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出版社)四上信息技术 7.制作个人小名片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教育出版社)四上信息技术 7.制作个人小名片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7课??制作个人小名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设置名片页面的大小。?
(2)?熟练掌握文本框工具的使用,会修饰文本框,使其满足名片排版需要。?
(3)?学会设置图片布局,并根据需要调整图片,美化排版设计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从学生思维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运用规律,在自主探究和教师引导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制作个人名片,能够在生活中进行更便捷的自我展示与朋友交流,真正体会将技术服务于生活的美好,提升学生与同伴交流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制作个人名片的过程逐渐提高审美素养和设计意识,提升对作品的设计能力,让技术回归生活。?
二、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学习利用wps文字制作个人小名片,包括页面设置,文本框插入和修饰,图片插入和布局设置等内容。?本节课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利用技术开展自我展示和朋友交流,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同时也是wps文字学习的重要内容。当然本节课内容较多,在教授过程中要有效把握重难点,聚焦重难点问题逐一突破。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知了wps相关基本操作。四年级的学生处于身心发育初期,个性意识有所显现,因此对于制作个人小名片介绍自我,表现自我有积极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本课知识量大,操作步骤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学过程要注意总结技巧,方便学生记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文本框的插入和文本框的美化修饰
学会插入图片,设置图片布局。
教学难点:
掌握文本框的大小调整,文本框的线条处理,内部颜色填充。(因学生第一次接触文本框,对相关操作较为陌生,属于难点内容)
设置图片布局,让图片能够随意移动。(学生第一次接触图片布局,涉及顺序叠放,需要抽象思维)
【解难策略】
从学生思维视角出发,通过卡通人物对话等形式设疑,打破单一的教师一言堂微课,让学生跟随对话过程,在兴趣和问题引导下,逐步突破难点。
五、教学策略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节课设计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等。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参与状态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节课为学生设计的学法为乐中学、学中乐、合作交流。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明确任务
教师:同学们好,第一次见面,非常开心!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把。
你想了解老师的哪些信息呢?
教师:你们想通过我的姓名、学校、联系方式、个人照片来了解老师。思考的真周到!
嗯,那我直接告诉你们,你们能一下子记得清楚所有的信息吗?有什么方法能够快速清晰地了解我的基本信息呢?(停顿)
对啦,我们可以制作个人名片。通过个人名片,可以让别人快速清晰地了解你。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用wps制作个人小名片,学习操作的过程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暂停自己操作,没有跟上还可以返回重新听。
老师,我想知道您叫什么名字,来自哪个学校?
老师,我还想知道您的联系方式,这样学习过程中有问题还可以咨询您。
老师老师,我还想知道您长什么样子嘿嘿,有您的照片吗?
学生:跟随卡通人物的对话思考,认真聆听。
学生:制作个人名片。
学生:明确本节课任务:制作个人名片,课后将个人名片发送到邮箱中。
让新朋友快速了解本人是制作个人名片的生活应用。本节课通过第一次与学生接触的空中课堂,实际演绎体现个人名片实际应用的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课题,明确本节课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分解
教师:看!这是老师制作的个人名片。请同学们观察,我们要将一张空白页面制作成像这样的个人名片,需要做哪些操作?
教师:对啦,观察得真仔细!对比名片和空白页面的大小,你还发现了什么?
教师:是的呢!所以在放置文字和图片之前,我们还需要先设置名片大小。这样,通过这三个任务,就能制作出个人名片啦。
需要放置文字,还有图片!
哦,老师,我还发现了名片要比普通的页面小很多。
学生:跟随卡通人物的对话思考,认真聆听。
分析任务,进一步迷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学习更有目标和方向。
任务1:设置名片大小
教师: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任务,设置名片大小。为了方便携带,一般名片的大小为:宽9厘米,高5.5厘米,页边距上、下、左、右各为0.5厘米。这一大小需要同学们在使用过程中记住。
演示通过页面布局中的页边距和纸张设置两个步骤来实现。
学生:认真聆听,针对教师的操作演示,一边聆听一边操作。没有跟上的同学,返回重新跟随操作。
让学生达成“通过页面布局等设置页面大小”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任务2:放置文字
教师:接下来,我们将基本信息如名字、学校等文字放置到名片中。当然,你也可以放置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到名片中哦。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先自己尝试一下添加这些文字。(停顿)
教师:对比做好的名片,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教师:真善于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怎样可以让文字移动到任何我们想要的位置上。
教师:你的操作真详细!同学们你们也来试试把。
教师:老师按照刚才的步骤输入了文字,可是发现,有些输入的文字没显示出来,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教师:原来如此,你真是太细心啦!对比已经做好的名片,你发现还缺少什么吗?(停顿)
教师:对的,也就是需要修饰文本框,让文本框变得好看。首先选定要修饰的文本框,然后单击形状填充进行背景颜色填充,再单击形状轮廓设置文本框线。
教师:最后,我们把修饰好的文本框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教师:非常正确!我们用三个步骤来总结放置文字的操作把!它们分别是一插入二修饰三移动。请同学们按照三步骤继续放置信息把。
学生:自主尝试添加名字、学校等文字,体验直接输入文字的缺点,明白文字框可以移动至任意位置的优势。
老师,我是直接输入的。我想把文字移到名片中间位置,但总是移不到合适的位置。
我知道我知道。可以插入文本框,文本框可以任意移动。我是这样操作的:点击“插入”——“文本框”——横向——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在页面上画出方框,即文本框,然后再在文本框中输入刚才的那些信息。
因为老师您的文本框太小啦,需要上下左右拉大,才能呈现完整的文字。
还需要对文本框背景填颜色。
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同步操作。
这个我知道,选定文本框,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手拖动到合适的位置就可以啦。
学生:根据教师总结的三步骤放置文字,完善个人名片中文字的输入。
突破重难点:通过文本框方式放置文字并修饰文本框。以卡通人物对话呈现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使用文本框放置文字的优势。
通过卡通人物的疑问和教师的演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修饰文本框。
任务3:放置图片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添加图片。你能根据之前放置文字的操作总结放置图片的步骤吗?
教师:我们不妨通过实际的操作来检验把。一插入图片。点击“插入-图片-本地图片,将照片插入名片中。此时的照片大小合适吗?你试试将照片移动到你想要的位置上,能轻松实现吗?
教师:所以第二步跟文字的操作不一样,我们需要调整图片,让图片的大小和布局更改到合适位置。
教师:哈哈,那我们一起来操作把。首先选中图片,然后点击菜单栏上方的“图片工具”,找到“环绕”按钮,将其布局更改为“浮于文字上方”。
教师:对啦!所以放置图片操作可以总结为一插入二调整三移动。还可以通过“图片工具”调整图片的亮度、对比度,裁剪图片呢,查看书本,根据需要尝试看看吧。
也可以总结为三个步骤,一插入二修饰三移动。
学生:根据教师演示插入照片到名片中。
不合适,太大了。
而且我发现照片移动起来比较困难,不能放在我想放的地方。
我知道调整图片的大小,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手拖动图片的边角,就可以调整啦。调整图片的布局就不知道了。
真的耶,更改后我的照片可以移动到任意位置啦。我已经完成第三步移动操作啦,一样的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手拖动就可以啦。
学生:根据三步骤放置图片,通过“图片工具”进行图片的调整。
突破重难点:放置图片并调整图片的布局等操作。对于难点处,以卡通人物回答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从学生思维角度突破难点。
通过卡通人物的疑问和教师的演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调整图片布局。
课堂总结
教师:我们一起来总结制作个人名片的步骤把。一共可以分解为三大任务,分别是设置名片大小、放置文字和放置图片。设置名片大小有两个步骤,通过页面布局中的页边距和纸张设置来实现。放置文字有三个步骤,一插入二修饰三移动。放置图片有三个步骤,一插入二调整三移动。
根据总结来完成你的个人名片制作吧。
学生:根据老师的总结一边回顾操作一边总结知识。
根据总结的知识,继续完善个人名片的制作。
总结提炼操作步骤,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突破重难点。
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归到具体。
练习巩固
请你用学习到的制作名片的方法帮助家里的爸爸妈妈制作漂亮的名片,帮助他们结交新朋友哦~
可以将你制作好的名片发送到老师的邮箱中,同时欢迎你分享在制作名片过程中发现的小技巧哦,真期待能够看到你美妙的作品!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用名片结交新朋友哦,快去生活中体验把。
学生:帮助爸爸妈妈制作个人名片
将作品和小技巧总结发送到指定邮箱中,进行分享。
在总结知识后,进一步练习制作个人名片的步骤,突破重难点。
鼓励学生进行作品和技巧分享,体会利用名片与人沟通的乐趣,让技术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