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微项目5 创建图标探究数据关系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微项目5 创建图标探究数据关系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创建图表探究数据关系
主备人:
授课人:
第___周
第___节
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制作图表是电子表格软件一项重要的功能,利用图表直观地呈现数据,不仅仅只是数据的一种形象描述,更重要的是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总体的结构特征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是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针对本节课而言,利用数据与图形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呈现结果,发现数据中的价值和规律,是我们要重点关注与培养的切入点。
学情分析
对学生来说,用图表描述数据的方法是不陌生的。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中,学生都有过画统计图表的亲身感受,对用图表表达数据的优势也有了一定的体会,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该有一定认识上的基础。由于以前教材和教学中,不太注重对技术价值的探讨和学习,学生可能对利用图表分析数据、研究问题的方法缺乏深入的认识。这节课对学生来说,不仅要将数据与图表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为什么使用图表以及如何利用图表进行问题的分析与呈现。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电子表格的图表功能,直观地呈现数据。  2.了解三种常见图表的作用和适用环境。  3.能够根据问题需要,选用合适的图表开展分析和研究。4.通过实践探究,体验数据图形化表达的直观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恰当的选择数据呈现形式,从分析数据到探寻事物本质规律的洞察能力和客观判断能力。5.通过讨论交流,了解中国体育由弱至强的奋斗历程,感受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激发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对体育精神的正确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图表向导建立图表;并根据图表展开分析和研究。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需求选择恰当图表体现数据价值。
评价设计
技能评价:以自评为主,小组评价配合,形式采用本节课所学的图表呈现,以活学活用的形式帮助学生对图表价值做出客观判断与分析。素养评价:以互评与师评方式为主,由小组长填写记录,并对本组成员做出针对性指导建议,帮助每位成员进步与提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观看CCTV《新闻调查》,体会图表的作用和优点。请学生思考:视频中出现了哪几种图表?(柱形图、折线图、饼图)B、相对于数据表格,图表有什么优点?(图表更直观,形象,生动)设计意图:在Word中,为了增强文字的说服力,我们通常配合图像说明,同样,在Excel中,如果将枯燥的数据转换成图表的形式,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到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总体的结构特征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可以让原本枯燥的数字演绎出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二、认识柱形图1、用柱形图分析问题师:Excel提供的图表类型有几十种,图表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与恰当之说。其中柱形图、折线图、饼图是三种应用最广泛的图表类型,咱们今天的探究就从这“大局”着手。三种常用图表中,柱形图对大家而言是最熟悉的,因为在小学时,大家曾尝试过这种分析数据的方法,那么:  A、柱形图表是如何描述数据的(柱的长短)?柱形图能反映出事物的哪些关系?(大小、多少等数量关系)B、请大家观察课本P87图,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既然柱形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数据大小,反映事物的大小关系,那么我们在分析有关数量关系的问题时,当然要尽量的选择柱形图来分析。2、制作柱形图  师:有了数据源,我们就可以做出柱形图。那么,在电子表格中,如何根据数据表来制作柱形图表呢?即将到来的里约奥运会又重新勾起国人的奥运情怀,今天让我们追随中国体育人的追梦历程,看看中国体育是如何从弱小走向强盛的。    教师巡回指导,并同学生一起总结重申以下几点:A.
进入“图表向导”对话框的方法:①工具栏按钮②插入菜单B.数据源的选择直接决定结果准确与否,所以必须确保所选区域是正确的,数据源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不连续的。小结:学生演示陈述制作图表的方法和步骤:图表类型→数据源→图表选项→图表位置拓展练习:C.生完成
“试一试”,意识到:图表与生成图表的数据源是相互关联的,这再次体现了电子表格在数据处理上的智能性。D.如何对图表进行编辑?(“图表选项”的设置)小组交流:你从得到的柱形图中,发现哪些现实问题?请以“中国”为例重点说明。三、认识折线图师:在奖牌榜上,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美国,如果要研究近年来两国在历届奥运会上金牌数的变化趋势,用什么图表更合适呢?(折线图)折线图,是用一系列以折线相连的点表示数据,所以最适合于描述某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小组讨论、实践探究:A、研究事物的变化趋势时,用什么图表比较合适?B、如何制作出这种图表?学生动手探索,并尝试总结陈述。小组交流:对我国体育健儿在即将举行的里约奥运会上的金牌数作个预测,并阐述理由?四、认识饼图师:如果要研究各个数据系列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时,柱形图和折线图都有点力不从心,这时最适合粉墨登场的是?(饼图)饼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面积表示各个系列所占总数的百分比,所以饼图更适合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分组讨论、实践探究:A、研究事物的比例分配关系时,用什么图表比较合适?B、如何制作出这种图表?C、你从饼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对即将到来的里约奥运会你有何期待?学生动手探索,并尝试总结陈述如下:A、饼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所以一般的,一个饼图只显示一个数据系列。B、选择两个不连续的区域时,借助Ctrl键。设计意图:奖牌的数量有限,但体育人勇往直前的精神无价,无论是站上领奖台的天之骄子,还是铩羽而归的志士,甚至是那些站在运动员背后的教练、队医、陪练等无名英雄,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每个人都对中国体育健儿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充满期待,让我们为他们祝福加油吧。课堂拓展(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当生成一个图表后,图表上的信息通常是按照缺省设置显示的。为了获得更加理想的显示效果,就需要对图表中的各个对象重新进行修饰,以改善和美化它们的外观。五、总结提炼 师:图表种类很多,应用最广的就是今天我们尝试的这三种,那我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该如何确定选择哪种图表呢?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前面的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并填写下表: 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特点与适用环境的比较:图表类型描述特点适用环境柱形图?用柱的长短来表示数据的大小适合于进行数据大小或多少的分析比较?折线图将表示数据的点用直线连接,形成一条连续的折线?适合于描述某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饼图?用扇形组成一个圆适合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小结:在制作图表时,应根据问题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图表,才能体现主题需求,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
。六、检测反馈:1、学生完成“达标检测”。2、小组长上报结果,大屏幕以图表展示各组的学习效果反馈。师生评价。师小结:我们学习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有利于将数据直观地表现,帮助我们从多角度来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柱形图、折线图、饼图,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彼此的适用环境,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我们要根据需要,恰当地选择合适的图表开展研究。用图表来呈现数据是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种方法,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研究中得到大力应用。七、课后作业
完成导学案中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巩固新知,提升分析能力。
个性化修改
效果评价
三种图表的绘制过程基本相同,差异在于数据源的准确选择,这对学生也是难点,错误的数据区域选择会直接导致错误的结果,约有15%的学生易犯这种错误。
教学反思
在本节实践课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多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师生互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生在这方面的主动性起伏较大,本人力求通过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引导调控,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课堂中,教师不是主要发言人,而是通过问题的引导,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去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体会,今后本人要在这方面加大探索与学习力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