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张PPT)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班级:学号:姓名:数据呈现的多种形式ComputerComputer岛呢信息关于(堵)车(共23张PPT)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信息。很多的信息都是从数据中提取出来的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著执教者:学校数据信息的关系这是什么?它可能代表什么?单纯的数据没有意义!我今年38岁了。【年龄信息】我穿38码的鞋。【脚的尺寸信息】…………你还能对数字“38”做出哪些合理的猜想或解释呢?(不同的)(不同的)数据信息的关系今日最高气温这个气温是高还是低?°C你认为一般会出现在什么季节?说说你的理由。探寻生活中的数据你还接触过哪些数据?数学计算中的数据探寻生活中的数据购物小票中的数据火车票上的数据点餐单上的数据图书馆中的图书数据探寻生活中的数据你们身上隐藏着很多丰富的数据,你能找出来吗?身高体重体温指纹…………身份证号手机号码探寻生活中的数据数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好个人的重要数据,维护数据安全数据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数据只能是数字吗?火车票上的数据有哪些?请你找一找。票号发车站点开车时间票价车次有效期旅客姓名旅客身份证号车次售票站到达站点坐席信息二维码文字信息也是数据天气数据今天下午到夜里晴到多云,明天晴转多云,偏东风2~3级,早晨最低气温:21℃,大约出现在六点左右;今天最高气温:32℃,大约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森林火险为:2级。什么时候气温最低?什么时候气温最高?文字形式表示数据天气数据什么时候气温最低?什么时候气温最高?表格形式表示数据时间气温(℃)时间气温(℃)12时3100时2413时3101时2314时3202时2315时3103时2316时3104时2217时3005时2218时2806时2119时2707时2320时2608时2521时2609时2722时2510时2823时2411时30天气数据什么时候气温最低?什么时候气温最高?图表形式表示数据天气数据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数据形式来表示信息。你还会用哪些数据形式来表示信息?用数据表示信息用图表形式表示数据呈现综合信息用色块形式表示数据反映路况信息用数据表示信息用表格形式表示数据展示列车班次信息用图文形式表示数据展示排行信息用数据表示信息用地图形式表示数据反映区域之间的疫情信息探寻数据呈现的多种形式1.打开《数据的多种形式》,观看《堵车》小短片3.简要记录【自主探究】2.通过短片,寻找传递“拥堵”信息的数据形式你发现了哪些形式的数据?高速出口的路上目前车子相对比较多,速度行驶异常缓慢。交警在极力疏导解决。平常:10分钟今天:45分钟10?45高速出口的路上目前车子相对比较多,速度行驶异常缓慢。交警在极力疏导解决。10?45数据呈现的多种形式多种形式的路况数据路况信息:拥堵表示从“数字”“数值”到“数据”数值(数字)数据计算机问世前互联网发展计算机普及数据文字图像符号音频视频……数值数据、信息与知识数据信息载体11556654433221|1155|665-|4433|221-|知识数据、信息与知识数据信息知识什么是数据数据的表现形式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课数据与信息教材分析数据信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对小学生来说,数据与信息这两个概念有点难度,教材采用示例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看图联想、读图理解的过程中,体悟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符号等。教材图例中,数学计算中的数据是学生生活中接触的用于统计的数字;购物小票中的数据能够传递商品的名称、数量、价格等信息;火车票上的数据能够反映座位号、开车时间、票价等信息;借阅图书时,图书馆中的数据体现出借阅量,藏书量与图书种类等信息。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单纯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教材图例中,综合数据展示平台呈现的信息,解释了用户数量、资源数量、区域占比等数据;导航画面呈现的信息,解释了道路通行数据;订票网站呈现的信息,解释了班次数据等;书店排行呈现的信息,解释了用户评价,门店位置等数据。学生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对“信息”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作为第二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呈现内容侧重于感知数据,着重感受数据与信息的基本关系,了解数据的多种类型,为后续培养学生运用数据、思考、分析问题的意识打下良好的理论与概念基础。本课的拓展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渗透数据是有价值的,用数据说话、数据支撑观点的数据意识及数据呈现信息的基本思想,助力落实信息意识这一核心素养。预设教学内容1.什么是数据2.生活中的数据3.用数据表示信息4.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预设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案例分析,初步了解数据与信息的概念,感受数据与信息的关系。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了解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初步树立“数据是可用的、有价值的”数据意识,能关注个人的数据安全。3.通过自主探究各类数据,突破原有的数据认知,进一步感知数据,了解数据的表现形式,感受用数据来呈现信息的基本思想。预设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难点:明白数据与信息的关系。预设教学准备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室;生活中的数据素材;教师课件;学生学件。预设课时安排:1课时预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回顾旧知,关联新知: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已经对信息有所了解,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其实,很多的信息都是从数据中提取出来的。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出示课题:第4课《数据与信息》。二、引入案例,探寻关系:信息——数据: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1.出示数据“38”,你知道这是什么?它可能代表什么?学生对“38”进行猜测。2.单独出示的“38”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表明单纯的数据没有意义。3.对数据“38”的多种解释:教师示例:我今年38岁了。当我对“38”做出这样的解释时,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个人信息中的年龄信息】我穿38码的鞋。那这样的解释你又获得了什么信息?【脚的尺寸信息】学生联想:还能对数字“38”做出一些合理的猜想和解释吗?请多位学生回答。4.教师小结:同一个数据经过不同的解释可以成为不同的信息,说明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单纯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解释不同,获得的信息也不同。数据——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1.还原“38”产生的真实情景:今日最高气温达到38℃。2.用数据支撑观点:这个温度是高还是低?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说一说你的理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说出理由。3.获取相关天气信息:从38℃这一数据中,分析、推测天气:可能出现在7月或8月,夏季,建议减少烈日下活动和工作,做好防晒防暑措施。4.小结: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探寻生活中的数据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数据。比如我们的数学计算中,如果不仔细看清楚,很容易出现错误。2.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数据。数据不仅在数学计算中,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数据?3.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各种数据信息:数学计算中的数据、购物小票、火车票、图书数据、价目表等。4.同学们,你知道吗?你们身上还隐藏着很多丰富的数据,你能找出来吗?【身高、体重、体温、指纹等】这些数据有什么作用呢?【指纹开锁、刷脸支付、体温判断身体情况的异常】5.教师小结:我们生活在数据时代,数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据在生活中起到了很多的作用,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我们的个人数据十分重要,要保护好自己重要的个人数据,维护数据安全。三、自主探究,拓展认知1.出示火车票,谁来说一说火车票上的数据有哪些?时间、车次、票价……2.从这张火车票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出发时间,车次,票价,出发站和目的站……出发站——目的站(文字类型)这是数据吗?【文字信息也是数据】3.展示天气数据文字问:什么时候气温最低?什么时候气温最高?哪两个时间点温度变化最大?展示天气数据表格问:什么时候气温最低?什么时候气温最高?哪两个时间点温度变化最大?展示天气图表数据问:什么时候气温最低?什么时候气温最高?哪两个时间点温度变化最大?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数据形式来表示信息。4.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数据,用文字形式表示数据,用表格形式表示数据,用图表形式表示数据,这些数据承载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你还会用哪些数据形式来表示信息?学生发表看法。课件展示:用图表形式表示数据,呈现综合信息;用色块形式表示数据,反应路况信息;用表格形式表示数据,展示列车班次信息;用图文形式表示数据,展示排行信息。5.什么是数据?它有哪些呈现形式?自主探究,观看一段《堵车》小视频,发现数据呈现的多种形式。如:数字、文字、图像、音频、视频……6.突破概念,讲解“数据”这一概念的前世今生。计算机问世前,“数据”多指用于统计的“数字”或“数值”。计算机问世初期,“数据”主要用于“数值计算”,如科学研究、军事等方面的科学计算。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现代的“数据”已经不再限于“数字”或“数值”,而是由了更多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数据”可以是文字、字符、图像、字母、图形、音频、视频等,可以对各行各业相关信息进行记录。7.生活中的数据承载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供我们使用。四、数据、信息与知识1.出示11556654433221,这串数字代表什么含义?学生猜测:可能是图书编号,肯能是快递单号……如果把它整理成“1155|665-|4433|221-|”呢?这是一段简谱,谁来唱一唱?原来这是《小星星》的一段简谱,一开始的一串数字只是数据,当我们对数据进行一些处理和解释之后,就获得了其中的信息,但是,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假如没有简谱知识的人是不知道这些数据的含义的。2.再比如:出示一张化验单,你能找出其中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吗?每一个化验项目都用数据显示,将化验结果与参考范围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不在“参考范围”的项目会有“报警”信息,说明这个指标是高了(H),还是低了(L)。我们都能从这张化验单获取数据和信息,但我们依然不能判断这个人得了什么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缺乏医学知识!医生之所以能够快速地诊断病情,依靠的是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所以,有些情况下我们即使能看到数据,明白数据表达的信息,也没法利用信息,因为我们缺少知识。都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信息时代的新人,我们的职责就是从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中汲取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五、课堂小结1.课堂小结:数据的概念(什么是数据)、数据的表现形式、数据与信息的关系【课后反思】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堵车.wmv 数据的多种形式.pptx 第4课 数据与信息 教学设计.docx 第4课 数据与信息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