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信息、信息社会的含义。知道信息获取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2)能正确辨认信息,培养学生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使用有用信息的能力和道德。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理解信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好处;(2)通过课堂活动,总结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发现身边的信息,并且理性地理解信息,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信息的含义以及信息的处理。教学难点:信息及信息社会的含义。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收集相关影视资料。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家在学习、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信息技术?小组讨论布置任务:讨论并记录你认为身边有哪些信息?(学生思考,讨论并记录)2.老师讲解师:我们身边的信息到处都是,比如:早上,我们听到闹钟的铃声,获取到了“时间到了,该起床了”的信息,便会起床;打开收音机,听到天气预报,获取了与今天天气有关的信息,我们就可以决定今天需要穿怎样的衣服,出门是否需要带伞;在上学的途中,交通信号灯提供的信息可以控制路上行人与车辆的行与听...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到信息,信息是无处不在的,信息也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依据。那么我们同学自己写的信息有哪些呢?(抽看学生写的信息)(1)什么是信息:人们通常把声音、数据、文字、图片、影响等载体中所传达的意义叫做“信息”。简单地说,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2)信息载体师:我们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信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一种介质来传播的。比如:在用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听到的信息是通过电磁波进行传播的,那么电磁波就是载体的一种。那么同学们,还有哪些载体?(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载体所传递的内容就是信息。(3)信息的处理我们在收集到的信息往往不全是我们需要的,所以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可以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那么什么是信息的处理呢?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成为“信息处理”。信息处理中需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检索、筛选、存储、发布等操作。信息处理的目的是对信息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以便人们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的信息量很大,如果都采用人工进行处理,既费时又费力,也许当人工花费很多时间把信息处理出来,信息已经过时了。(出示过时的天气预报图片)问:同学们看了这几张图片,大家能获得什么信息?获得的天气信息对我们还有没有意义?(学生回答没有意义)师:因此,人们需要很快处理信息的工具。问:有没有人知道现在我们最普遍应用的可以处理信息的工具是什么?(学生回答计算机)师:计算机以其自身的高速、准确、便捷等优势,成为信息处理的及佳工具。人们在天气预报中采用了巨型计算机,当天的气象信息当天就可以处理完毕,大大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出示未来一天的天气预报图片)这个就是就是对大家有意义的信息。(4)信息社会从很多例子可以看出,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信息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代。在信息社会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和处理大量信息,而计算机作为处理信息的强有力的工具,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社会是信息得到广泛应用和充分共享的社会。在信息社会计算机已超越了技术本身,形成了独特的计算机文化。这种计算机文化,将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也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3、本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与“信息”有关的基本内容,知道了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一些情况。学习了从古至今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些方法、知道了信息以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4、作业布置:课后思考、讨论:你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课后探索:外星人存在吗?教学反思:信息的定义外延很大,学生不能轻易领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