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数据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数据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1《
数据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开篇章节,是学习本教科书的基础,是学生们开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起点。旨在让学生通过通过开展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学会分析数据与信息的特征,激发起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本节对应的课标要求
1、知道数据的概念;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的特征;掌握基本的进制转换运算方法。(知识技能要点)
2、针对特定的信息问题,自觉、自动地比较不同的信息源,能描述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确定合适的信息获取策略;针对给定的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学业质量水平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教学重点:
具体感知数据,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能列举体现数据基本特征的实例。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高一年级新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有着浓厚兴趣,有基本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能力,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度体验项目式学习。基本了解数据与信息各自的定义,对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与区别则比较模糊,对数据特征也缺乏系统认知。
三、工具与方法
*教法学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辅助手段:多媒体、机房广播演示系统,校园网学科学习平台。
*课前准备:班级分组(4-6人一组)。
四、教学过程(学习活动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广播演示系统播放热点新闻视频《张家界疫情》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具体感知图片、文字、音视频等不同数据形式。
二、任务驱动与知识讲授。
*任务一: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生活中的数据实例并试着总结数据的定义。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后派小组代表口头分享生活中的数据实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理解生活中的数据与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后,试着进一步自己总结数据的定义,初步厘清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拓展延伸:教师向学生展示大数据应用实例,有兴趣并且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课后上校园网学科平台继续学习大数据的相关知识。
*知识讲授:教师向同学们介绍不同进制的特征以及彼此相互转换的运算方法。(本部分知识较难,课前已安排学生预习,由教师讲授新知后分配任务)
任务二:所有同学拿出纸和笔计算教师给出的题目,以小组为单位比比谁算得又快又准。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计算比赛,算完的小组交换核对答案,决出优胜小组。
教师活动:巡视同学们的运算进度,适时按需对个别提供帮助。
拓展延伸:有兴趣并且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课后上校园网学科平台继续了解计算机存储与处理数据的原理。
*知识讲授:教师向学生介绍数据的几大基本特征,列举部分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的特征。(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兼难点,本部分由教师先行讲授并给出少量实例,让学生参照后进一步自行查阅、列举更多的体现数据特征的实例。)
任务三: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举例说明还有哪些能体现数据基本特征的例子,同时讨论数据是否还有其他特征?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派代表进行口头分享。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的查阅资料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引导学生给出数据的其他特征,如时效性、随机性等等。
三、课堂总结(5分钟)
学生活动:小组代表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活动:适时点拨、完善。
*板书设计:
数据及其特征
数据定义
不同进制相互转换——乘权相加法、除以N倒取余数法等
数据特征
*课后思考: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校园网学科平台已上传的相关资料预习下一节数据编码的内容,思考数据的记录方式以及常见的数据编码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