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可能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教学重、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操作法等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看谁来了?生:阿凡提师:同学们对阿凡提都很熟悉,下面我们侃侃他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2、师:一天,阿凡提牵着自己心爱的小毛驴,背着一袋金币往家赶。刚到村口,就碰到那个贪财、吝啬的大财主。他看到阿凡提手里的一袋金币就眼红。眼珠转了转,对阿凡提说:“如果你能把口袋里的金币往空中一抛,落下后个个都是正面朝上,那么这些金币就是你的了。如果不是,哼!哼!那它就是我的。那么同学们猜猜结果会怎么样呢?生:可能是阿凡提得到金币,也可能是吝啬的大财主得到金币。师: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结果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我们把它叫做可能性。3、师:元旦快要到了老师让同学们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自己所表演的节目,节目分别有唱歌、跳舞,等等,那么如果让你抽的话,你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呢?生: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跳舞,还有可能是其他的节目。师;对于这件事情结果,我们同样不能得到确定的结果。4、师:以上这些都是用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表达,都属于可能性事件,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可能性5、师课件演示课题:可能性。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并巩固练习(一)教学例题11、师: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1号盒子、2号盒子。2、师: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展示两盒子中球的颜色、数量。1号盒子中装有8个红球。2号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2个黄球,2个黑球,2个绿球。3、问题(1)师:从1号盒子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2)师: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依次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生:一定是红球。师:为什么?生:因为1号盒子里面装的全部是红球。(3)师: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1号盒子,谁来?(学生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师:同学们猜测的结果对吗?生:对师:同学们真聪明。(4)师:从2号盒子里任意摸一个呢?请小组讨论:(5)师:请学生摸一摸(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生随机汇报。(6)老师可根据盒子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二)小组合作,摸球游戏(每次口袋里该放什么球)1、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师: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根据要求装不同颜色小球的游戏。师出示条件(1)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2)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可以放红、黄、黑色三种颜色的球,也可以放红、黄两种颜色球,还可以放红、绿色两种颜色的球)(3)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2、生按照要求操作3、师巡视指导4、生操作完一个题目,教师指导学生个别汇报,并说明为什么。(三)教学例题21、师: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例如:明天可能下雪……(请学生举例几个)2、生汇报3、师演示例2图片⑴看图判断⑵说说为什么,并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些词语完整的表述。图片5时,学生读题后,师展示小资料:目前,全世界每秒钟大约出生4。3人、每分钟大约出生259人、每小时大约出生15540人、每天大约出生37万人、每年增长约8296万人。⑶汇报、讲评。(四)考考你1、师:刚才我们知道什么情况下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述。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2、师课件演示题目:(1)太阳()从东方升起。(2)今天老师()要表扬我。(3)时间永远()停止。3、指导生认真读题,并分析说出为什么。(1)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2)今天老师(可能)要表扬我。(3)时间永远(不可能)停止。(五)连一连1、师:从下面的四个箱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2、师指导生认真读题,分析过程3、师课件演示结果,并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六)知识应用1、师:同学们,下面这些城市你们去过吗?2、生汇报3、师:下面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那些地方看看,他们那里的冬天会下雪吗?4、师课件演示图片5、通过刚才对资料了解,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一下呢?6、生回答7、师指导描述三、全课总结,课外延伸1、师:同学们大家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吧!2、师: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吗?请同学们下课以后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四、课后练习P1082、3五、教后反思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能自觉地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满数学课堂,并通过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创设问题情景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发现和提出问题主要依赖于主体对活动的积极性,活动量越大,接触面越广,就越容易发现和提出活动中的问题。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知识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积极地探索研究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面积”时,首先出示一面圆形镜子,问:同学们你们看着老师手中拿着的这面圆形镜子,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甲生说:圆形镜子的半径是多少?乙生说:圆形镜子的直径是多少?丙生说:圆形镜子的周长是多少?丁生说:圆形镜子的面积是多少?随着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同学们立即投入到思索与讨论之中。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求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索的氛围,而不是去提供现成的知识或结论。通过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的研究,使我领悟到: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必须创设益于学生自主探索的氛围;创设师生之间民主、和谐、互动的氛围;创设自由、活泼、主动展示自我的空间。这样才能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才能敞开心扉,发挥潜能,显示自我,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