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学生在了解小数产生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知道小数和整数一样,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能力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情感目标:在生活情境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加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及进率。教学难点: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学情分析:三年级时学生已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会认识小数以及读写法,知道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会进行两位以内小数大小的比较,以及一位小数的简单加减法。在生活中,小数的应用也普遍,所以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小数认识的基础。教学方法:操作法,观察法,讨论法,引导尝试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华东超市大家熟悉不熟悉啊?去过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再去哪儿逛逛,好不好?(课件出示)请大家在逛超市的同时,找找看,你在哪儿发现了数?是哪些数?2.认识他们吗?读一读,生活中,这样的数多不多?还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数?3.在我们身边随处都能找到小数,小数的用处可大了,所以,我们今后还要反复学习小数,接下来我们继续去数学王国探究小数的奥秘。二、新课教学(一)认识一位小数出示一米长的纸条1.估一下,大概有多长?2.确定是一米长的纸条。出示长方形的纸片,老师想知道这个表的长和宽,怎么办?(量)3.用一米的纸条做尺子,来量数位表的长。4.发现:不够一米。不能得到一个整米数,怎么办?(用更小的单位,把一米分成10个一分米)(板书)1分米1/10米0.1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也就是说1分米是把1米平均分10份里面的1份,也就是1/10米也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1米【设计意图】用一米的单位来量,得不到一个整米数,然后用分的方法引出小数0.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产生及其作用。5.通过测量,得到:长是3分米。3分米3/10米0.3米6.学生活动(1)把“1”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五份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2)在方格纸上涂出0.6,你打算把方格纸平均分成多少份????涂其中的几份?【设计意图】即时练习,举一反三,通过想、说、做,使学生明白以为小数与分母是10的分数的关系,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二)认识两位小数1.量出长方形的宽比2分米长点,但不够三分米,没法用整分米数表示怎么办?(用更小的单位厘米,把一米分成100个一厘米)(板书)1厘米1/100米0.01米2.得到21厘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21厘米21/100米0.21米3.学生活动(1)在方格纸上涂出0.06,你打算把方格纸平均分成多少份?涂其中的几份?(2)如果要在方格纸上涂出0.65呢?(三)认识三位小数如果仔细看,这个数位表的宽比21厘米还多一点点,但又比22厘米少,如果要得到更精确的宽度,可不可以再分?(用更小的单位:毫米,把一米分成1000个1毫米)1毫米1/1000米0.001米(四)如果我们需要更加精确的数,可不可以再分呢?分的完吗?【设计意图】在认识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有层次,有规律地认识两位小数,学习三位小数,降低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难度。(五)小数的计数单位课件演示:用一个正方体的分解来演示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六)教学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10个0.1是1,10个0.01是0.1,10个0.001是0.01,也就是说,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进率是10。师:同整数一样,小数里面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进率都是10。【设计意图】直观演示,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加深学生对用“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意义的过程的理解,二是通过观察,能更容易的理解小数计数单位之间进率的理解。三、巩固练习“勇闯智慧岛”1.看图写出分数和小数。2.我是小法官四、课堂总结1.观察,思考,小数跟哪种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2.评价学生活动,下课。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计数单位1分米1/10米0.1米十分之一1厘米1/100米0.01米百分之一1毫米1/1000米0.001米千分之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