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识Scratch》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本课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主要内容是了解Scratch软件的主要功能及积木式编程的特点,认识Scratch软件的界面中各个区域及其功能,能利用移动相关指令让角色动起来,体验和感受编写脚本的基本过程。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进入快速发展期,已经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且经过两年的信息技术学习,具备了良好的软件操作能力,初步具备学习编程的基础。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Scratch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积木式编程的特点。2.通过微课认识Scratch软件界面,能指出舞台区、角色列表区、脚本区、指令面板区等基本的功能区域,并了解它们的功能;掌握拖曳、拼接、删除指令、修改指令参数以及运行脚本等基本操作。3.通过故事编写创作动画,体验和感受编写脚本的基本过程,感受Scratch学习的乐趣,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重点:Scratch界面的认识和体验。难点:Scratch简单程序的编写和执行。五、教法与学法教法:以分层教学的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利用任务驱动、讨论法和演示法等帮助学生实现对Scratch的初步认识,引导优生带普通待进生共成长的互帮互助模式。学法: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团队互帮互助精神。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①反馈问卷数据,分析学情,引出视频介绍。②观看Scratch相关视频,说一说从中获取关于Scratch的哪些信息?(Scratch是什么?利用它可以做什么?)2.知识建构,基础铺垫探究任务:(1)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探究Scratch界面组成和各个区域的功能,掌握Scratch的基本操作。(2)请学生介绍界面组成并讲解各区域的功能,教师补充说明。实践任务:(1)接着给出第二个任务,通过教师演示和引导学生借助课本,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指令,教小猫学会走路,完成以下任务:①让小猫移动10步②改变小猫移动的距离,如:移动100步。③改变小猫移动的方向,如:向上移动。(2)学生自主探究,尝试搭建脚本。完成较快的学生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一步一步达成小猫移动的任务。(3)学生上台演示讲解,进一步熟练指令拖曳、拼接、删除和修改参数的操作。挑战提升:速度快的同学,可以继续选择合适的指令,让小猫走到边缘转身。3.创意构思,故事实现添加新角色老鼠后,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创编有趣的故事,并全班进行分享。再组织学生尝试利用Scratch将自己所创想的故事实现。4.分享交流,评价提升学生分享展示评价自己的作品:(1)我续编的故事是:(2)我用到了_______指令面板中的_______指令。师生共评:评价以赞赏为主。【设计意图】通过分享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发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提升学生评价能力。5.记录收获,小结归纳(1)学生梳理这节课的收获,并写下学习心得。(2)教师小结:Scratch不仅仅是编程工具,它还提升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才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七、板书设计初识Scratch程序设计舞台区角色列表区指令面板脚本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