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上信息技术 3.4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七上信息技术 3.4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 教案

资源简介

《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教学案例
一、教案背景
本教案设计的是通过主题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学习如何有效获取信息的教学内容。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交流和深度沟通,思想、经验和知识的分享,情感、体验和观念的碰撞,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本教案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的,上海科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单元第四节已向学生简单介绍了通过互联网搜索信息的方法,而家庭中互联网络的普及也为主题探究学习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课题
上海科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单元 走进网络——第4节 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和安排
本单元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主导线,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去了解重阳节这一中华传统节日。让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信息,增强信息意识,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掌握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从操作层面完成信息的获取,通过主题探究的实践学习,对信息搜索的操作方法与技巧进行探究,为后期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打下基础。通过主题探究学习不仅提升学生网络收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其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利用关键字搜索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下载文字、图片、文件等信息。
(2)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
【教学难点】
如何高效地检索信息、有效地归纳和整理信息,深入探究和挖掘信息。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利用网络查找、保存指定主题的信息;
2、学会围绕指定主题,筛选、归纳、整理信息;
3、总结提高搜索效率的经验。
(2)过程与方法
1、熟悉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2、能根据需要确定信息需求,选拔合适的途径获取信息;
3、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协同探索,拓展学习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利用互联网收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自觉遵守信息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
2、综合多种因素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养成从权威网站获取可靠信息的习惯;
3、培养与他人合作、沟通与分享的协作精神。
(4)行业与创新
1、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2、积极参加各种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创新和开发活动。
四、教学方法
(一)教法:引导探索、发现法
【设计意图】这样的教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探究的能力。
(二)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合作为基础、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及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创设情景,引发思考(时值重阳将至,以一段“临近重阳
重温敬老传统礼”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的思考与讨论,启发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需要的信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临近重阳
重温敬老传统礼”的视频,提问“你知道重阳节吗?”(http://v./v_show/id_XMTI3NjIyMTI4.html
(?http:?/??/?v.?/?v_show?/?id_XMTI3NjIyMTI4.html?))
【学生活动】交流、发言
【教师活动】今天我们全面的了解重阳节这一中华传统节日。你能想到用哪些方法来进一步掌握这些你不太了解的信息呢?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纳出感官获取、调查研究、实践活动、文献检索、媒体等获取信息的途径。
(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的方法
1、了解搜索引擎
【教师活动】今天我们要学习利用互联网有效获取信息,同学们知道哪些搜索网站(引擎)呢?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些搜索引擎”。
2、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搜索初探
【教师活动】下面就以“百度”搜索引擎为例学习搜索的技巧。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输入http://www.
(?http:?/??/?www.?/??),打开“百度”主页。输入“重阳节”试试。每组同学试试回答这两个问题。(展示问题)
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什么时候?
九月初九
重阳节还被称为什么节?
重九节、
【实践学习】利用“百度”搜索“重阳节”。
【师生活动】交流以上两个问题。
(2)文字信息检索
【教师活动】重阳节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找找有关重阳的诗句吧。
【实践学习】利用“百度”搜索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赛一赛】重阳古诗接龙,看哪组接的多。(规则:每首诗每组不得参与第二次)
(3)图片信息检索
【教师活动】大家都学过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你能在百度上查找到这首诗的配图诗吗?
【实践学习】利用“百度”搜索引擎的“图片”搜索功能查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图片。
(三)总结复习
【教师活动】互联网是丰富的信息资源宝库,搜索引擎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有用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时要掌握技巧,才能有效、高效的搜索。
【赛一赛】请各小组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并抢答以下问题:
1、“重阳节”这个词,最初出现在什么时候?
2、你知道“重阳之乡”在哪里吗?
3、庆祝重阳节一般有哪些活动呢?
4、重阳节是中国祭祖四大节日之一,你知道中国传统节日里还有哪些祭祖的节日?
5、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
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杜甫)
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出自__________的《__________》。
(四)课后探究
【教师活动】大家已经掌握简单的搜索方法,试试看怎么下载声音文件。
【实践探究】利用“百度”搜索引擎的“音乐”搜索功能查找有关重阳节的歌曲(例如:九月九的酒),
六、教学反思
由于本课采用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小组编排的合理性对于探究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前对于分组必须有通盘考虑,课上应指导学生结合主题、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的差异、活动与沟通能力的差异等情况编排小组,尤其要考虑小组成员的分工,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各负其责,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