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上信息技术 1.4认识计算机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七上信息技术 1.4认识计算机 教案

资源简介

认识计算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
(3)掌握存储器容量的单位换算。
(4)知道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5)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计算机的机构,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
(2)进行不同存储容量的单位换算。
(3)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历史的了解,把握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计算机的每个部分是智慧的结晶,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并能从中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计算机系统组成。
(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
(3)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4)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
难点:(1)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
(2)不同存储容量单位间的相互换算。
(3)把握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
【教学准备】
一台拆开外壳的电脑(可以是坏的或淘汰的)、关于计算机组成和发展的文字、图片、视频剪辑或网页、各种电脑广告。
【教学过程】
1.引入。
信息的处理和信息技术的实现都离不开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了。在购买个人计算机前,大量的销售广告是我们的最好参考。
2.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请学生浏览教师提供各类电脑销售广告,从中归纳整理得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根据冯·诺依曼的定义“计算机是一个能接受输入、能处理数据、能存储数据、并产生输出的设备”,与前面提到的信息与信息处理的过程相结合,阐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学习硬件的主要组成。
结合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可以将哪些类型的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是如何处理数据的?计算机怎么存储数据?计算机产生哪些类型的输出?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怎样交换数据?将答案提炼归纳就会得出计算机的5个组成部分,并通过演示实物或播放视频,讲解它的功能和用途。
5.学习软件及其分类。
请学生组内讨论,列举常用的软件并分类。教师总结归纳,强调系统软件是帮助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软件;应用软件是帮助人完成任务的软件,帮助学生区分和理解。
6.请学生尝试脱离书本画出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7.活动:“畅想未来电脑”。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查找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分类和历史,并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归纳出几点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完成未来电脑的畅想(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设想一下未来电脑的样式、功能等)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