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上信息技术 3.使用公式和函数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八上信息技术 3.使用公式和函数 教案

资源简介

《使用公式和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一学期第3单元《使用公式和函数》,用学生成绩表作为素材,让学生完成计算,学会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基础:八年级的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Excel操作。
(二)能力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到excel统计数据的强大功能。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一)教法运用
任务驱动法:设计分组任务,并提供帮助文档,引领学生完成任务。
教师(或学生代表)讲授法:对于新知识的使用,有必要让老师(或学生代表)直接讲授示范,使全体学生掌握正确的技能。
(二)学法运用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在老师和教学资源的帮助指导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归纳总结,掌握方法,形成价值观。
(三)学习评价设计
1、堂上提问:有启发性地提问,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2、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价是反思、进步的过程。
3、教师点评。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设置公式计算分数;
2、学会用函数计算分数;
(二)过程与方法:
1、灵活运用公式对数据进行操作;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任务驱动来掌握公式的使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合作互助精神;
2、培养学生数学计算思维。
五、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设置公式计算分数、利用求和函数计算分数;
(二)教学难点:利用求和函数计算分数。
六、课前准备
(一)学生预习新课,分组;
(二)教师准备好教学资源,包括PPT课件,素材等;
(三)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电脑、Excel2003。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探究(21页)
(1)在单元格C12上键入:“C2+C3+C4+C4+C5+C6+C7+C8+C9+C10+C11”并按回车键。在C12中能计算出式子的值吗?
(2)将单元格C12指定为活动单元格,再在列标上方的“C2+C3+C4+C4+C5+C6+C7+C8+C9+C10+C11”前插入“=”并回车,这时单元格
C12
显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实践,我知道设置计算公式时一定要以_______开头。
(提问学生)
(二)新课学习
1、设置公式计算分数
老师操作,并讲解在Excel中公式的使用

实践
在单元格C13中设置公式计算每户平均分数,然后分别在单元格B12和B13中输入“总分数”和“每科平均分数”。
2、用求和函数计算分数

探究(22页)
(1)在单元格D12中设置公式
“=sum(C2:C11)”计算,对比计算结果与C12中的是否一样,各自的计算公式有什么异同?
(2)除了设置公式外,你还能利用Excel的其他功能得到学科总分数吗?
(三)自我提高
完成“成绩统计.xls”
(四)归纳总结
求和函数
=sum(区域范围)
SUM是求和函数
例:=sum(C2:C11)
求C2到C11单元格的和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思路清晰,课前导入——新课学习——自我提高——总结归纳,而“新课学习”这一过程立足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课堂气氛活跃,突破重点难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