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次(12月)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次(12月)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次(12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角色不同,责任不同。作为学生我们应承担的责任是(  )
A.孝敬父母 B.挣钱养家
C.爱护社区的花草树木 D.遵守校纪校规,努力学习
2.小明在家里主动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社区主动担任卫生监督员。小明的这些行为表明(  )
A.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B.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C.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代价并获得回报
D.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参加劳动
3.(2017八上·临洮月考)“游戏人生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这句话强调青少年必须(  )
A.对自己负责 B.对他人负责 C.对社会负责 D.对国家负责
4.(2017七下·东台期中)盐城市一家福利院,多年来常有一群少先队员来服务。10年多来,这所学校的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出入福利院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可他们对老人的热情和关爱始终没有改变。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值得提倡
B.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值得提倡
C.青少年年龄小,承担社会责任是长大后的事
D.这些学生是为了获得表扬和奖励
5.近日,河南郑州48岁的送餐员王根民取餐时,发现餐馆内6人煤气中毒。他将6人扶到外面,拨打120并借钱买来药品,直到他们醒来才离开。他的订单却因全部超时被扣钱。上述事例说明了(  )
①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②王根民维护了他们的生命健康权
③这是一种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④为承担社会责任他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7年4月2日下午3点左右,在聊城市阳谷县南湖旅游景区,一儿童在游玩时不慎落水,一名年轻男子听到呼救后,迅速跳入湖中施救。救人后,年轻男子未留下姓名,自称是“一名消防员,这是应该的”,就默默地离开了。爱心救助,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下列能够体现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是(  )
①小明在体育测试前积极做热身准备 ②公民举报私人作坊制假售假
③地震发生后同学们积极捐款捐物 ④正值中午,小亮在十字路口左右看看没有车辆通过,赶紧闯红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春节期间,龙口市晨光慈善义工队20多名志愿者兵分两路,看望了20户贫困家庭和许多空巢老人及困难儿童,把社会的关心关爱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该义工队的言行向你传递的正能量有(  )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②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③承担责任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而没有任何形式的回报 ④亲社会行为的“火炬”不仅会照亮别人,也能温暖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17八上·临洮月考)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是我们社会化的最高境界。服务和奉献社会,最主要的就是(  )
A.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B.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着自己,不顾他人的利益
C.以他人集体利益为重,全然不考虑自己的利益
D.要努力寻找机会,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
9.对于选择承担的责任,我们要想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首先应做到(  )
A.不言代价与回报 B.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C.顺其自然不必多虑 D.少做选择,避免责任
10.下列对国家利益认识错误的是(  )
A.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B.国家利益离我们很遥远,与青少年无关
C.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D.没有国家利益,国家就不能生存,国家就难以发展
11.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当时,他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服从分配。于敏用行动告诉我们(  )
A.国家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应自觉服从国家利益
B.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相互矛盾的
C.维护国家利益就不能顾及个人利益
D.国家利益和个人没有紧密联系
1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行事进退,一切皆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躲开?这句诗强调的是(  )
A.个人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只要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C.符合国家利益的一定符合个人利益
D.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13.(2017八上·临洮月考)2017年2月,韩国乐天集团理事会作出决定,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进程又向前迈出危险的一步。对此,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不满,强调中方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将坚 决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美韩承担。在国家利益面前,我们对乐天说“不”,是因为(  )
①“萨德”反导系统损害中国国家利益
②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③对那些侵害中国利益的明确实施者,我们有必要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
④国家利益只关系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无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2017八上·临洮月考)“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表现在为祖国谋利益、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B.爱国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
C.要从小立下爱国之志
D.要心怀爱国之情,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15.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共有207个国家和地区参赛。那么在与外国人交往中我们应做到(  )
①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捍卫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②对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事听之任之,视而不见
③以大局为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决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④对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事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
16.(2017八上·临洮月考)2017年5月9日,《人民日报》报道,四川南充一环卫工老人在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外清扫街道时弄丢了手机。该校大学生小夏和小张众筹购买新手机送给老人,并称手机是活动免费送的,让老人安心收下手机。小夏和小张的行为(  )
A.是亲社会行为,具有强烈集体精神
B.是尊重生命的行为,履行了法定义务
C.传递着“关爱他人”的正能量
D.是盲目从众行为
17.(2017八上·临洮月考)当我们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反而伤害自己、连累家庭时,我们应(  )
①相信社会是正义的,公平总会得到维护
②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澄清事实,讨回公道
③心灰意冷,再也不帮助别人
④依法维权,弘扬社会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17八上·临洮月考)中学生李晓与好友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开展“献爱心”活动,此事引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说她们是出风头,有人说她们是爱表现……连她们的家长也不理解,认为做此事既辛苦又没什么好处,但李晓和好友并未因此有所改变,仍然坚持开展“献爱心”活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李晓和好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②李晓和好友做的事情,没有任何意义
③从事志愿者活动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得不到回报
④李晓和好友开展“献爱心”活动,努力做负责任的公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2017八上·临洮月考)“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古话告诉我们(  )
①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
②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③爱是一种纯粹的付出
④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017八上·临洮月考)进入2016年,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以科技竞争为重点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经济正处于历史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进则退,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作为当代青少年要(  )
①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 ②积极参与竞争,实现个人追求
③增强忧患意识,立志报效祖国 ④树立崇高理想,提高自身素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简答题
21.(2017八上·临洮月考)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存在着责任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现象。因此,加强青少年的责任意识教育、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成为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十分重要。为此,某中学八年级(4)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1)你是怎样理解责任的?
(2)你知道我们承担责任会付出什么代价?又会有什么回报?
(3)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是什么?
(4)请你列举你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担的责任。
22.(2017八上·临洮月考)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张纪清是江苏省江阴市市民,他就是江阴人找了27年的“炎黄”。1987年以来,无论是希望小学、敬老院还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还建造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1)你认为张纪清老人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开展这样的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3)中学生应怎样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4)列举参加过的公益活动。
23.(2017八上·临洮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曾阐明:“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
材料二:邓小平曾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他还强调,要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就必须坚定地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
(1)国家核心利益指的是什么?
(2)请你谈谈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该树立哪些思想意识?
(4)“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表达了邓小平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请写出一句体现这种情感的古诗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选出学生应承担的责任,D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A中的说法是子女的责任、
B中的说法是成年人的责任、
C中的说法是公民的责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不同角色不同责任的理解,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责任,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2.【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
【解析】【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角色与责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表明身份不同责任也不相同,其中ACD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角色与责任的认识。
3.【答案】A
【知识点】如何做负责任的人
【解析】【分析】“游戏人生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个奴隶”这启示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A符合题意,正确,
BD与题意无关,不符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我负责的理解,在我们的人生之旅中,小到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4.【答案】A
【知识点】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
【解析】【分析】A项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主动承担责任的表现,是指的表扬和提倡的,是我们从小应该做的B、C、D是对题意的错误理解
5.【答案】C
【知识点】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生命健康权
【解析】【分析】王根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不计较自己付出什么代价,②③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①的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这个观点,
④的说法错误,王根民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利益。
故该题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生命健康权和承担社会责任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6.【答案】B
【知识点】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选出体现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选项,②③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①中小明的做法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④中小亮的做法是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等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7.【答案】C
【知识点】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题目要求选出义工队传递的正能量,①②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③的说法是错误的,我们承担责任会付出一定代价,但也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此项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人生的价值和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及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8.【答案】A
【知识点】如何做负责任的人;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
【解析】【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服务和奉献社会,最主要的是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能舍弃或敷衍自身工作,奢谈服务社会奉献社会,A正确;
B说法错误,以自我为中心,是典型的利己主义;
C说法错误,走向极端;
D说法错误,服务和奉献社会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认识,服务和奉献社会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9.【答案】B
【知识点】如何做负责任的人
【解析】【分析】承担责任往往意味着回报与付出,在做出选择时必须对可能获得的回报和相应的付出做出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做出合理的选择。选项A的做法是针对非自愿选择单必须承担的责任而言,排除;选项C的做法过于被动,排除;选项D的做法过于消极,排除。故本题选B。
【点评】本题考查责任的回报与代价及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0.【答案】B
【知识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解析】【分析】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人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利益离我们很遥远,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说法错误,所以B错误。根据题意要求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护国家利益知识的运用。
11.【答案】A
【知识点】认识国家利益;捍卫国家利益
【解析】【分析】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当二者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题干描述启示我们个人利益应自觉服从国家利益;A符合题意;
B、D说法错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C错误,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会促进国家利益的发展;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12.【答案】D
【知识点】捍卫国家利益
【解析】【分析】林则徐的这句诗强调了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D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C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知识的运用。
13.【答案】B
【知识点】捍卫国家利益
【解析】【分析】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①③②观点正确,
④观点错误;“萨德”反导弹系统在韩部署,损害中国国家利益,不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我们要坚决反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国家安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我们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14.【答案】D
【知识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捍卫国家利益
【解析】【分析】题干中引用的话意为爱国主义不能停留在言语表面,而应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脚踏实地地为人民谋利益,为祖国无私奉献,强调爱国、报效祖国应该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故D项正确。
ABC没有体现为祖国谋利益、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立志报效祖国,当代青年要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15.【答案】A
【知识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捍卫国家利益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选出对外交往中,我们应对国家承担的责任,①③④的做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②的做法错误,作为公民我们应自觉承担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能对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事听之任之,此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和社会责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6.【答案】C
【知识点】关爱他人的内涵和意义
【解析】【分析】该校大学生小夏和小张众筹购买新手机送给老人,并称手机是活动免费送的,这是关爱他人的表现,体现了社会的温暖,所以观点C符合题意;
观点A中“集体精神”的说法与题无关,故排除;
观点B中“履行了法定义务”的说法错误,小夏和小张履行的是道德义务,故应排除;
观点D说法错误,故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关爱他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关爱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要保护好自我,也不伤害到他人。
17.【答案】B
【知识点】如何关爱他人;守护正义的做法
【解析】【分析】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做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断和理智的行为。当我们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反而伤害自己、连累家庭时,我们要相信社会是正义的,公平总会得到维护,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澄清事实,讨回公道。我们还要学会依法维权,弘扬社会正义。所以观点①②④均符合题意;
观点③说法错误,关爱他人要尽已所能,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关爱他人和守护正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
18.【答案】C
【知识点】如何做负责任的人;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李晓和好友们开展的“献爱心”活动是一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公益行为,①④符合题意;
②错误,李晓和好友做的事情有助于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
③错误,从事志愿者活动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回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承担社会责任和参与社会公益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参加社会公益是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但往往会伴随着可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等无形的回报,
19.【答案】C
【知识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关爱他人的内涵和意义
【解析】【分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意思是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使自己有所收获,对自己有积极意义,告诉我们要关爱他人。所以①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③说法错误,爱不仅是一种付出,也会有回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关爱他人,对他人负责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爱他人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关爱。
20.【答案】B
【知识点】如何做负责任的人
【解析】【分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当代青少年要增强忧患意识,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要树立崇高理想,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富强而奋斗,③④正确;
①错误,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要求牺牲个人利益;
②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承担社会承担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认真分析题肢选项内容,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21.【答案】(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 、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回报: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 、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3)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能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4)作为子女,孝敬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知识点】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承担责任的意义;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解析】【分析】(1)依据教材知识,我们可以围绕着“什么是责任”和“责任产生的来源”等角度进行回答。
(2)依据教材知识,无论是谁,承担责任都会感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也往往伴随着回报的权利。代价,我们可以围绕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做不好而受责备、处罚”等回答;回报,从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两个方面具体回答,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 、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3)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所以,回答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我们就可以围绕着“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等具体组织答案。
(4)我们中学生在生活中也扮演着多种角色,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成员,是同学的朋友,是中华儿女等。同时,我们也在承担着多种责任,在此,同学们可以依据前边所列举的角色,一一回答出具体的责任就可以了。
【点评】本题考查对责任、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身份承担不同的责任,对自己负责等知识的理解与 运用,本题设问直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题干材料可以比较容易地组织回答,难度值不大。
22.【答案】(1)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等。
(2)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服务社会能促进我们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3)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4)义务劳动;给灾区捐款捐物;清除小广告;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等。
【知识点】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
【解析】【分析】(1)回答此问,需要我们抓住材料中的主要事迹,张继清老人为希望小学、敬老院以及地震灾区捐款,义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在张继清老人身上具有的品质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乐于助人、帮助他人、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等。
(2)依据所学,我们可以围绕着“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也就是围绕着对自身、对社会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回答。
(3)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应该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所以,现在能参与的公益活动可以是保护环境、参加社区活动等这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参加公益活动,我们必须要立足实际,讲求实际效果;将来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要尽职尽责,爱岗敬业,为祖国的事业奉献青春等。
(4)本题考查公益活动的形式,注意在回答时,一定要考虑到中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依据自己的活动经历写出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优秀品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和参加社会公益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23.【答案】(1)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3)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提升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知识点】认识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解析】【分析】(1)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注意一定要强调,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等。
(2)我们需要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总的关系、人民利益对国家利益的作用、国家利益对人民利益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认识。总的关系: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再具体回答者的相互关系。本问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围绕着教材知识回答就可以。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是心里想着国家,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具体表现为:树立以爱国为荣,害国为耻的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此外,还需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提升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
(4)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诗句有很多,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点评】本题考查对国家核心利益,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承担社会责任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归纳和概括并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 / 1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次(12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角色不同,责任不同。作为学生我们应承担的责任是(  )
A.孝敬父母 B.挣钱养家
C.爱护社区的花草树木 D.遵守校纪校规,努力学习
【答案】D
【知识点】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选出学生应承担的责任,D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A中的说法是子女的责任、
B中的说法是成年人的责任、
C中的说法是公民的责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不同角色不同责任的理解,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责任,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2.小明在家里主动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社区主动担任卫生监督员。小明的这些行为表明(  )
A.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B.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C.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代价并获得回报
D.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参加劳动
【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
【解析】【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角色与责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表明身份不同责任也不相同,其中ACD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角色与责任的认识。
3.(2017八上·临洮月考)“游戏人生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这句话强调青少年必须(  )
A.对自己负责 B.对他人负责 C.对社会负责 D.对国家负责
【答案】A
【知识点】如何做负责任的人
【解析】【分析】“游戏人生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个奴隶”这启示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A符合题意,正确,
BD与题意无关,不符符合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自我负责的理解,在我们的人生之旅中,小到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4.(2017七下·东台期中)盐城市一家福利院,多年来常有一群少先队员来服务。10年多来,这所学校的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出入福利院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可他们对老人的热情和关爱始终没有改变。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值得提倡
B.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值得提倡
C.青少年年龄小,承担社会责任是长大后的事
D.这些学生是为了获得表扬和奖励
【答案】A
【知识点】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
【解析】【分析】A项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主动承担责任的表现,是指的表扬和提倡的,是我们从小应该做的B、C、D是对题意的错误理解
5.近日,河南郑州48岁的送餐员王根民取餐时,发现餐馆内6人煤气中毒。他将6人扶到外面,拨打120并借钱买来药品,直到他们醒来才离开。他的订单却因全部超时被扣钱。上述事例说明了(  )
①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②王根民维护了他们的生命健康权
③这是一种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④为承担社会责任他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生命健康权
【解析】【分析】王根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不计较自己付出什么代价,②③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①的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这个观点,
④的说法错误,王根民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利益。
故该题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生命健康权和承担社会责任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6.2017年4月2日下午3点左右,在聊城市阳谷县南湖旅游景区,一儿童在游玩时不慎落水,一名年轻男子听到呼救后,迅速跳入湖中施救。救人后,年轻男子未留下姓名,自称是“一名消防员,这是应该的”,就默默地离开了。爱心救助,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下列能够体现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是(  )
①小明在体育测试前积极做热身准备 ②公民举报私人作坊制假售假
③地震发生后同学们积极捐款捐物 ④正值中午,小亮在十字路口左右看看没有车辆通过,赶紧闯红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知识点】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选出体现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选项,②③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①中小明的做法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④中小亮的做法是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等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7.春节期间,龙口市晨光慈善义工队20多名志愿者兵分两路,看望了20户贫困家庭和许多空巢老人及困难儿童,把社会的关心关爱送到他们的心坎上。该义工队的言行向你传递的正能量有(  )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②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③承担责任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而没有任何形式的回报 ④亲社会行为的“火炬”不仅会照亮别人,也能温暖自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题目要求选出义工队传递的正能量,①②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③的说法是错误的,我们承担责任会付出一定代价,但也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此项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人生的价值和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及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8.(2017八上·临洮月考)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是我们社会化的最高境界。服务和奉献社会,最主要的就是(  )
A.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B.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着自己,不顾他人的利益
C.以他人集体利益为重,全然不考虑自己的利益
D.要努力寻找机会,为他人,为社会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
【答案】A
【知识点】如何做负责任的人;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
【解析】【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服务和奉献社会,最主要的是踏踏实实,立足本职,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能舍弃或敷衍自身工作,奢谈服务社会奉献社会,A正确;
B说法错误,以自我为中心,是典型的利己主义;
C说法错误,走向极端;
D说法错误,服务和奉献社会要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认识,服务和奉献社会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9.对于选择承担的责任,我们要想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首先应做到(  )
A.不言代价与回报 B.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C.顺其自然不必多虑 D.少做选择,避免责任
【答案】B
【知识点】如何做负责任的人
【解析】【分析】承担责任往往意味着回报与付出,在做出选择时必须对可能获得的回报和相应的付出做出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做出合理的选择。选项A的做法是针对非自愿选择单必须承担的责任而言,排除;选项C的做法过于被动,排除;选项D的做法过于消极,排除。故本题选B。
【点评】本题考查责任的回报与代价及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0.下列对国家利益认识错误的是(  )
A.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B.国家利益离我们很遥远,与青少年无关
C.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D.没有国家利益,国家就不能生存,国家就难以发展
【答案】B
【知识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解析】【分析】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人公民的基本义务。国家利益离我们很遥远,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说法错误,所以B错误。根据题意要求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护国家利益知识的运用。
11.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当时,他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服从分配。于敏用行动告诉我们(  )
A.国家利益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应自觉服从国家利益
B.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相互矛盾的
C.维护国家利益就不能顾及个人利益
D.国家利益和个人没有紧密联系
【答案】A
【知识点】认识国家利益;捍卫国家利益
【解析】【分析】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当二者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题干描述启示我们个人利益应自觉服从国家利益;A符合题意;
B、D说法错误,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C错误,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会促进国家利益的发展;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1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行事进退,一切皆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躲开?这句诗强调的是(  )
A.个人利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B.只要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
C.符合国家利益的一定符合个人利益
D.要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答案】D
【知识点】捍卫国家利益
【解析】【分析】林则徐的这句诗强调了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D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C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知识的运用。
13.(2017八上·临洮月考)2017年2月,韩国乐天集团理事会作出决定,同意就“萨德”反导系统部署用地与韩国军方签署协议,“萨德”反导系统的部署进程又向前迈出危险的一步。对此,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不满,强调中方反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的意志是坚定的,将坚 决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美韩承担。在国家利益面前,我们对乐天说“不”,是因为(  )
①“萨德”反导系统损害中国国家利益
②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③对那些侵害中国利益的明确实施者,我们有必要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
④国家利益只关系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无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捍卫国家利益
【解析】【分析】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没有国家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①③②观点正确,
④观点错误;“萨德”反导弹系统在韩部署,损害中国国家利益,不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我们要坚决反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国家安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我们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14.(2017八上·临洮月考)“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表现在为祖国谋利益、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B.爱国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
C.要从小立下爱国之志
D.要心怀爱国之情,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答案】D
【知识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捍卫国家利益
【解析】【分析】题干中引用的话意为爱国主义不能停留在言语表面,而应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脚踏实地地为人民谋利益,为祖国无私奉献,强调爱国、报效祖国应该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故D项正确。
ABC没有体现为祖国谋利益、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立志报效祖国,当代青年要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15.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21日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共有207个国家和地区参赛。那么在与外国人交往中我们应做到(  )
①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捍卫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②对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事听之任之,视而不见
③以大局为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决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④对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事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
【答案】A
【知识点】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捍卫国家利益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选出对外交往中,我们应对国家承担的责任,①③④的做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②的做法错误,作为公民我们应自觉承担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能对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事听之任之,此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和社会责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6.(2017八上·临洮月考)2017年5月9日,《人民日报》报道,四川南充一环卫工老人在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区外清扫街道时弄丢了手机。该校大学生小夏和小张众筹购买新手机送给老人,并称手机是活动免费送的,让老人安心收下手机。小夏和小张的行为(  )
A.是亲社会行为,具有强烈集体精神
B.是尊重生命的行为,履行了法定义务
C.传递着“关爱他人”的正能量
D.是盲目从众行为
【答案】C
【知识点】关爱他人的内涵和意义
【解析】【分析】该校大学生小夏和小张众筹购买新手机送给老人,并称手机是活动免费送的,这是关爱他人的表现,体现了社会的温暖,所以观点C符合题意;
观点A中“集体精神”的说法与题无关,故排除;
观点B中“履行了法定义务”的说法错误,小夏和小张履行的是道德义务,故应排除;
观点D说法错误,故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关爱他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关爱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要保护好自我,也不伤害到他人。
17.(2017八上·临洮月考)当我们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反而伤害自己、连累家庭时,我们应(  )
①相信社会是正义的,公平总会得到维护
②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澄清事实,讨回公道
③心灰意冷,再也不帮助别人
④依法维权,弘扬社会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如何关爱他人;守护正义的做法
【解析】【分析】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做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断和理智的行为。当我们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反而伤害自己、连累家庭时,我们要相信社会是正义的,公平总会得到维护,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澄清事实,讨回公道。我们还要学会依法维权,弘扬社会正义。所以观点①②④均符合题意;
观点③说法错误,关爱他人要尽已所能,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关爱他人和守护正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
18.(2017八上·临洮月考)中学生李晓与好友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开展“献爱心”活动,此事引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说她们是出风头,有人说她们是爱表现……连她们的家长也不理解,认为做此事既辛苦又没什么好处,但李晓和好友并未因此有所改变,仍然坚持开展“献爱心”活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李晓和好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②李晓和好友做的事情,没有任何意义
③从事志愿者活动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得不到回报
④李晓和好友开展“献爱心”活动,努力做负责任的公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如何做负责任的人;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
【解析】【分析】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李晓和好友们开展的“献爱心”活动是一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公益行为,①④符合题意;
②错误,李晓和好友做的事情有助于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氛围,
③错误,从事志愿者活动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回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承担社会责任和参与社会公益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参加社会公益是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但往往会伴随着可以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等无形的回报,
19.(2017八上·临洮月考)“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古话告诉我们(  )
①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
②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③爱是一种纯粹的付出
④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关爱他人的内涵和意义
【解析】【分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意思是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会使自己有所收获,对自己有积极意义,告诉我们要关爱他人。所以①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③说法错误,爱不仅是一种付出,也会有回报。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关爱他人,对他人负责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爱他人是善心和爱心的表现,美好生活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关爱。
20.(2017八上·临洮月考)进入2016年,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以科技竞争为重点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经济正处于历史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进则退,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作为当代青少年要(  )
①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 ②积极参与竞争,实现个人追求
③增强忧患意识,立志报效祖国 ④树立崇高理想,提高自身素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如何做负责任的人
【解析】【分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当代青少年要增强忧患意识,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要树立崇高理想,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富强而奋斗,③④正确;
①错误,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要求牺牲个人利益;
②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承担社会承担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题根据所学知识认真分析题肢选项内容,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简答题
21.(2017八上·临洮月考)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存在着责任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现象。因此,加强青少年的责任意识教育、规范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成为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十分重要。为此,某中学八年级(4)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1)你是怎样理解责任的?
(2)你知道我们承担责任会付出什么代价?又会有什么回报?
(3)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是什么?
(4)请你列举你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担的责任。
【答案】(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 、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回报: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 、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3)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能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4)作为子女,孝敬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知识点】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承担责任的意义;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解析】【分析】(1)依据教材知识,我们可以围绕着“什么是责任”和“责任产生的来源”等角度进行回答。
(2)依据教材知识,无论是谁,承担责任都会感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也往往伴随着回报的权利。代价,我们可以围绕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做不好而受责备、处罚”等回答;回报,从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两个方面具体回答,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 、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3)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所以,回答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我们就可以围绕着“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等具体组织答案。
(4)我们中学生在生活中也扮演着多种角色,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成员,是同学的朋友,是中华儿女等。同时,我们也在承担着多种责任,在此,同学们可以依据前边所列举的角色,一一回答出具体的责任就可以了。
【点评】本题考查对责任、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身份承担不同的责任,对自己负责等知识的理解与 运用,本题设问直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题干材料可以比较容易地组织回答,难度值不大。
22.(2017八上·临洮月考)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张纪清是江苏省江阴市市民,他就是江阴人找了27年的“炎黄”。1987年以来,无论是希望小学、敬老院还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还建造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1)你认为张纪清老人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开展这样的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3)中学生应怎样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4)列举参加过的公益活动。
【答案】(1)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等。
(2)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服务社会能促进我们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3)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4)义务劳动;给灾区捐款捐物;清除小广告;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等。
【知识点】服务社会及相关行为
【解析】【分析】(1)回答此问,需要我们抓住材料中的主要事迹,张继清老人为希望小学、敬老院以及地震灾区捐款,义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在张继清老人身上具有的品质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乐于助人、帮助他人、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等。
(2)依据所学,我们可以围绕着“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也就是围绕着对自身、对社会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回答。
(3)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应该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所以,现在能参与的公益活动可以是保护环境、参加社区活动等这些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参加公益活动,我们必须要立足实际,讲求实际效果;将来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要尽职尽责,爱岗敬业,为祖国的事业奉献青春等。
(4)本题考查公益活动的形式,注意在回答时,一定要考虑到中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依据自己的活动经历写出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优秀品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和参加社会公益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23.(2017八上·临洮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曾阐明:“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
材料二:邓小平曾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他还强调,要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就必须坚定地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
(1)国家核心利益指的是什么?
(2)请你谈谈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该树立哪些思想意识?
(4)“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表达了邓小平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请写出一句体现这种情感的古诗句。
【答案】(1)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2)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3)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提升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知识点】认识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解析】【分析】(1)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注意一定要强调,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等。
(2)我们需要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总的关系、人民利益对国家利益的作用、国家利益对人民利益的作用等角度进行认识。总的关系: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再具体回答者的相互关系。本问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围绕着教材知识回答就可以。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是心里想着国家,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具体表现为:树立以爱国为荣,害国为耻的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此外,还需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提升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
(4)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诗句有很多,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点评】本题考查对国家核心利益,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承担社会责任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归纳和概括并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问题的能力,难度值一般。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