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上信息技术 2.3组织管理文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七上信息技术 2.3组织管理文件 教案

资源简介

组织管理文件
学科:
《信息技术》
三维目标:
1、学习对文件进行常用操作的方法。
2、熟练掌握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管理的实践操作能力。
2、树立文件管理的科学思想,在教学素材选择方面精心挑选,渗透德育。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对文件的管理操作。
2、教学难点——部分来自偏远农村的同学计算机基础差异比较大,对计算机操作有畏惧逃避心理,不愿参与共同进步。

型:EEPO平台互动
教学器材:学生微机室,广播教学软件、投影
课前准备:
机房统一部署,教师利用广播教学软件,提前将包含“图片”、“视频”、“文档”等文件夹和文件在内的“教学素材”文件夹发送到学生机D盘上,并设置好文件夹视图、文件关联等设置。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热身运动
上一课时,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关于文件、文件名和资源管理器的相关知识。在上新课之前我们来点热身运动,也算是对上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回顾,为我们今天即将要进行的操作进行铺垫:
(1)、请4名同学上讲台上来,按照老师的指令,分别使用资源管理器中的文件图标、地址栏、树状目录窗格和前进后退等工具按钮快速跳转到老师指定的位置。其它同学看示范。
(2)、一个提问:一个文件的名字是由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的?其中的______是系统识别文件类型的依据?一个操作:请大家将“D:\教学素材\视频\令人震撼激情飞扬的中学跑操视频.FLV”文件的打开方式设置成双击默认用QQ影音来打开。(教师检查,然后请一名同学上来演示。)
第二环节:新课——基本操作
1、对文件的管理是一种能力,下面我们来训练一些简单而又常用的操作(这是基本的,要求人人都会,教师来回巡视指导或通过软件监控检查完成情况):
(1)、改变文件夹视图——请将“D:\教学素材\文档\”文件夹的视图模式改成“详细信息”,并按文件类型进行排列。
(2)、重命名——请将“D:\教学素材\编程源码\”文件夹重命名为“源代码”
(3)、删除——将“D:\教学素材\网页制作\”文件夹删除,放到回收站中。(不必清空回收站)
(4)、移动——将“D:\教学素材\会考题库\”文件夹移动到“文档”文件夹中。
(5)、撤销刚才“移动”和“删除”等两步操作。
经验交流:
(1)、文件重命名的多种操作方法——在右键菜单中选择、两次单击、F2快捷键等。
(2)、“复制到”和“发送快捷方式”有何区别?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第三环节:进阶
对文件的管理要从小就养成良好习惯,不仅文件名不能乱起,而且文件的存放不能凌乱,用来分类存放文件的文件夹也要命名一定要合理、规范。(教师请学生观摩教师“文档资料”文件夹,了解学习其管理思路)
学生任务:
(1)、在桌面上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收藏”,并在“收藏”文件夹内再新建两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音乐”和“图片”。(
相邻的同学请相互帮助,可以指点,但不可以代替他人完成操作。)
(2)、将“D:\教学素材\图片\Wallpaper\”下的“8.jpg”-“15.jpg”、“美丽风景.jpg”、“万峰林-田园风光1.jpg”-“万峰林-田园风光3.jpg”等12个图片文件复制到“桌面\收藏\图片”文件夹中。(1名同学使用教师机演示,其余同学同一排4桌4个人相互帮助,都做完了以后举手让老师记录成绩。)
教师点拨:多文件的选择——
A、拖曳鼠标
B、按shift键实现连续文件的选择
C、按Ctrl键实现同一窗口下任意文件的选择
D、Ctrl+A实现全选
除了完成刚才的任务之外,继续练习:
将“教学素材\文档”中的文件全选,进行删除;(不必清空回收站)
将“教学素材\音频”中的文件任选3-4个文件,复制到“收藏\音乐”中;
第四环节:知识拓展
——你知道吗?
?
文件常用操作中,删除的文件可以进入回收站中进一步删除或选择恢复;使用Shift+Delete可以不经过回收站将文件直接删除。(对重要文件慎用!)
?
移动和复制的另类操作——拖曳,这两者有什么区别?赶快通过实验验证吧:将“D:\教学素材\视频\Right
here
waiting.swf”拖到它的上一层文件夹(即“教学素材”文件夹)中和拖到“E:\”中进行对比,发现什么奥秘没有?
第五环节: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关于搜索的知识,3分钟以后完成以下任务:
(1)搜索出D:\下的所有MP3音乐文件;
(2)搜索出C:\中的所有第二、三个字符为“ea”的文本文档(拓展名为.txt)。
搜索结果不符合要求的,继续摸索解决。关于搜索操作的方法和技巧,老师下一节课进行指导讲解。
第六环节:课余时间安排
1、将新建的“收藏”文件夹重命名为“班级
姓名”(例如“9班
李强”)的形式,发送给老师,由老师检查完成情况,当作平时作业。
2、仍存在困难的同学继续摸索练习。
3、讨论:“从回收站彻底删除了的文件还能找得回来吗?”想上网的同学,去百度搜索一下,解决这个问题。
第七环节:教师引导总结
本节课时你是否各有收获?有些操作是否还存在困难?课后任务:思考“为什么在有些计算机上,我们看不到文件的扩展名?”希望下一节课能从同学们这里得到正确答案。
课后反思:
1、
本课时的教学大量地应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发挥了教师主导的作用。由于教学效率高,虽然容量大,知识点多,但并不觉得杂乱,一条主线,一气呵成。部分环节使用了小组互助,有利于加强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协作学习,也加快了教学的推进。
2、
部分内容(如“搜索”)教师坚持不讲,由学生自主探索,这一点设计比较好,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避免教师包干,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好处,但要注意记住在下一节课开始上课时的过渡衔接阶段检查学生的自主探索效果,否则失去意义。
3、
本节课的缺点是:任务的设置有一定的梯度,但是梯度区分不够明显。任务的表达形式比较单一,学生竞赛还是竞赛,会感觉疲倦,如何更有趣,尚需琢磨。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