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微项目2 体验表格美化效果 体验表格美化效果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微项目2 体验表格美化效果 体验表格美化效果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体验表格美化效果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我们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还记得初一上册《做一份与思维同行的旅行计划书》吗?那就是读书和行路的完美结合。我们制定了旅行计划参考表,出示两个工作表,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从图中你都读到哪些信息?哪个表更容易获取信息?
第一个表格是美化了的表格,让表格变得美观,不仅仅让表格变得漂亮,而且能够提高数据的说服力,让数据自己说话。
本节课,我们将运用图书和旅行数据,探究表格美化的方法和效果。
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项目选题
专题
1
用边框或颜色分割数据
专题
2
增大间距让表格更清爽
打开课本
69
页,小组讨论,确定一个或两个主题,小组成员分工,集体讨论制定计划完成选题,选好的小组请组长在黑板对应专题下面写上组号。
专题
1:用边框或颜色分隔数据
要求:
1.
选择合适的表格加边框线,并思考边框线的作用。
2.
如何用色差来分割数据,在颜色选取上有什么讲究。
3.
运用字体、字号、颜色区分数据。
4.如何套用表格样式和单元格样式。
5.表格美化的目的是什么?
专题
2:增大间距让表格更清爽
要求:
1.合并单元格
2.如何改变行高和列宽
3.文本水平居中和垂直居中的方法,如何将各列设置成相同的宽度。
4.比较表格变化前后的表达效果。
三、项目实施
选择专题
1
的小组请打开文件“收藏数单”探究,工作簿中有3个工作表;选择专题
2
的小组请打开“门票价格”探究,探究要求在工作簿中有,可以参考主题网站项目要求。时间10
分钟。
(求助路径:课本,主题网站(解释网站如何使用),小组探究,操作尝试,帮助功能,求助教师)
四、项目交流
(一)请各小组按照项目交流的要求,先组内交流,确定班内交流的内容,时间
3
分钟。
(二)班内交流
为了让更多的小组有展示的机会,每个小组只交流一个问题和困惑。
小组负责记录的同学需要记录本组的发言情况,展示+5
分,回答问题或者评价其他小组作品+2
分,提出疑问+1
分,最后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是优胜小组。
请在电子教室举手。
按照不同的主题来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并给予不同的评价。
项目㈠
1.针对选题,谈一谈在探究过程中有哪些发现或收获?
2.什么时候给单元格加边框线?(需要打印到纸上进行阅读的表格,在电脑上阅读的表格,用颜色分隔不同类型的数据更好)
3.如何选择不同的颜色来分隔数据?单元格填充颜色与字体的颜色如何选取?
4.在探索中还有什么困难和有趣的发现?你是怎么解决的?
项目㈡
1.针对选题,谈一谈在探究过程中有哪些发现或收获?
2.改变行高和列宽的方法有哪些?
3.如何设置文本的水平和垂直居中?
4.如何合并单元格,什么时候需要合并单元格?
5.在探索中还有什么困难和有趣的发现?你是怎么解决的?
五、归纳小结
在本微项目研究中,我们已经认识到,通过对数据表格的美化,不仅使表格变得赏心悦目,而且能够突出体现表格中的数据结构、功能和关系。
思维导图
我们可以利用加边框线,字体、字号、颜色,套用表格样式以及套用单元格样式等来用边框和颜色分割数据,也可以通过合并单元格,改变行高和列宽,文本居中、去比边框线等增大间距的方法让表格更清爽。
美化时还可以借鉴
PPT
中增强视觉表达效果的一些方法来应用于表格的美化,如插入图片,我们用图书和旅行数据插入图片让项目要求更清晰。用“箭头”形状标注数据关系,色相环中同类色和互补色的运用等。
六、评价
根据刚才的项目交流,把另一个选题做完,也可以美化上节课建立的数据表。
打开问卷星,完成本节课的评价。
简单总结评价
七、总结(2’)
读书是心智的成长,行路是阅历的成长。我们可以利用因特网查找旅游信息,利用手机、相机等记录旅行中的精彩,利用QQ
或者微信等自媒体分享旅游见闻,利用
Word
撰写旅游传记,利用
ppt
做一次演讲,利用
excel
通过分析统计获得更多的知识。做到知行并进,学以致用,珍惜时光,多读书,多走路,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微项目学习,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但由于学生对小组合作不够重视,部分学生对于基于项目的学习还不是很适应,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把他们分成学习小组,每组
4
人。每个小组设有组长,负责协调、组织本组同学开展各项学习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成员分工情况,完成情况,以及在展示交流环节本组得分情况。还设有监督员,监督小组成员完成情况。
汇报员,负责统筹呈现、展示小组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让有基础的学生手把手地带动没有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形成互动小组,体现新课标中“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学习”的要求。
效果分析
整节课知识目标很明确,就是围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利用基于项目的学习,很好地完成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还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师生在有序的教学设计中完成了本节课预期的效果。通过微项目学习,强化了探究精神、合作意识。课堂上通过小组分工选择小的主题,明确组员任务,在相互的帮助和竞争中,进一步提高了团体协作能力。
教材分析
《体验表格的美化》一课为泰山出版社信息技术第二册上第
3
单元的微项目
2。本节课共两个专题:用边框或颜色分隔数据和增大间距让表格更清晰。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表格美化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如何通过美化突出体现表格中的数据结构、功能和关系。本微项目是在微项目
1
的基础上进行美化,同时也为以后的微项目服务,虽然美化感觉做的是表面文章,但美化的表格会给后面学习的公式、函数、统计及图表看起来更赏心悦目,结构更清晰。美化的方法除了常用的边框、背景颜色、合并单元格、改变行高、列宽等方法外,还可以迁移ppt
中增强视觉表达效果的方法。
评测练习
练习:
1.
根据项目交流,把另一个选题做完
2.
美化微项目
1
建立的数据表
评价:
问卷网评价地址
https://www.wenjuan.com/s/3qY3uu/
教学设计
仔细回顾和体味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本节课我创设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情境,引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又从初一上册《做一份与思维同行的旅行计划书》中的旅行计划参考表导入,把前面学过的知识有效整合,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行路,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做真正与思维同行的旅行者。
二、制定切实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整节课目标很明确,就是围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探究表格美化的方法和效果。利用项目教学,很好地完成整节课的目标。同时还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师生在有序的教学设计中完成了本节课预期的效果。通过项目学习,强化了探究精神、合作意识。课堂上通过小组分工选择小的主题,明确组员任务,在相互的帮助和竞争中,进一步提高了团体协作能力。
三、倡导自主学习,注重学法指导
整节课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基于项目的学习的指导,课堂上师生平等、互相尊重,小组成员自主选题,自己制定计划完成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也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促使他们向更高目标前进。同时也注重学生探究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与健康的信息使用习惯。
四、进行科学评价,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本节课采用了以小组为单位,师生共评的评价方法。小组内的记录员将本小组成员参与项目情况,展示交流及回答问题情况进行统计,遗憾的是课堂上没有展示的机会。
利用问卷网进行评价,有助于教师全面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既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又能找到不足,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不够明显,小组长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上尤其是上机操作中,学生们只知道自己独立操作,同伴之间缺少一种合作交流,使合作学习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没能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的作用,小组长的积极性与作用也没有能充分调动起来。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巩固新知,让所有学生都能牚握本节所学内容。
二、教学环节不够紧凑,评价不够到位
教师应以多种评价形式,促进学生发展。与学生亲切的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会为每节课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课上下来关注学生的面不广,没有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以后要尽量多的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交流,得到成就感,这样他们以后的学习积极性也会相应的提高。
评价内容设计有点单一,对于探究过程采用问答式问卷,学生回家的过于简单,没有能够对自己和同伴的探究过程评价,更多地停留在结果的评价,设计评价时应细化评价指标,把自评、他评贯穿整个活动过程。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使我感觉到还有许多有待于完善之处,教学相长,今后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教学管理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体验表格美化效果》这节课后的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