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课时欣赏与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欣赏图案,综合运用轴对称与平移的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的过程。2.能灵活运用图形的轴对称与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3.认识到许多图案都可以借助图形变换来设计,感受图形变换的美,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教学重点:欣赏图案,感受图形变换的美。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图形的轴对称与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怎样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怎样画出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交流图案的设计方法。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想法,师课件演示。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些稍复杂的图形都是由简单图形(基本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得到的。生1:图①是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轴对称得到的。生2:图②可以看作是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左上角的一个基本图形向右平移3次,成为第一行,然后把第一行向下平移3次,就成为这个图案。生3:图③这个图案中既有平移又有轴对称。把左上角的一个基本图形向右平移1次,成为两个基本图形,把这两个基本图形向下平移1次,成为4个基本图形,向右作这四个基本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成为上面的两行,然后把上面的两行向下作轴对称图形,就成为这个图案。2.操作完善图案。(1)交流星形图案的设计方法,继续在方格纸上画出连续向右平移的图形。师: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关系?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生1: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完全一样,是通过平移得到的。师: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仔细观察后在方格纸上继续画下去。生2:这个图形向右平移了6格。然后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出向右平移的图形。(2)继续在方格纸上画下去,完善图案。学生画完第一行后,教师提问:第二行的第一个图形应该怎样画?是由哪个图形向哪个方向平移几格?生3:第一个图形向下平移6格得到第二行的第一个图形。师:你能画出第二行后面的图形吗?学生独立完成后面的图形。指名说一说想法。生4:连续向右平移6格,平移了三次。师:现在我们看到,把一个基本图形连续平移几次后,方格纸上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案。3.运用轴对称或平移的方法,设计图案。师: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两幅图案是怎样得到的?运用了哪些图形的变换方式?生1:第一幅图可以看作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从中间竖直地画一条直线,先画出左边的图形,然后以直线为对称轴,画出右边的轴对称图形。生2:第二幅图先找到第一个基本图形,再向右平移3次,就可以得到这个美丽的图案。学生在回答中可能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老师给予指导或提示。小结:图案设计的一般步骤:(1)选择基本图形;(2)确定设计方案;(3)绘制图案。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28页“练一练”第1题。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2.完成教材第28页“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五、拓展提升下面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这是由一个平行四边形向右平行3格,连续平移了4次形成的。六、课堂总结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七、作业布置教材第28页“练一练”第3题。回忆旧知,为学习新课作铺垫。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板书设计欣赏与设计简单图形——复杂图形(轴对称、平移)(1)选择基本图形;(2)确定设计方案;(3)绘制图案。教学反思成功之处:组织学生欣赏图案,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及思维进程。不足之处:画图的时间较久,课堂时间有点不足。教学建议:本课要展示许多精美的图案,没有课件,学生很难观察,这些复杂的图案要是靠手工作图,将耗费大量的时间。使用课件进行展示,既能提高效率,又能突出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