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排序和筛选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通过上一节课“函数的运用”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仅仅掌握这些远远不够,还需要学会对数据进行管理,本节课将用排序和筛选的方式来管理数据。不仅承接了前面的知识:“处理数据”,更为后面将学习的知识:“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生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对象为初二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会了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表格,学会了表格的简单处理(表格格式处理,使用公式函数等),对数据加工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表格的数据管理较为陌生。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排序和筛选的作用;(2)掌握排序和筛选的操作;(3)建立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的概念;(4)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完成课内的练习,掌握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的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强化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健康锻炼意识;(二)教学重点排序和筛选的操作方法;(三)教学难点1.对关键字、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的理解;2.对与、或进行理解;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方法】探究法、谈论法、讲授法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毛主席曾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作为青少年的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国家每年都在对青少年的体质进行测试。上周大家已经体测结束,老师这儿随机选了某班部分男生的体测数据,并将数据发到大家的桌面上“课程资源”文件夹中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管理这些数据,大致了解我们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二)课程教授:师:现在,请大家打开体测数据表,老师想跟大家来个小竞赛:看谁先将这个班的体测数据中的身高按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教师、学生进行竞赛:对身高进行由低到高排序)师:我排好了,你们排好了吗?生:没有。师:你们是怎么在进行排序呢?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下你们的方法。生1:一个个对比然后使用“剪切”行和“插入剪切单元格”的操作来将数据移动位置,最终完成排序。生2:新建一张新表,将体测数据表中的数据按照身高由小到大进行复制并粘贴到新表中,最终完成排序。师:大家能够将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运用,非常棒,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操作虽然也可以达到效果,但是对于数据非常多的时候,却十分费时。生:对。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新的方法可以快速的排序,分享给大家。请大家自主观看“课程资源”文件夹中的视频:“排序的操作”。并尝试对“体测”数据表按照身高由低到高排序,对于身高一样的情况,按照体重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学生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并尝试完成练习,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师:好,我看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排序的操作并完成了练习,我们随机看看几位同学的完成情况。(展示学生的练习情况)师:通过这几位同学的操作结果,我们发现有的同学并没有将我们的练习做完,只对身高进行了排序,对于身高一致时,并未按体重进行排序。我们请一位完成了所有操作要求的同学来给我们讲解并演示下他是怎么操作的。(同学进行演示)“开始”——“排序和筛选”——“自定义排序”——“主关键字”设置为“身高”——“添加条件”——“次关键字”设置为“体重”——“确定”即可。师:看来这位同学对于排序知识点的学习非常透彻,老师都不由想给你个大拇指。看了他的操作,那些没有完成的同学们知道怎么做了吗?生:知道了。师:刚刚没有完成的同学们再练习下。(学生练习)师:好,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同学们:为什么将身高设置为主要关键字、体重设置为次要关键字,可不可以将体重为主要关键字、身高为次要关键字呢?这里的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请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结合表格进行实际操作并讨论。(小组进行操作、讨论,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师:大家都有没有结论了呢?请一个小组来给我们分享下他们讨论的结果。生:如果将体重设为主要关键字、身高为次要关键字,那排序的结果就是体重一样时,身高矮的在前面了。师:那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在自定义排序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们小组有结论吗?生:有,我们小组认为:在进行自定义排序中,表格中的数据会首先按照主关键字进行排序,当主关键字的结果相同时才会按照次关键字进行排序。师:他们小组的结论大家认可吗?生:认可。师:老师也这么认为,你们真棒。相信关于排序的操作大家都会了。师:在大家刚刚讨论的时候老师找到了一份《男生体重指数(BMI)单项评分表》,我很想知道体测数据表中的男生们有没有肥胖的,在进行排序操作时,我们观察到排序的操作下方有筛选,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如何筛选出肥胖的同学的数据。给大家一个小提示:要筛选出肥胖的同学,首先要利用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在J列运用公式计算出每位同学的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计算时注意表格中身高的单位是cm(厘米),体重的单位是kg,不要忘记单位换算),然后根据体重指数的范围进行筛选。(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师:好,通过巡视,我发现大家都完成的不错,那我们请一个小组来汇报下吧。生:我们小组根据老师的提示首先在立定跳远列后面的一列中利用公式计算出了每位同学的体重指数,然后点击“筛选按钮”,发现数据上方有一个向下的小三角形,点开,发现下方列出了此列的所有数据,因此,我们将≥25.0的数据前面的框中打上勾,而<25.0的数据前面不打勾,点击确定就得到筛选的结果了。师:好,谢谢。这组同学的操作是可行的,还有没有采用的其他方法的?生:我们小组点了小三角后看到里面有一个数字筛选,点击“数字筛选”,选择“大于或等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数值25.0,“确定“即可。师:还有那个小组跟他们的操作不一样的吗?生:我们小组和它们有一点区别,就是进入“数字筛选”后我们选择的不是“大于或等于”而是“自定义筛选”,然后在弹出的“自定义筛选方式”对话框中选择筛选方式为“大于或等于”,并输入数值25.0。师:大家用事实向老师展示了集体的智慧。综合大家的回答,进行筛选操作的整体思路是:需要对哪一列进行筛选就点击那一列的列标题右下角的小三角进行筛选条件设置,即可完成筛选。可是在大家的操作过程中,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自定义筛选方式”对话框中的“与”和“或”分别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用得上呢?生:不知道。师:那老师想问问大家:语文当中的“与”和“或”分别可以是什么意思?生:和、跟;或者;师:数学当中的“和”、“或许”表示的又分别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呢?生:和:同时满足;或许:满足任意一个。师:大家有没有看到与和或下方还有一个空白的条件选项,因此这里的“与”和“或”就是数学中的逻辑关系,与: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或:两个条件只满足一个就可以了。其实对于筛选而言,最需要大家注意的就是筛选条件的逻辑关系。师:现在请大家一起来练习下:筛选出超重或肥胖且身高低于155的学生数据,看看有几位同学。(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师:通过练习,大家告诉我,你们筛选出了几位同学呢?生:7位。(三)总结与升华师:我的结果和大家是一样的。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管理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操作了。那我们再一起来小结下:1、排序:分为两种情况分别是:对一列进行排序和对多列进行排序。在对多列进行排序时要注意主关键词、次关键词的理解与运用。二、筛选:对于筛选主要思路是:要对哪一列进行筛选就点击列标题右下角的下拉选项按钮,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与”和“或”的逻辑关系。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对体测数据的管理,我们惊奇的发现很多同学都存在身体发育不良的问题,如肥胖、长不高等,你觉得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呢?应该如何防治呢?生:原因:吃垃圾食品、运动少、休息不好、挑食等;防治:不挑食、合理饮食、合理运动、保持好的生活习惯等师:大家都说的很好,老师想补充一点:久坐也有害身体健康。从上课到现在我们已经坐了这么久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坐坐手臂运动操来放松下吧。(老师带领学生跟着视频做手臂运动操)师:身体是十分重要的,身体是1,其他都是0,没有了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多注意锻炼身体,现今的你们正处在人生中的青春期,抓住这黄金年华,不要成为“低头一族”和“宅男”、“宅女”,做健康少年,绘人生蓝图,圆中国之梦!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六、【教学反思】本课以关注“青少年健康”作为切入点,利用“体测”数据表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主要运用了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的方法,合理利用微课资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进行教学,充分利用了和解决了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情感深华部分采用“做操”形式,十分新颖,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美中不足在于:未很好的实现分层教学,让知识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吃不饱”,同时练习内容偏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