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天津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天津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天津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质量调查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C
D
D
A
D
C
D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B
A
B
D
C
A
B
A
题号
19
20
21
22
23
答案
A
C
D
C
C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二.简答题(共27分)
24.(9分)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3分
②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4分
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2分
(9分)
(1)生命健康权、劳动权、受教育权。(3分)
(2)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
⑤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以上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给3分)
(3)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3分)
26.(9分)
①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是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点。1分
②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3分
③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权利的行使有界限,在行使言论自由的同时,公民也存在着相应的义务,制造谣言、散播谣言会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这是不道德的行为,甚至触犯法律,要受到法律制裁。2分
④在行使言论自由等权利时,我们应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公民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3分
分析说明题(共12分)
(6分)
基本权利:受教育权、劳动权、荣誉权、被选举权,社会经济权利
基本义务:受教育义务、劳动义务、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孝敬父母、抚养子女。28.
(6分)
答案: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6分)
四.探究与实践(共15分)
29.
(7分)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2分)②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2分)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2分)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1分)
(6分)
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2分)
言之有理即可。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天津市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教学质量调查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这是因为


①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有家的地方,就有中国电网。2015年最后的3.98万无电人口通上了电,至此中国实现了全地区电力覆盖。不论多么偏远,中国电网也一定会把线路铺过去,即使可能这一家人交上一百年的电费也收不回线路铺设的成本,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电灯会带着现代文明之光在这个家里亮起来。我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工农联盟
B.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下面关于“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理解有误的是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B.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C.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中国共产党
“廉政不做贪官,勤政不当懒官,仕政不为庸官。”责尽心安,想民需,帮民困,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这是时下诸多百姓对为官者的责任要求。这反映了


A.法定职责必须为,国家权力可以任意行使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职责就是不出错
C.我们可以对自己不负责,但一定要对他人和国家负责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采取的所有防控措施首先考虑的是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上至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不放弃每一名患者。全力救治每一个生命


①彰显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展现了坚持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③体现了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具有真实性
④表明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检察院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021年3月17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监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国务院任命的29个部门的36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这说明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违法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由于行政法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抵触,法学博士俞江、滕彪等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建议审查该法规,最终该法规被依法废止。这告诉我们


A.违反宪法才是最大的违法,应受到最重的法律制裁
B.只有全国人大才能监督宪法实施
C.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D.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
某中学的同学用一场严谨的“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迎接国家宪法日的到来。这一活动


A.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要求
B.可以让大家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可以帮助大家树立宪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D.可以帮助同学们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来看,这体现在


A.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在国家机构居于主导地位
C.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D.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开展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近年来,在党的十九大“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集结号”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每年12月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已有“形成惯例和制度”之势。这说明


A.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B.我国宪法监督工作在不断加强
C.一切国家机关都应担负起合宪性审查职责
D.健全宪法监督制度就是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因此,作为中国共产党要


①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②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③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④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小明的爸爸外出打工时不幸从高处摔下,导致瘫痪,不能出去正常工作,致使家里的生活遇到了很大困难,当地居委会建议小明的爸爸申请社会救济。这是因为(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B.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D.在我国,所有公民都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仇某明利用信息网络先后发布两条消息,贬低、嘲讽卫国戍边的英雄烈士,社会影响恶劣,情节严重。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罪和荣誉罪,对犯罪嫌疑人仇某明批准逮捕。仇某明的事件警示我们:


①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②行使权利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行使权利要尊重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按照洛阳市政府工作部署,依照《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和《河南省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实施细则》要求,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方案听证会2021年3月11日召开。此举有利于


①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
②人民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
③全面改善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
④激发公民参政热情,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下图中的企业需要及时纳税是因为


①依法纳税是公民和企业的基本义务
②企业需要依法纳税,个人不需要
③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④及时纳税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才是合格的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就要做到


①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式进行
④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依法履行义务。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权利不可能是义务,义务也不可能是权利
③公民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④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对等履行多少义务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各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胜利的保证
②全国各族人民要平等互助、共同发展
③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任性”是近几年火起来的一个网络流行词,是“由着自己性子来的意思”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但是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微空间”也绝不可任性,这是因为: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②公民要在道德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
③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其他人的权利
④公民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要承当相应的义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最近,因父母不和,一向好学上进的小敏,上课期间总是分神,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总是出错。课后,老师对小敏进行批评教育,激动的小敏对老师嚷道“烦死了,这个学我不上了。”作为同学,我这样劝小敏


①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我支持你
②我们既要经得起表扬,又要经得起批评
③不良情绪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④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年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时提到,过去一年,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司法责任制实施以来,人民法院逐步建立起“谁审理、谁裁判、谁负责”的新型办案机制。建立这一新型办案机制


①有利于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②有利于杜绝冤假错案的发生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要求办案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中关系正确的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4分)
二.简答题(共27分)
24.材料一:2021年3月8日栗战书委员长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常委会认真履行推动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的法定职责,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
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如何加强宪法监督,确保宪法实施。(9分)
25.材料一:
2020年6月7日,国务院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白皮书指出,疫情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前所未有地调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医疗救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要求公民在发现疑似症
状后要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因疫情导致劳动者不能正常上班的,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开展网上教学等,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仅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1)材料一中画横线地方国家采取的措施保障了公民的哪些权利?(3分)
(2)结合材料一,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说明了什么?(3分)
材料二:交警陶某以规范的执法程序、文明的执法方式,依法扣留了非法上路的车辆。车主朱某为使自己车辆不被扣留,先是编造理由,继而拿手机拍摄民警执法,扬言要把视频传上网,还试图坐到警车上。面对抗拒执法的朱某,交警义正言辞:“你可以全网上传视频,但不可以恶意炒作,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维护了政府公信。
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3分)
26.材料:疫情爆发后,谣言满天飞。例如:
谣言1:吸烟后烟油子覆盖肺细胞表面能阻挡肺炎病毒;
谣言2: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
谣言3:把消毒液注射到体内,通过洗肺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
连日来,多地多名网民因在网络上制造谣言、传播谣言被依法处罚。
看到制谣、传谣者被绳之以法,小明说:“在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在网络上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请你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9分)
三.分析说明题(共12分)
27.小杨上学期间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他又应征入伍。在部队,他刻苦训练,积极钻研专业技术,多次荣立三等功。复员后,他自筹资金经营服装店,并积极纳税,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他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在家里,他孝敬父母,他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
材料中小杨享受了作为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义务?(6分)
28.习近平主席指出,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
我国宪法是如何规定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的?(6分)
四.探究与实践(共15分)
29.(15分)
2021

3

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某校八年级同学搜集整理了以下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共同探究。
【优化服务】3月11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他指出:政府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对于政务服务中那些涉及企业、人民群众经常要办的事项,要努力做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
(1)优化政务服务需要规范国家机关权力运行。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规范权力运行?(7分)
【法治中国】2020
年我国不断加强依法行政和社会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
9
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
37
部。我国的法律在总则中都会特别明确“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我国现行宪法汇聚了全国智慧,反映党和人民共同意志。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大在于人民具有真诚的信仰
(2)请谈谈作为中学生怎样增强宪法意识?(6分)
【关注民生】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注重解民忧、纾民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改善人民生活。继续在教育、健康、住房、养老等问题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3)列举两个你所知道的国家改善民生的举措。(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