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3.德育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情分析:对“整数倍”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学时,应该通过多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多次感知,在不断比较和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先通过对萝卜的分类计数、圈图比较,把抽象的新知识“倍”与学生已经掌握的“几个几”建立联系,初步认识倍的概念。再通过比较圆片、小棒等活动提供大量的比较两个量的倍数关系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倍的直观模型。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线段图,表达出倍概念的本质特征,抽象概括出基本数量关系,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快速判断几个几。同学们的回答真是又准又快,老师要给你们鼓鼓掌。同学们仔细听。师:请同学们也和老师一起拍拍手,要求:你们拍3个2下。思考:怎样能让老师一下子就听出你拍的是3个2下,引导学生试着拍一拍,引出停顿 ②师拍3下,生拍2个3下。以最后一次拍手为例,老师拍了3下,同学们拍了2个3下,你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以前我们学过,我们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和是多少可以求相差多少,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倍来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还可以问同学们拍的次数是老师的几倍。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拍手游戏,巩固“几个几”的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看一看出示主题图师: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课件出示: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师:这么多关于萝卜的信息,我们先来研究红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板书胡萝卜,红萝卜摆一摆引导学生用学具代替萝卜来摆一摆,找一名同学上前面来摆。是引导学生观察,我们把胡萝卜的根数看做一份,你把红萝卜的根数分一分,看看红萝卜的根数里有几个这样的一份。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说出:胡萝卜2根,红萝卜有3个2根。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圈一圈为了让同学们看的更清楚表示胡萝卜和红萝卜的关系,我们可以圈一圈。学生汇报: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组织学生继续表达:胡萝卜2根,红萝卜有3个2根。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④引导学生继续用圈一圈的方法找到白萝卜和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完成自学卡一学生汇报: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组织学生继续表达:胡萝卜2根,白萝卜有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与“几个几”建立起联系。)2.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改变白萝卜的根数。师:胡萝卜有2根,白萝卜依次有12根、14根、18根、8根,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自主探索,再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白萝卜和胡萝卜比较,胡萝卜2根,白萝卜有几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改变胡萝卜的根数。师:兔妈妈又给小兔们带来了一根胡萝卜,现在红萝卜和胡萝卜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自主探索,再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出:比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倍数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师:你是怎样认识倍的呢?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设计意图:通过不断改变比较的两个量的数量,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认识到倍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在相互比较,即用其中的一个量作为标准,另一个量包含了几个这个量就是它的几倍,感受比的“标准”的重要。)3、练习巩固、加深理解。1.圈一圈,再填数。.全班汇报交流。(明确是哪两个量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当两个数量相等时,我们可以说蝴蝶的只数是蜻蜓的1倍,也可以说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1倍。2.完成50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在书上完成。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你还能发现哪两种圆之间也存在倍数关系呢?学生独立思考,全班汇报。3.生活中的数学辩一辩。4.拍手游戏。完成课前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拍的次数是老师的几倍?拓展:同学们拍的次数是老师的倍,同学们拍了多少下?同学拍手的次数是老师的2倍,同学们拍了12下,老师拍了几下?(设计意图:通过增加变式练习,设计开放题等方式,加深 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建立倍概念的模型。练习第1题将标准量画在下面,目的是通过变式练习,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式,在辨析中深化学生对倍的认识;第3题,在学生认识了倍之后,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生活中数据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第2题和第4题是将“做一做”的第1题和第2题改成开放题,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倍的本质,感受比的“标准”的重要。)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师总结:同学们一节课就快结束了,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怎样判定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关键看一个数里面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2.布置作业:基础作业:数学书第53页练习十一,第1题。拓展作业:数学书54页第4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