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版信息技术六上 第14课 我是高铁驾驶员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大学版信息技术六上 第14课 我是高铁驾驶员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 14 课《我是高铁驾驶员》教学设计
一授课内容 教材来源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2020版 小学信息技术
内容来源 六年级上册 第14课 P67-69
主 题 14. 我是高铁驾驶员
课 时 1课时
授课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
二目标设定依据 纲要相关要求 通过编程猫图形化编程,初步树立计算思维的信息素养。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让学生理解算法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运用可视化编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
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要求 了解图形化编程的界面,理解编程语言中程序设计的脚本搭建意义,进而编写编程程序。(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编写以编程猫源码编辑器为主线,以启蒙为统领,从应用实例分析入手,凝练知识站与操作场,使学生在编程中能够更好的学习、理解和创作。本节课需要让学生掌握编程猫源码编辑器界面及基本组成部分,然后深入渗透讲解各组成部分,为今后编写程序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对于编程猫源码编辑器来说,学生虽都已经有基础,但新教材里的内容与之前所学内容更深入了,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理解困难。因此,在编程教学中还是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从学生自身及生活经验中入手,在基础上拓展延伸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三学习目标 目 标 1. 掌握新积木2. 会根据规则设计3. 会设计利用背景移动实现角色运动效果的程序.
知识要点 1.源码编辑器界面及基本组成:菜单栏、舞台区、脚本区、角色区、积木区、属性区。
重 点 1. 掌握新积木2. 会灵活应用距离判断角色位置
难 点 会在程序中应用角色的定位点。
四 教学用具 1.教学课件 2.学习任务单3.我是高铁驾驶员.bcm
五 评价任务设计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
1. 通过学习任务让学生懂得规则设计 目标2
2. 让学生会设计利用背景移动实现角色运动效果的程序 目标3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一直接导入 揭示课题 1.打开教材资源库中的“第十四课《我是高铁驾驶员》引入课题2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任务c。 1. 打 开我是高铁驾驶员,进行观察。2. 完 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完成任务(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或老师提问)(目标1)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加分项评价。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编程猫源码编辑器很熟悉了,这学期需要提高程序编写能力,因此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任务。 5分钟
二任务驱动 合作探究 任务一:1.认识增加变量。(1) 尝试增加变量,修改变量的初始值、样式以及显示或隐藏。(2)选择此项后角色在程序运行时可被拖动。任务二:认识当角色被点击、当屏幕切换到、当鼠标按下、面向鼠标指针这些新积木。任务三:打开我是高铁驾驶员,根据课本要求和提示,设计高铁的运行的程序。1.新建空白作品设置面为横版16:92.在角色面输入文字当前速度距北京站3.在背景的造型栏中选择铁路造型为背景4.设计高铁角色脚本.5.设计高铁站脚本 1.增加变量2. 认识新积木。3. 尝试设计高铁高铁站程序。 学生对变量、新积木的理解问题回答情况。(目标1、2)2.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目标1、 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交流分享,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水平好人提高程序编写能力。 20分钟
三实践练习 提升技能 1.根据课本P90“挑战台”要求,试着设计一个程序。2.组内分享交流,检查评比。 1.交流实践练习的内容。 组内互评,组长汇报(目标2) 强化练习形成技能 5分钟
四展示交流 自主总结 1.对本节课的收获,自己给自己评分。2.学生畅谈学习收获和困惑。 1.交流分享。2.说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惑。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4分钟
六课堂检测布置作业 2.教师结合结果,评价总结。 查看小组内的评比。 用数据来支撑学习效果 3分钟
七 板书设计 第 14 课 我是高铁驾驶员增加变量 当角色被点击 当屏幕切换到云变量 板书重点强化理解
八课后反思 反思得失不断进步
- 4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