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第1--3单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第1--3单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
A.实现共同富裕
B.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坚持改革开放
D.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党的十九大指出,五年来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7.5%。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这说明(  )
①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
②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我国之所以要优先发展教育,是因为(  )
A.教育是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
B.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教育为人类的幸福奠定了物质基础
D.教育是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4.
下列对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先后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总体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小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D.总体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食品价格上涨对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会有较大影响,“菜篮子”牵动群众“钱袋子”,要多策并举,制定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的措施,增强群众获得感。这体现了(

A.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
B.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D.政府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6.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让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这一节目的播出有利于(  )
A.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B.排除外来文化的影响
C.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D.革命文化的创新发展
7.浙江某乡村背靠大山,村民以卖石材为生,采石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使许多人患上石肺病。如今,该村以石屋、石桥、石舫的独特魅力吸引游客,使村民走上了健康的致富路。该村的变化告诉我们发展乡村经济需要
A.走绿色发展道路,践行“两山”理念
??B.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C.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
D.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方针
8..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大、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新特点
B.人口增速加快、出生率高是我国人口现状的重要国情
C.我国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根本改变
D.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目的是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9.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能让我们“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0.下列名言警句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是(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C.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
D.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11.2019年6月14日,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在泉州南安举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坚持的政治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加强两岸民间交流合作
12.以下关于“核心”类的相关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我国时代精神核心——改革开放
②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健全法律体系
③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
④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
A.全面依法治国
B.建设法治政府
C.弘扬法治精神
D.推进政务公开
14.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来,广西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团结一致谋发展,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
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B.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C.国家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原则
D.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二、简要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共8分
材料一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央视直播。节目选取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明了总书记的一些重要观点。如:习近平总书记使用“把牢定盘星,锤炼金刚钻,守护传家宝”的典故;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典故;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式发表主旨讲话时则引用《苟子?儒效》中“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的典故;等等?
材料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在奋斗中收获了更多自信和勇气,更加坚定、更加昂扬地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广阔道路上!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你从平“语”近人中获得了哪些信息?(4分)
材料二中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中国自信、民族自信。请说说这些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4分
三、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14分。
16.美丽中国的关键是“美”,是让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心之美。建设美丽中国,你我共同参与。
【自然之美】江苏某县的财政收入有30%是来自工业园内几家企业大户,但这几家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刺激性气味,污水直接排入河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该县依法关闭了这几家污染企业,同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利用水能发电,发展特色旅游业,令人惊讶的是关闭这几家企业后,该县经济发展劲头却更足了。
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关闭污染企业大户后,该县经济依然得到持续的发展?(4分)
【社会之美】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于7月1日施行后,上海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某小区物业部门表示,自垃圾分类实施以来,每天湿垃圾量由6桶增加到12桶,干垃圾量由17桶减少到13桶,可回收垃圾量由174千克增加到300千克。有同学认为,只要有良法,就能解决好垃圾分类问题。
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请阐述理由。(6分)
【人心之美】某校九(1)班学生开展“建设美丽家乡,你我共同担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乡,受到各界好评。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为建设美丽家乡做些什么?(4
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
DBBDB
6-10
CADBC
11-14
ADAB
二:非选择题
(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增强文化自信。②党和国家坚持共享发展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弘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民族精神。④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任答两个要点)(4分)
(2)我们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1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分)(1点1分。任意4点即给4分。)(若回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可给4分。)
16.
(1)①“该县依法关闭了这几家污染企业”说明该县能够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1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分)
②“增加科研投入等措施”有利于该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使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越来越大,实现可持续发展。(1分)
(2)不同意。(1分)①解决垃圾分类问题需要良法。因为良法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有利于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1分)
②解决垃圾分类问题还需要: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严惩相关违法行为(1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1分)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进行垃圾分类,积极举报相关违法行为;(1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将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1分)
(注:只有判断无理由不给分)
(3)①学习并宣传环保知识,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②从身边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
③勇于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④积极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给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