力成果斐然
【答案】
B,D
【考点】建设法治中国,厉行法治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河南全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成果,这说明严厉打击河南省一切黑恶势力成果斐然,河南省落实了依法治国方略,为河南省强省富民提供了基本的法治保障。BD符合题意,正确。
A观点太绝对,夸大了这一活动的作用,应排除。
C观点错误,公民没有执法权。
故答案为:BD。
【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法治中国和厉行法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6.2018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习近平提出五点主张并指出,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认识到()
A.?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B.?任何人与任何组织政党都无法阻挡祖国统一大势
C.?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实现国家统一
D.?两岸关系向前推进上升始终是两岸同胞主流民意
【答案】
A,B,C,D
【考点】反对分裂,“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我国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对于祖国统一的问题,根据所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任何人与任何组织政党都无法阻挡祖国统一大势,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实现国家统一,
两岸关系向前推进上升始终是两岸同胞主流民意,ABCD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ABCD。
【点评】本题考查对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统一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7.为解决孩子的近视问题,不少家长把希望寄托于视力康复干预,一些机构也借机推出针灸、足底刺激、特效眼等五花八门的视力康复产品和服务。然而,据调查,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疗效”堪优,甚至有孩子在接受治疗后,视力急剧下降。同时,虛假宣传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近视康复有商机,夸大疗效把金吸???????????B.?家长需要练慧眼,商家宣传能分辨
C.?治愈未成损视力,整治乱象莫停息???????????D.?保护视力很重要,医院学校多引导
【答案】
B,C,D
【考点】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解析】【分析】题文材料体现的是孩子近视问题日趋严重,视力康复市场混乱,因此作为家长和学校要多引导,教育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重视保护孩子的视力,同时家长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视力康复市场的乱象进行整治,BCD符合题意,正确。
A观点错误,夸大疗效进行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排除。
故答案为:BCD。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消费者权益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肢选项中的关键信息“夸大疗效把金吸”,据此,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8.站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眺望标注着一个个历史进步节点的逐梦征程,我们充满信心: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抓住时间节点,实现上述奋斗目标,需要()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B.?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将全面改革进行到底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
【答案】
A,B,C,D
【考点】如何实现中国梦
【解析】【分析】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此,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将全面改革进行到底,ABCD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ABCD。
【点评】本题考查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三、辨别与分析(10分)(共1题;共10分)
9.2018年全国两会,有媒体用9个“甲骨文表情”解读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一片点赞。但一些人为吸引别人眼球,增加“粉丝”量和点击率,竟然对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如《黄河大合唱》《闪闪红星》等文化经典作品进行恶搞,一些中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遭到恶搞……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有关文化发展与创新方面的讨论。
中华文化很精彩,创新可以乱编排
文化自信有底气,传承发展我做起
【答案】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②文化创新不能等同于乱编乱改。乱编乱改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会降低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利于树立文化自信。③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是水之源、木之本。(或: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或: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④我们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考点】中华文化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中华文化很精彩,创新可以乱编排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可以从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文化自信有底气,传承发展我做起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可以从文化自信的底气及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说明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四、观察与思考(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共2题;共20分)
10.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40年前,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伴随改革开放,科技体制改革一马当先、持续发力,始终走在改革的前列,发挥了改革的先锋、引领和试验田作用。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实现多点突破、群体跃升、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量子通信、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成果。高速铁路、超级计算、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规模和技术实现量质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不断壮大。
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带来的变化验证了哪些论断?(两个方面即可)
(2)请你就如何唱响“科学的春天”、再续科技辉煌提几点合理建议。(三个方面即可)
【答案】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和科技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崇尚科学,弘扬创新精神。
【考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万众创新
【解析】【分析】(1)从题干材料中我国科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科技体制改革及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据此,
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带来的变化验证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等观点。
(2)本题的合理化建议可以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具体分析说明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中等。
11.材料一:一分钟河南发生了什么?一分钟,16名游客在少林寺感受禅武文化;一分钟,228斤信阳名茶泡出隽永醇香;一分钟,出口价值4.8万元的食品农产品;一分钟,73位旅客在郑州东站乘坐高铁;一分钟,956公斤货物通过郑州机场外运;一分钟,完成跨境E贸易3000单通关;一分钟,南水北调中线输水1.5万立方米;一分钟,河南造盾构机最快掘进6厘米;一分钟,郑州产宇通车全国行驶8万公里;一分钟,2个贫困人口脱贫;一分钟,新增3个城镇就业岗位;一分钟,科技研发投入11万元;一分钟,自贸区新增66万元注册资本…
材料二: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如何让中原更加出彩,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河南人深思的问题。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为统领,肩负起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使命。”中原更出彩,人人要添彩,对于我们每一个河南人来说,要把让中原更出彩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更加强烈的出彩意识,努力争做中原出彩的参与者、书写者,用每个人的出彩汇聚成河南的“多彩”“浓彩"。
出彩大河南,你我助发展”,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1)材料一“一分钟河南发生了什么?”带给你哪些感悟?(两个方面即可)
(2)让河南出彩,要靠出彩的河南人,请你给同龄人提出建议。(三个方面即可)
【答案】
(1)河南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河南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个开放的河南积极互联互通全球共享共赢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改革开放促进河南飞速发展;河南贯彻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河南人艰苦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会让河南更出彩。
(2)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我省发展做出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河南发展,积极为河南发展献计献策;树立河南人的良好形象,宣传河南、推介河南;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等等。
【考点】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青少年为中国梦承担责任
【解析】【分析】(1)从题干材料中“一分钟河南发生的事可知
河南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感悟可以从改革开放促进发展,河南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河南人艰苦奋斗让河南更出彩等方面具体回答即可。
(2)作为青少年我们可以从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积极为河南发展献计献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中国腾飞,承担实现中国梦的责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中等。
五、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共2题;共20分)
12.材料一?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泡埋能力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出,“全面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标的提出,既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单旗定向,
纲举目张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近五年多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五年多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五年多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进展、新成就,谱写下法治中国建设的崭新篇章。
据悉,某社区正在开展“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宣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法治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有何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2)请列举近几年我国在依法治国道路上的坚实足迹。
(3)依法治国道路上,青少年应该怎样走好每一步?(两个方面即可)
【答案】
(1)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或: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民法总则颁布;慈善法、英雄烈士保护法、宪法修正案通过;司法责任制改革不断推进;各级政府打造法治政府;全国依法治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监察委员会设立;反腐工作取得巨大进展。
(3)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尊崇宪法,领会宪法精神和价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权,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考点】建设法治中国,厉行法治
【解析】【分析】(1)法治中国建设的意义可以从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及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具体展开回答即可。
(2)本题根据时事内容,可以举民法总则颁布;慈善法、英雄烈士保护法、宪法修正案通过;各级政府打造法治政府;全国依法治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监察委员会设立;反腐工作等。
(3)青少年的做法可以从学法知法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权,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具体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法治国家,厉行法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3.材料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企业商业展共有来自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企业参展。在这里,大到飞机城堡、F1赛车,小到水果、美酒、咖啡……这里,“开放”“未来”成为大家共同表达的“高频词”;这里,流淌着商机,更加深着友谊;这里,进行着货物和服务交易,展示着国家形象,探讨着共同发展,急互利、包容开放之道。
材料二: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中,深入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而54个非洲成员代表参会的中非论坛别是迄今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主场外交活动。2018年,习近平主席四次踏出国门,亲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足迹遍布亚非拉美及大洋洲13国。2018年,中国与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萨尔瓦多正式建交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两个方面即可)
(2)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素券,拥抱世界?(三个方面即可)
【答案】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中国作为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国形象逐渐为世界所认可(或: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2)开放的胸怀,正确对待不同的文化;掌握好文明礼仪展示中国形象;关注人类命运,积极承担责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正确对待竞争合作;等等。
【考点】改革开放,战争与和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担当,中国在国际中的影响,青少年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解析】【分析】(1)本题说明的问题根据题干材料可以从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国际影响,改革开放,中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回答即可。
(2)面对开放的世界当代中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可以从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关注人类命运
,积极承担责任;境况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具体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当今时代主题,中国国际影响,改革开放,中国担当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2019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政治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共4题;共8分)
1.秋分这天,我们迎来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最年轻的一个节,也是一份最古老的牵念,春种一粒粟,秋放万颗子。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索实践闻名的新江省安吉县余村
,到农行改革春雷涌动四方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从2000多年来一直造福生民的四川都江堰,到后稷”教民稼穑”的陕西杨凌,丰收中国,普天同庆。国家设立丰收节()
A.?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地实施
B.?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消除城乡差异
C.?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D.?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起决定性作用
2.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扎根深山17年,矢志不渝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学校师资紧缺,他潜心钻研每一门课程,苦练教学本领,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寄宿学生多,他学缝衣做饭,学生家庭困难,他慷慨解囊;山区不通车,他用扁担把学生教材和学习用品挑进大山,他用坚守和付出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之路。张玉浪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如果让你来写一篇关于张玉滚感人事迹的报道,下列标题可选用的是()
A.?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维护国家利益???????????B.?爱岗敬业,教育育人的新时代楷模
C.?无私奉献,积极承担公民法定义务???????????D.?无怨无悔,推动山村教育全面改变
3.近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三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针对各地执法力量不足、监管手段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推动各地加快校外培训机构整改进度。此项举措()
A.?将彻底解决校外培训机构乱象???????????????B.?有利于促进教育生态良性发展
C.?完全减轻了中小学生学习负担???????????????D.?可能加重某些家庭的经济负担
4.从民法总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从修改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到制定慈善法、中医药法、反家庭暴力法,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依法治国全方位回应民生关切,这反映了依法治国需要()
A.?科学立法,要求所立之法发挥正义性规律性和可行性
B.?严格执法,要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C.?公正司法,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到公平正义
D.?全民守法,做到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二、多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共4题;共12分)
5.河南全省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共打掉黑恶犯罪团伙441个,其中,涉黑犯罪团伙70个涉恶犯罪团伙371个,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1.9万余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7万余起,查扣涉案资产25.32亿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河南省黑恶势力对社会的危害已经消除
B.?法治是实现河南省强省富民的基本保障
C.?全民执法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D.?严厉打击河南省一切黑恶势力成果斐然
6.2018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习近平提出五点主张并指出,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70载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认识到()
A.?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B.?任何人与任何组织政党都无法阻挡祖国统一大势
C.?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实现国家统一
D.?两岸关系向前推进上升始终是两岸同胞主流民意
7.为解决孩子的近视问题,不少家长把希望寄托于视力康复干预,一些机构也借机推出针灸、足底刺激、特效眼等五花八门的视力康复产品和服务。然而,据调查,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疗效”堪优,甚至有孩子在接受治疗后,视力急剧下降。同时,虛假宣传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近视康复有商机,夸大疗效把金吸???????????B.?家长需要练慧眼,商家宣传能分辨
C.?治愈未成损视力,整治乱象莫停息???????????D.?保护视力很重要,医院学校多引导
8.站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眺望标注着一个个历史进步节点的逐梦征程,我们充满信心: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抓住时间节点,实现上述奋斗目标,需要()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B.?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将全面改革进行到底
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
三、辨别与分析(10分)(共1题;共10分)
9.2018年全国两会,有媒体用9个“甲骨文表情”解读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一片点赞。但一些人为吸引别人眼球,增加“粉丝”量和点击率,竟然对一些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如《黄河大合唱》《闪闪红星》等文化经典作品进行恶搞,一些中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遭到恶搞……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有关文化发展与创新方面的讨论。
中华文化很精彩,创新可以乱编排
文化自信有底气,传承发展我做起
四、观察与思考(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共2题;共20分)
10.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40年前,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伴随改革开放,科技体制改革一马当先、持续发力,始终走在改革的前列,发挥了改革的先锋、引领和试验田作用。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实现多点突破、群体跃升、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量子通信、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叫得响、数得着的重大成果。高速铁路、超级计算、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规模和技术实现量质齐升,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不断壮大。
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并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带来的变化验证了哪些论断?(两个方面即可)
(2)请你就如何唱响“科学的春天”、再续科技辉煌提几点合理建议。(三个方面即可)
11.材料一:一分钟河南发生了什么?一分钟,16名游客在少林寺感受禅武文化;一分钟,228斤信阳名茶泡出隽永醇香;一分钟,出口价值4.8万元的食品农产品;一分钟,73位旅客在郑州东站乘坐高铁;一分钟,956公斤货物通过郑州机场外运;一分钟,完成跨境E贸易3000单通关;一分钟,南水北调中线输水1.5万立方米;一分钟,河南造盾构机最快掘进6厘米;一分钟,郑州产宇通车全国行驶8万公里;一分钟,2个贫困人口脱贫;一分钟,新增3个城镇就业岗位;一分钟,科技研发投入11万元;一分钟,自贸区新增66万元注册资本…
材料二: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如何让中原更加出彩,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河南人深思的问题。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为统领,肩负起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使命。”中原更出彩,人人要添彩,对于我们每一个河南人来说,要把让中原更出彩与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更加强烈的出彩意识,努力争做中原出彩的参与者、书写者,用每个人的出彩汇聚成河南的“多彩”“浓彩"。
出彩大河南,你我助发展”,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1)材料一“一分钟河南发生了什么?”带给你哪些感悟?(两个方面即可)
(2)让河南出彩,要靠出彩的河南人,请你给同龄人提出建议。(三个方面即可)
五、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共2题;共20分)
12.材料一?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泡埋能力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出,“全面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标的提出,既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单旗定向,
纲举目张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近五年多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五年多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五年多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进展、新成就,谱写下法治中国建设的崭新篇章。
据悉,某社区正在开展“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宣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法治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有何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2)请列举近几年我国在依法治国道路上的坚实足迹。
(3)依法治国道路上,青少年应该怎样走好每一步?(两个方面即可)
13.材料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8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吸引了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企业商业展共有来自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企业参展。在这里,大到飞机城堡、F1赛车,小到水果、美酒、咖啡……这里,“开放”“未来”成为大家共同表达的“高频词”;这里,流淌着商机,更加深着友谊;这里,进行着货物和服务交易,展示着国家形象,探讨着共同发展,急互利、包容开放之道。
材料二: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中,深入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而54个非洲成员代表参会的中非论坛别是迄今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主场外交活动。2018年,习近平主席四次踏出国门,亲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足迹遍布亚非拉美及大洋洲13国。2018年,中国与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萨尔瓦多正式建交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两个方面即可)
(2)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素券,拥抱世界?(三个方面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答案】
C
【考点】共同富裕,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目的
【解析】【分析】
国家设立丰收节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和获得感,C符合题意,正确。
A不符合题意,设立丰收节和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没有直接的联系,应排除。
BD中消除城乡差异和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错误,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本题分析题肢选项用排除法比较容易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答案】
B
【考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精神
【解析】【分析】从题干材料中关键信息“矢志不渝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他潜心钻研每一门课程,苦练教学本领,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可知张玉滚具有献身乡村教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B符合题意正确。
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维护国家利益。
C观点错误,张玉滚承担的是道德义务不是法定义务。
D推动山村教育全面改变表述不当,夸大了张玉滚的作用,应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敬业精神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题意主旨的张玉滚献身乡村教育,据此可以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3.【答案】
B
【考点】文化教育权利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说明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乱象进行整治,这有利于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教育生态良性发展,B符合题意,正确。
AC观点太绝对,应排除。
D观点错误,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不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而是有利减轻家庭的负担。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受教育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本题分析题肢选项,找到错误的信息“彻底”“完全减轻”,然后用排除法比较容易选出正确的答案。
4.【答案】
A
【考点】建设法治中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题文材料体现的是修改和制定法律,这反映了依法治国需要科学立法,要求所立之法发挥正义性规律性和可行性,A符合题意,正确。
B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体现的是立法,不是执法。
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公正司法。
D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守法。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二、多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5.【答案】
B,D
【考点】建设法治中国,厉行法治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河南全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成果,这说明严厉打击河南省一切黑恶势力成果斐然,河南省落实了依法治国方略,为河南省强省富民提供了基本的法治保障。BD符合题意,正确。
A观点太绝对,夸大了这一活动的作用,应排除。
C观点错误,公民没有执法权。
故答案为:BD。
【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法治中国和厉行法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6.【答案】
A,B,C,D
【考点】反对分裂,“一国两制”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我国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对于祖国统一的问题,根据所学,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任何人与任何组织政党都无法阻挡祖国统一大势,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实现国家统一,
两岸关系向前推进上升始终是两岸同胞主流民意,ABCD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ABCD。
【点评】本题考查对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统一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7.【答案】
B,C,D
【考点】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
【解析】【分析】题文材料体现的是孩子近视问题日趋严重,视力康复市场混乱,因此作为家长和学校要多引导,教育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重视保护孩子的视力,同时家长要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视力康复市场的乱象进行整治,BCD符合题意,正确。
A观点错误,夸大疗效进行虚假宣传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排除。
故答案为:BCD。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消费者权益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肢选项中的关键信息“夸大疗效把金吸”,据此,可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8.【答案】
A,B,C,D
【考点】如何实现中国梦
【解析】【分析】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此,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将全面改革进行到底,ABCD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ABCD。
【点评】本题考查对实现中国梦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的腾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三、辨别与分析(10分)
9.【答案】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②文化创新不能等同于乱编乱改。乱编乱改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会降低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利于树立文化自信。③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是水之源、木之本。(或: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或: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④我们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考点】中华文化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中中华文化很精彩,创新可以乱编排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可以从中华文化的特点及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文化自信有底气,传承发展我做起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可以从文化自信的底气及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说明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四、观察与思考(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0.【答案】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和科技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青少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崇尚科学,弘扬创新精神。
【考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万众创新
【解析】【分析】(1)从题干材料中我国科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科技体制改革及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据此,
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带来的变化验证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等观点。
(2)本题的合理化建议可以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具体分析说明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中等。
11.【答案】
(1)河南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河南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个开放的河南积极互联互通全球共享共赢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改革开放促进河南飞速发展;河南贯彻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河南人艰苦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会让河南更出彩。
(2)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我省发展做出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河南发展,积极为河南发展献计献策;树立河南人的良好形象,宣传河南、推介河南;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等等。
【考点】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青少年为中国梦承担责任
【解析】【分析】(1)从题干材料中“一分钟河南发生的事可知
河南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感悟可以从改革开放促进发展,河南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河南人艰苦奋斗让河南更出彩等方面具体回答即可。
(2)作为青少年我们可以从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积极为河南发展献计献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中国腾飞,承担实现中国梦的责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中等。
五、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2.【答案】
(1)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或: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民法总则颁布;慈善法、英雄烈士保护法、宪法修正案通过;司法责任制改革不断推进;各级政府打造法治政府;全国依法治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监察委员会设立;反腐工作取得巨大进展。
(3)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尊崇宪法,领会宪法精神和价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权,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考点】建设法治中国,厉行法治
【解析】【分析】(1)法治中国建设的意义可以从有利于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及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具体展开回答即可。
(2)本题根据时事内容,可以举民法总则颁布;慈善法、英雄烈士保护法、宪法修正案通过;各级政府打造法治政府;全国依法治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监察委员会设立;反腐工作等。
(3)青少年的做法可以从学法知法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权,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具体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建设法治国家,厉行法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3.【答案】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中国作为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国形象逐渐为世界所认可(或: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2)开放的胸怀,正确对待不同的文化;掌握好文明礼仪展示中国形象;关注人类命运,积极承担责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正确对待竞争合作;等等。
【考点】改革开放,战争与和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担当,中国在国际中的影响,青少年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解析】【分析】(1)本题说明的问题根据题干材料可以从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国际影响,改革开放,中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回答即可。
(2)面对开放的世界当代中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可以从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关注人类命运
,积极承担责任;境况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具体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当今时代主题,中国国际影响,改革开放,中国担当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