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知识与智慧[教学目标]1、理解知识与智慧的概念;2、能够举例说明生活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之间的关系;4、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知识与智慧的概念;理解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相互关系。难点:在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基础上,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教学环境]网络机房[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首先通过多媒体广播呈现问题: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人们把读书人叫“知识分子”,也见过许多关于知识的名言名句,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是知识?我们每天在学校读书学习,学的是什么呢?那么我们所学的知识是怎么被发现的?引入本节课的内容——知识与智慧。二、探究欧姆定律实验探究活动一:欧姆定律实验内容(一)实验内容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数理知识的实验内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二)实验步骤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数理知识的实验步骤包括:(1)收集实验数据。(2)分析数据,建立模型。(3)实验验证模型。(4)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数学实验。(三)实验工具与方法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和“头脑风暴”的方法组建团队、明确任务;采用结构化的系统分析方法,使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实施探究。(四)实施实验过程欧姆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或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我们运用Python工具,利用控制变量法采集实验数据,研究当导体电压保持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电阻变化的规律。三、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欧姆定律,体验知识发现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究欧姆定律实验活动来体验知识发现的过程,理解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智慧?知识发现的有效路径:做实验、从实验中获取观察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推理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实验验证模型、最后形成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做实验(借助数字化工具:nobook 虚拟实验室)(1)连接电路图如右图所示。连接电路时注意:接线时开关要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最大阻值处。(2)把电阻 R1(记下阻值)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U=3 V,记录电流表示数 I1。(3)把电阻 R1 换成电阻 R2(记下阻值),再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U=3 V,记录电流表示数 I2。(4)如此类推,把电阻 R9 换成电阻 R10,再次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U=3 V,记录电流表示数 I10。2.收集实验数据实验室所得到观察数据如表2-2所示。电阻R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电流I 586 291 198 143 101 98 72 68 59 55↖ 数据3.分析数据运用Excel图表工具和Python工具处理数据,绘制图像。(1)绘制散点图。把表2-2中的数据输入Excel表格中,尝试用图表工具绘制电流 I 与电阻 R 关系数据散点图和曲线图。用Python散点图程序绘制图形,执行程序后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电流 I 与电阻 R 关系数据散点图。(2)在“绘制散点图”程序中加上指令“plt.plot(x0,y0)”,执行程序后,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电流 I 与电阻 R 关系数据曲线图。↖ 信息4.推理建立模型观察电流 I 与电阻 R 关系数据曲线图后,猜想电流 I 与电阻 R 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即I=U/R。5.实验验证模型按I=U/R的关系对数据作曲线拟合。利用曲线拟合程序,执行后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电流I与电阻R关系数据曲线拟合图。其中,U=2905.67607341 mV与电压表的示数基本吻合, 即 :I=2905.06/R6.实验验证模型经过推理和实验验证,电流 I 与电阻 R 反比例关系成立,即。↖ 知识7.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电子秤、握力计、家庭电路……↖ 智慧四、知识与智慧的定义探究活动二:通过对欧姆定律的探究活动,总结知识与智慧的含义问题引领: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什么是知识?你能列举出哪些独特的知识来和大家分享。并思考什么是智慧,知识是否等于智慧,知识和智慧之间有什么联系?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能够精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它来源于实践,经过加工提炼,又高于实践。知识由概念、事实、规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它不仅可以反映个别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具体的变化方式,更可以反映一类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共同变化规律。智慧是达到预定目标,所具有获取、选择、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能够精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智慧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之间的联系问题引领:通过之前的学习,在你的眼中,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达到预定目标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生成知识启迪智慧)(内化)(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转化)(处理)(具有意义的数据)(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六、课堂练习1.以下关于知识和智慧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知识是固有不变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B.人类的智慧是生命的体征结构,不需要积累C.知识是信息的前提和基础,智慧是知识的抽象与升华D.智慧是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2.以下关于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就是知识。B.知识等价于信息。C.知识就是智慧。D.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所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的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能够精确的反应事物的本质。3.以下关于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的理解,正确的是( )A.数据是发展的事物现象的符号记录B.信息就是知识C.数据就是信信息,不用经过加工、处理的有意义的信息D.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所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的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能够精确的反应事物的本质4.“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 边境线上。珠峰的高度,尼泊尔等国采用的雪盖高(总高)是8848米,与中国测绘工作者于1975年测量的值一致; 中国采用的是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裸高,即地质高度)约为8844米,作为中国统一采用的标准 数据一直沿用至今。”结合上述事例,下列对于数据、信息、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若在纸上单独书写“8844”这几个数字,它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B.当人们看到海拔8000多米的高度时,会联想到缺氧、寒冷等词汇,这是知识的体现C.“珠峰峰顶海拔过高,不宜人类居住。”这体现了人类的智慧D.不同国籍的人引用珠峰高度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数据,这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5.在教科书中利用Python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的“5,10,15,586,291,198……”等数字表示的是一系列数据B.实验中的U=2905.67607341mV表示的是一个具体信息C.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I=U/R这一知识D.经过实验验证,我们得出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例关系,这是智慧七、课堂总结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通过“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欧姆定律知识”项目,进行自主、协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利用数字化学习工具进行个性化学习,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开发思维、启迪智慧,而且可以直观地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