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2018)信息技术第1册 第3单元 微项目2 探究网络信息交流的方式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泰山版(2018)信息技术第1册 第3单元 微项目2 探究网络信息交流的方式 教案

资源简介

微项目2
探究网络信息交流的方式
技术手册
1、QQ应用
(1)注册QQ号,安装登录QQ。牢记个人用户名和密码等资料,并注意保密,谨防盗号。
(2)使用“搜索”功能添加好友或搜索群
(3)使用“创建群”或“创建讨论组”功能建立群或讨论组
(4)使用讨论组或群的“聊天”、“传送文件”、“分享”、“创建群相册”等功能进行讨论组/群内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5)QQ防骚扰功能设置:“系统设置”“权限设置”“防骚扰设置”,选择适合自己的防骚扰方式。
2、微信应用
(1)在手机、PAD等智能终端安装微信软件。
(2)使用
“QQ/手机联系人”、“摇一摇”等多种方式添加微信好友或公众号。
(3)使用文字、语音等多种方式与微信好友交流;能发送照片、视频等资源给好友。
(4)使用“分享”功能在朋友圈里分享信息资源。
(5)建立群聊,邀请好友参加群聊。
3、网络论坛
(1)注册网络论坛用户。
(2)选择论坛版块,浏览感兴趣的帖子,使用“回复”功能回贴。
(3)使用“发贴”等功能发表话题,并在贴子中使用文件、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
教学指引
[指导学时]2-3课时:个人完成选题1-2课时,课后延伸、小组交流分享1课时
[教学建议]
为了使学生能获得更真实的应用化验,实施项目的时间、场合、活动均可灵活选择。
QQ、微信、论坛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交流方式,大多数学生对其功能和操作很熟悉,因此在技术方面难度不大。建议通过学习资源库、学习网站或微视频等方式适当补充有关网络通讯的常识性知识和技能,如:网络社交平台、无线移动网络、WIFI热点及设置等。
在项目中引导学生从社会伦理、文化内涵、网络道德、网络安全、文明礼仪等多方面、多维度地去感受和评价个人或群体的网络交流行为,思考网络交流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有价值、有节制、有安全防范意识地进行网络交流。
教学目标
掌握QQ、微信、论坛等常用网络交流方式的相关技术,能适度、安全地应用网络交流服务于生活、学习。
教学重点
网络交流的基本方法,网络交流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网络安全、社会伦理、文化内涵等。
教学环节
环节一
小组交流分享网络交流相关话题小组成员交流个人习惯使用的网络交流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势或特点,主要应用在哪些情境,有哪些应用技巧结合课本内容,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行深入学习。
环节二
网络交流方式在旅行中的应用尝试学生对个人选题进行自主探究:结合本组或个人的旅行计划,思考在旅行的各个环节可以应用哪些网络交流方式。整理探究成果。
环节三
课后延伸在小组或个人的旅游活动中,有选择地应用QQ、微信即时交流信息;撰写旅游研究性学习材料,并发布到论坛上,与坛友交流观点。
环节四
环节四,小组成果交流。
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个人成果的小组分享:
1、
展示个人探究成果,比如QQ、微信交流的内容,发布在论坛上的帖子等。
2、
分享个人在应用网络交流过程的感受及收获。
小组伙伴分享时,把个人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并进行尝试或探索,从中获取新的方法和经验。
环节五
环节五,完善个人成果。把本活动中网络交流的方法、技术、技巧及应用感受用文字或思维导图整理出来。?
环节六
安全地使用微信?在微信里,除了一对一的联系,还会加入或创建各种群聊。对个体而言,群聊消息很多时候没有太大价值。为了防止不停地被群消息骚扰,可以有选择地关闭群消息提醒。(1)进入想关闭提醒的群聊;(2)单击右上的按钮进入“详细设置”,关闭“新消息通知”。
设置朋友圈权限
在朋友圈中,分享的信息可能不希望某些人看到,同时也不想看到某些人的朋友圈信息。此时可以设置其朋友圈权限,步骤如下。
教学评价及建议
QQ、微信、论坛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交流方式,大多数学生对其功能和操作很
熟悉,因此在技术方面难度不大。建议通过学习资料库、学习网站或微视频等方式适当补充有关网络通讯的常识性知识和技能,如:网络社交平台、无线移动网络、WiFi热点及设置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