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1框 感受文化影响-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导学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第1框 感受文化影响-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导学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1框 感受文化影响
问题导引
核心素养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哪些方面?
2.文化对人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3.文化影响人具有哪些特点?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科学精神:理解文化影响人的来源、表现和特点。
法治意识:依法参与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网络文化环境。
公共参与:参与社区、学校良好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建设;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主干知识梳理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__________,来自各种形式的__________。
1.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______和交往方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____________。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____________,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2.文化影响人们的__________、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________以及认识的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人们在实践中_____________和行为的选择。
文化影响面面观
文化环境
文化活动
交往行为
文化印记
价值观念
实践活动
角度
深度
广度
目标的确定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______________。
2.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________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潜移默化的影响
潜移默化
思想和行为
自觉
1.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____________的。
2.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______________。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各种_____________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深远持久的影响
深远持久
核心和标志
文化因素 
综合素质
终身发展
1.“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致。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不同性质的文化往往带有时代的印记
C.文化方面的差异根源于价值观的不同
D.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
[解析] 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产生的情致也不同,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A符合题意;B、D与题意不符;C说法错误,文化方面的差异根源于社会实践的不同。
A
2.中国儒家有一套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办法,概括起来就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做好这八个字,不但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还可以治理天下。此外,中国百家均有一套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这则材料说明(  )
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C.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
[解析] 该题主要强调中国百家均有一套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表明文化对人交往方式的影响,A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实践活动,B、C都不符合题意;D错误,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受到文化的影响,而不是文化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
A
3.在传承乡村文明、乡土文化上下功夫,留住乡韵、记住乡愁。乡韵乡愁是割不断的情感纽带,是抹不去的成长记忆。下列古语与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D.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解析] 从文化生活角度,乡韵乡愁是割不断的情感纽带,是抹不去的成长记忆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C正确且符合题意;A、D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与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不一致;B与题意无关。故选C。
C
知识整合
核心要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释疑解惑升华
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等待文化的熏陶。请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1)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所参加的文化活动无不对人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自觉地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环境,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主动感悟文化对人的影响和熏陶。
(2)文化影响尽管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但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应当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这一观点对吗?
提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三观”对人的影响不是永久不变的,而是“深远持久”的。
3.有人认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提示: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1.教材P13“探究问题”
提示:(1)第一幅是指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或饮食文化;第二幅是指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或饮食文化。从图中可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还有若干表现,如民族传统节日不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同等。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由于美术家、将军、冶金学家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文化环境不同,所以对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看法或认识。但他们的认识有共同之处,是因为一个民族在实践上有相通之处,其文化也会有交融,其认识也相近。
2.教材P14“探究问题”
提示:(1)表示友好、欢迎和祝福。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的方式。泰国的“合十礼”以双手合十于鼻前略躬上身互相致礼,表示问好、告别、致敬、感谢、原谅等意思。在西方,亲人、熟人之间见面多拥抱、亲脸、贴面颊等。
(2)我国汉族——拱手礼;英国——吻手礼;日本——鞠躬礼;满族——打千、半蹲礼;朝鲜——尊师礼等。
3.教材P15“探究问题1”
提示:中西方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渊源和背景,所以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有很大区别,具体来说:
(1)在互换礼物时的表现反映出中美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差异。因为中国人表达情感时比较含蓄,而美国人则比较直接。
(2)名字的写法反映了中欧思维方式的不同。原因是中国人家族观念比较强,强调对祖辈的尊重,故姓在前,名在后。而欧洲人则强调自己的独特性,故姓在后,名在前。
(3)写信封,表现的是中欧交往方式的差异,语言、语法等的差异也反映出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
4.教材P15“探究问题2”
提示:游览泰山是一种文化体验。因为泰山不仅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更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深远浓厚的历史蕴涵;既有富有深意的石刻,又有蕴涵历史文化的文物古迹等。游览泰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油然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使知识得到丰富,思想得到升华,精神得到陶冶。
5.教材P16“探究问题1”
提示:可根据实际,结合自己阅读的一本好书、欣赏的一场音乐会、参加的一次有意义的文化活动等,谈谈它们对自己的影响。可从思想道德、文化素养、精神享受、思维方式等方面谈,同时把握文化影响的双重性。
6.教材P16“探究问题2”
提示:如:春节放鞭炮、清明节插柳枝、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等。
7.教材P17“探究问题”
提示:结合自己的经历、理想追求、思想觉悟等,分析说明这些对你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从而明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重点难点突破
1.从三方面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1)从内容看,包括:一是特定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们有不同的影响,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打上特定文化的烙印;二是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人们在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等各种文化活动中受到文化的影响。
突破点1 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和表现
(2)从性质看,注意文化影响的双重性:文化环境、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我们要保证其对我们积极、健康的影响,就要正确对待和选择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3)从程度看,不能把影响作用当成决定作用:文化环境、文化活动不是影响人们各种行为和活动的唯一因素。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接触等都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不能认为文化环境、文化活动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正确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列表比较文化影响人的两大表现
(2)文化对人的影响,从微观上看,影响人们具体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即人的言谈举止;从宏观上看,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表现
影响因素
具体内容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们,交往方式不同
②文化差异通过实物和行为表现出来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等
思维方式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思维拓展
理解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的关系
区别
实践活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活动
认识活动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活动
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维形式和思维程序的综合,是一种思维框架
联系
三者相互影响,一方面实践、认识活动决定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思维方式不同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2018·江苏卷,19)有调查显示,许多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表示,不仅在于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在于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有两位外国歌手还根据自己行走中国的体验,创作了歌曲《I'm
going
to
China》并走红网络。由此可见(  )
A.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B.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
A
例题
1
[解析] A对,许多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的原因在于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更在于他们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影响。B、D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影响,没有涉及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审美素养的影响。C错,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对点训练1〕
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中国传统“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之大事,多数老年人更喜欢在家中养老。由此可见(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具有绝对独立性,不受社会发展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解析] 传统“家”“孝”文化影响人们的养老方式,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②③符合题意;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①说法错误;文化由经济决定,具有自身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④说法错误。
1.正确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两大特点的内涵
突破点2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2.正确区分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
(1)潜移默化强调空间(“横”)的影响。文化在无形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侧重于影响的过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润物细无声”。
(2)深远持久强调时间(“纵”)的影响。经年累月所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侧重于影响的效果,如“乡音难改”。
(2018·天津卷·7)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
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A
例题
2
[解析] A对,材料表明展读革命先辈书信的文化活动激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体现了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C错,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主要途径。D错,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材料中革命书信承载的历史只是中国革命发展史。
〔对点训练2〕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在各地人们过中秋的形式不一样,但吃月饼、赏月等仍然是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自身传承的特点
D.有形强制的特点
[解析]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故先排除C、
D;许多海外华人世代相传中保留着中秋习俗,这体现的是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排除A选B。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