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理解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重点和难点)2.通过观察、讨论,能够理解并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二、核心素养通过分组讨论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初步运用辩证逻辑思维认识生物。三、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第一节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材从内容和活动两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内容中的事例来看,本节精选了机器人能演奏乐曲、做出一些复杂的活动、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钟乳石能慢慢长大等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让学生分析这些事例中的物体是不是生物。从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看,本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为主。因为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要求不高,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也相应较低。从活动设计上来看,本节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概念来展计的。最后,教材以图文结合、概念内涵与例证相结合的方式,逐一阐述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且鼓励学生质疑和补充。可见,本节的活动设计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四、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3分钟】设疑导入提问:以下哪些是生物?校园环境照片播放。提问: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具有什么特征,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是生物呢?【板书】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学生判断图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采用贴近学生的材料――校园中的生物、非生物,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兴趣。【15分钟】比较、讨论、提要求、小组完成学案比较小组所分到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和分析,大家能不能用科学的语言归纳和概括生物都有什么特征?请把你归纳的结果写在纸上。看哪个小组概括得准确、全面、效率又高。分组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讨论,共同归纳概括生物的特征。 通过实物,让学生通过比较和归纳,概况出生物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概况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15分钟】分组展示引导学生分小组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生物学术语进行表达)。总结学生的回答: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1.分小组展示。2.倾听他人的回答,思考,提出问题。3.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给学生以展示自己的舞台,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生物专业术语表述,体现了学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让学生自己总结生物的特征,而不是死记硬背,更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5分钟】学生提问/教师提问1.珊瑚和仙人球都会长大,但为何仙人球是生物而珊瑚不是生物呢?2.仅凭长大这一条能不能判断该材料是生物呢?3.那根据哪些特征来判断材料是生物呢?1.思考;2.不能;3.思考、回答。对总结概括出的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探讨:要判断该物体是生物,物体应符合多条特征。【2分钟】总结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思考、讨论。总结,再次强调生物的特征。检测反馈:1.有一首歌唱到“种下一粒子,发了一个芽”说明生物()A.需要营养B.是变化的C.能生长D.能繁殖2.人用手触摸羞草时,含羞草的叶片立即下垂,说明生物具有那一特征()A.适应性B.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C.多样性D.生长和发育3.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火山爆发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板书设计:课后反思: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