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19) 五年级上册1小节 广播火箭发射 课件(13ppt+视频+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川教版(2019) 五年级上册1小节 广播火箭发射 课件(13ppt+视频+教案)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熊猫欢欢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九寨沟
卧龙大自然保护区
峨眉山金顶
蜀南竹海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广播火箭发射
微课1
微课2
微课3

■■■■
●●
OO

》≈

火箭发射——卫星
周菊英
图形化编程—广播
周菊英
e
广大能发射1
川教版信息技术五上3-1课时教学设计
成都市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
周菊英
课题 第1节 广播火箭发射 单元 3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五上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四川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图形化编程之聪明的角色,第1节广播火箭发射,本节教学使用两课时。第一课时:设置倒计时,发射火箭,通过广播消息,让角色之间出现有序、连贯的互动效果;第二课时:火箭上升完毕,释放飞船,通过广播消息,让角色之间出现有序、连贯的互动效果。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已掌握图形化编程积木块中移动、下一个造型,重复执行,显示与隐藏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导入新角色和背景,能够实现角色的移动、大小及位置调整、切换造型及背景等效果。但是各种命令搭配起来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还不够强。另外,到每周一课时以及日常巩固操作不够的影响,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遗忘性大,操作易生疏,学生间的学参差不齐。 课上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梳理已有知识,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微课调试自己的代码,缩小学生间的差异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广播与接收命令,会运用广播与接收命令实现角色间信息传递; 2、学习“重复执行直到”,有条件的结束重复指令;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课掌握广播与接收命令模块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问卷星收集学生学情,在通过教师演示操作,分析并解决有难度的代码;通过演示操作对比讲解“重复执行”,“重复执行”几次,“重复执行直到”重复指令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广播指令的学习,体验信息的接收与传递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广播与接收命令。先使用微课讲解广播指令的用途,具体用法以及注意事项,再通过学生编程运用来掌握广播指令。
教学难点 “重复执行直到”,有条件的结束重复指令。通过对比法讲解“重复执行”,“重复执行”几次,“重复执行直到”。
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极域电子教室软件,万彩脑图大师,在线编程网站,微课,PPT,问卷星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卷法,练习
拍摄准备 1、头一天:准备家长凳子,学生校服,训练学生拍摄技巧,不看摄像机,处理电脑问题有问题合作用电脑,三四节连堂,不要在选角色和选背景上花太多时间,回答问题321秒作答,留够摄像师移动机位的时间; 2、教师:打开教师机器编程网站(2个),提前导入好角色背景,编写好倒计时背景,打开思维导图,PPT,打开登录好问卷星分析;贴好本课主题,理好板书顺序。打开编程管理页面审核学生作品。 3、学生:发书,打开学生端编程网站,学生登陆编程网站,学生教室静息,学生控半屏; 4、大屏幕设置全屏,打开登录问卷星显示分析结果。 5、摄像师:李老师拍摄,架机位,避开上下课铃声,特写学生操作画面,补拍特写不能拍时间和杂场景,补拍画面:打开登录画面,打开图形化编程画面,导入角色,倒计时,火箭上升,运行调试,保存,分享到社区,学生机器上的微课。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2分钟) 【呼上课】 熊猫欢欢游四川,游览了很多地方,但是他还没有去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观看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发射卫星的实况,今天我们来学习第66页,第三单元 图形化编程之聪明的角色 《第1节 广播火箭发射》(板书),请大家翻书到第66页,今天我们将用图形化编程,为欢欢模拟一下火箭发射运载卫星的过程。 【师】老师已经做了一个模拟视频,同学们来看看火箭发射运载卫星的过程是怎样的? 视频…… PPT欢欢 导入…… 播放视频(运行结果) 学生观看视频 以熟悉的角色,地点导入课题。 用最终效果视频,引导了解火箭发射的过程,也是本课要实现的效果。
二、新课 【师】如果要通过图形化编程来实现这样的效果,通常需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实现: (板书) 1.设计思路 2.制作作品 3.调试优化 第二、三步可以同时进行。 (一)设计思路:思维导图(6分钟) 首先,制作设计思路(板书:思路)。 明确谁,在哪里,做什么事。谁,就是角色,在哪里就是背景。 1、谁,在哪里,干什么 【师】这里的角色,可以设置哪些呢? 【生】火箭,卫星,数字……(板书) 【师】这里的背景,可以设置哪些背景? 【生】 地面场景,火箭升空场景,入太空场景……(板书) 【师】角色干什么? 【生】首先,数字 倒计时;接着轮到,火箭 上升 最后,卫星被火箭送入卫星轨道, 转动。(板书) 【师】背景干什么? 【生】倒计时,使用地面场景;火箭升入空中,使用星空场景;卫星升入太空,使用太空场景。 2、新授“广播积木” 【师】在图形化编程中,背景和角色往往能够通过各自的脚本,独立完成自己所要做的事情。但有的时候,光靠角色直接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角色直接需要消息传递,比如数字角色倒计时完毕----通知-----火箭上升——火箭角色在天空场景上升完毕----通知----卫星,就要通过广播指令来实现(板书)。通过微课学习广播指令。 【生】观看微课 (二)制作作品(分钟) 1、学生制作作品(5分钟) 【师】学习了广播指令的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项,将板书用线条连接,形成了本课编程的思路设计,现在请同学们打开图形化编程,制作作品。 【生】生导入角色和背景,编写代码…… 【师】巡视……发现问题 2、学情分析:问卷星(2分钟) (1)学生填写问卷星 【师】明确了谁在哪里干什么,具体用代码实现,很多的同学知道单独积木块的用法,把积木块搭建起来形成想要的效果,还有难度。老师想了解《广播发射火箭》中: 1、你会实现的和不会实现的效果。你无法实现的其他效果。 请花1分钟填写,提交。 网址:https://www./vj/r4TbhOE.aspx (2)展示统计结果(2分钟) 反馈统计结果,柱状图。 (3)解决问题(4分钟) 根据大家的反馈,重点解决一些同学们有难度的问题。 【数字角色】 首先,数字角色实现“倒计时”,用切换造型就可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数字角色只有一个,添加多个造型即可,倒计时可以是9秒,倒计时5或3秒都可以。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实现倒计时?? 直接添加数字角色,已经有10个造型,需要把顺记时造型,拖成倒计时造型。 【火箭角色】 初识化位置,接着,编写代码实现火箭角色 “上升”,重复Y坐标增加,增加的步数和等待的时间与上升的速度相关,自己设置。(思维导图中) 火箭怎么判定,上升到什么位置,就可以切换到天空背景呢。以前我们只学过一直重复和重复几次,可以使用重复执行直到条件成立,跳出重复。(对比操作,碰到舞台边缘可否作为条件) 图形化编程中的舞台,最高处的Y坐标是180,最低处是-180(展示舞台大小) 【卫星角色】(省略卫星代码,下一课时涉及) 最后,卫星被火箭送入卫星轨道, 转动,用面向鼠标指针引导一下卫星的方向,重复移动,碰到边缘就反弹 【背景】 背景,受角色调遣,不用编写代码。 学生继续编写代码,教师实时解决问题(10分钟) (三)调试优化(3+3分钟) (1)调试 【师】一个程序,在编写过程中,需要反复阅读脚本,运行,找到程序潜在的漏洞,这些漏洞又叫做Bug,接下来我们通过知识小火车,了解一下:Bug与DBug 【生】学生观看微视频(2分钟) (2)优化 【师】除了 Bug与DBug,我们还可以不断的优化程序,在不改变程序效果的情况,让代码更简洁或者用户体验感更好。 【师】老师把本课代码做成了微视频,你们作为可以参考来调试优化自己的程序。 调试建议(1分钟): <当按下空格键>增加用户与程序的交互性, <背景接收到消息>增加程序的可阅读性 <火箭角色上升变小>视觉上实现远小近大的视觉效果。 (3)学生继续调试(3分钟) 调试完毕的同学们,请保存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到社区。 贴板书 1.设计思路 2.制作作品 3.调试优化 贴板书 思路: 角色,背景,数字,倒计时,火箭 ,卫星,上升,地面,空中 太空…… 板书:广播消息 播放微课 连接黑板上的角色形成思维导图 展示代码思维导图(主图) 打开学生问卷星调查表 打开问卷星结果分析 (1)配合编程网站讲解添加造型 (2)重点分析:数字造型,重复执行直到条件成立跳出循环。 三个重复指令的用法 (3)坐标大小,高Y坐标180,是否可以用<碰到舞台边缘>作为跳出循环的条件 略 教师实时解决问题 大屏播放代码视频,教师机用思维导图展示代码 播放: Bug与DBug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观看微课 学生填写学情分析 学生制作作品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继续对照视频调试作品 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角色和背景。 微课虽然短,但容量大,清楚的介绍了广播指令的作用,用法,注意事项。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80%以上的学生能实现的效果的略讲,老师和同桌请教,50%以上的学生不能实现的效果,需要详细讲解。 预设:有的学生会导入多个数字角色,而不是一个角色多个造型。 卫星角色,下一课时内容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展示作品 (2分钟) 分享作品,学生互评,师生互评。 师生互评 师生互评 引导学生从效果和代码上评价。
四、课堂小结 (1分钟) (用思维导图总结)本课学习了,数字角色实现倒计时,之后实现火箭发射,并用用“广播”指令在角色之间传递信息,让角色之间出现有序、连贯的互动效果。 生活中还有哪些效果可以用今天学习的广播命令实现?比如:对话、接力赛等。 鼓励学生善于总结和积极反馈
板书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