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6 课 《 十指配合我最棒 》教学设计一授课内容 教材来源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2020版 小学信息技术内容来源 三年级 上册 第6课 《十指配合我最棒》 P26-30主 题 1. “打字小能手”挑战赛课 时 1课时授课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二目标设定依据 纲要相关要求 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运用常见、简单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习和生活。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要求 了解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认识信息、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建立初步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河大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六课,主要介绍了《金山打字通》的打开方式,通过《金山打字通》软件认识并练习基准键位、上排键和下排键的指法以及数字输入的方法等内容。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大部分学生家中配有计算机,但是他们对计算机的使用频率低,使用不规范,但是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充满兴趣。三学习目标 目 标 1. 会打开《金山打字通》软件;;2. 在合作探究中,熟练掌握基准件键、上排键和下排键的使用方法;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及击键习惯,学会打字,为今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好基础,体验数字化学习带来的乐趣。知识要点 1.打开《金山打字通》软件;2.通过《金山打字通》软件进行基准件键、上排键和下排键的指法练习;3.通过《金山打字通》软件进行数字输入的指法练习重 点 能在《金山打字通》软件中进行系统的指法练习难 点 在键位练习中保证十指协调配合四 教学用具 1.教学课件 2.学习任务单 3.《金山打字通》软件 4.在线检测问卷五 评价任务设计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金山打字通》软件的打开方式 目标12.结合《金山打字通》示例,谈谈自己对基准键位、上排键、下排键指法的摆放有哪些注意事项或特点 目标23.在小组内说一说数字键应该怎么练习 目标3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一趣味导入 揭示课题 1.结合上一节课内容,通过让学生“试一试”自己在写字板里敲出自己名字的字母,引发学生思考“键盘上的按键那么多,怎么才能快速准确地输入内容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任务。 1.实验中进行思考。2.激发求知欲。 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分钟二任务驱动 合作探究 任务一:(1)提问:“你听说过哪些能快速锻炼打字的软件呢?”通过学生回答,展示今天所要使用的《金山打字通》软件;小组进行讨论,如何打开《金山打字通》软件并完成学习任务单1:如何打开《金山打字通》软件。(2)分享:展示学生填写好任务单,分组汇报交流探究成果。(3)升华:教师对此环节总结补充:还可以单击软件的快捷方式打开《金山打字通》任务二:(1)通过视频、教师演示的方式介绍《金山打字通》基准键的练习。练习后思考,并小组讨论:“在打字过程中,上排键的练习十指该如何配合速度才能更快呢?下排键呢?数字键呢?”完成学习任务单2:《金山打字通》基准键、上排键、下排键和数字键如何使用,并写下你的发现。(2)分享:展示学生任务单,小组成员汇报交流。(3)升华:教师总结学生研讨情况,并再次强化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要使用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离不开键盘操作,计算机的使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单。2.主动发言学习收获。3.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大家帮助解答。 1.查阅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教师检查或互评)2.小组推荐+随机抽取学生分享交流学习收获(目标1和目标2) 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水平。 20分钟三实践练习 提升技能 1.通过刚才的交流,对基准键、上排键、下排键和数字键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小组比赛,打开“测试模式”进行测试练习。 2.组内分享交流谁的速度最快,正确率最高。 1.通过十指配合键位练习进行交流。2.自评+互评。 组内互评,组长汇报(目标3) 强化意识形成技能 5分钟四学以致用创作作品 利用自己今天的学习的十指配合方法,用写字板写一篇《今天的收获》。 完成作品 学用结合提升能力 5分钟五展示交流 自主总结 1.谈一谈通过今天的练习,规范的坐姿和指法练习给你带来哪些收获?2.组内分享交流。 交流分享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4分钟六课堂检测布置作业 1.使用问卷星在线测试,检验学习效果:https://ks.wjx.top/jq/89307550.aspx ( https: / / ks.wjx.top / jq / 89307550.aspx )2.教师结合测评结果,评价总结。 登录测评网站,完成答卷。 用数据来支撑学习效果 3分钟七 板书设计 板书重点强化理解八课后反思 反思得失不断进步- 4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