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使用电子表格图形化数据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使用电子表格图形化数据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使用电子表格图形化数据”教学设计
课题
使用电子表格图形化数据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能说出三种图形化数据的方式。
(2)
能生成“条件格式”、“图表”、“数据透视图”三种图形效果。
(3)
能根据表达的信息修改和美化图形化数据。
2.过程与方法
(1)
能根据需要表达的数据确定合适的图形化方式。
(2)
能根据图形化表达数据,提取数据中隐藏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体会图形化表示数据在增强数据信息表达的直观性、感染力方面的作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表达能力的愿望,体会图形化表示数据的优势。
重点
(1)
“条件格式”“图表”“数据透视图”三种数据图形化及各自的优势和适用场合。
(2)
三种数据图形化的操作过程。
(3)
修改美化数据图形的方法。
难点
能根据表达的数据分析选用合适的数据图形。
“条件格式”设置“值”参数的意义和合理设置方法。
根据数据表达的内容和意图美化数据图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数据表格及其对应的图表等可视化的形式作对比,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对比,尝试说出图形化数据的表达优势。
根据学习情境提出的要求进行交流、讨论
由实际例子引入本课,可让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图形化数据的用途,初步了解图形化数据的表现形式。
学习任务1
设置任务一:
1.在“暑期托管服务”课程统计表中对各年级进行设置,运用“条件格式”中的“数据条”效果。
2.在完成数据条任务的基础上增加条件格式中的“图标集”效果。
3.在完成两个任务之后,讨论条件格式
设置过程中“值”的设置要注意什么
问题?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参考课本的步骤提示,完成“数据条”和“图标集”效果。
学生交流讨论该参数设置的作用。
教师以该任务为示例,引导学生根据任务提示,学习条件格式的图形化设置过程。让学生思考“值”这个参数设置的意义,从而掌握如何设置合理的数值范围。
学习任务2
设置任务二:
1.利用前面课程学过的知识计算出课程统计表中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2.使用图表中的“柱形图”制作各课程选课人数对照图。
3.对组成图表的各个元素进行设置。
4.将柱形图类型更改为雷达图,对比两
种图表类型的数据表现形式。
5.将图表粘贴到WPS文字的文档中,
观察数据与图表的联动效果。
学生按任务要求进行操作,必要时可以查阅书本。学生讨论雷达图与柱形图的区别并总结两种图表类型的应用场景。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体验数据与图表的联动效果。
部分学生可能忘记了两个计算功能的操作方法,可以适当提示。
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思考和交流得出结论,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学习任务3
设置任务三:
1.利用数据透视图功能显示“暑期托管服务”课程统计表中男女生的选课人数情况。
2.利用“图表工具”中的各种图表效果
设置命令对生成的数据透视图进行美化。
3.观察设计好的透视图,对比前面的两
种数据图形化方式,说出数据透视图的
特点与功能。
4.
尝试调整字段和字段所在的位置,生成指定的透视图。
学生完成数据透视表的制作及美化。
图表效果的设置命令包括“添加元素”、“快速布局”“更改颜色”、“更改类型”等。
引导学生对比前面的两种数据图形化方式,观察与分析数据透视图的特
点及优势
此处操作比较简单,但是需要学生去理解操作的实际意义。
重在分析各个图形化方式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作品展示
现在请每一组组长汇总本小组的分析结果及建议,并提交。
教师将各组的作品一一展示,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选用的分析数值是否正确;
分析角度的新颖性;
能否运用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表格进行美化。
学生欣赏作品,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评价作品,
评选出优秀的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作品平台,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课堂小结
简要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技术方法及注意事项。
聆听教师的总结,并回忆本课所学知识内容。
帮助学生回顾、梳理巩固知识。
板书
第四节使用电子表格图形化数据
一、设置“条件格式”
二、插入图表
三、插入数据透视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